发表于 2009-08-18 07:09 IP属地:未知
最后回一帖
级差地租有一定道理,但这个差别和距离一定是相关的。你要说人为划条线,比如内环以内,中山北路南边X万元/平方起,马路对过对折,这可能么。
所以要么普涨,要么普跌。
当然,如果某个楼盘基本上全在一群人手里,共同进退,那好比我股票坐庄拿了90%的流通盘在手里,我不抛那肯定不会跌。但是首先这样的楼盘有多少,是否有普遍性,其次股市这种情况被称为死庄,当年NB如德隆也就是这么死的。
说到底一句话,脱离了自住需求,现在的楼市就是一庞氏骗局。
兄台这有点绝对话了,说内环,就一定要人为划一条线造一个国么?量变再成质变不可以么。
再说了,你说这一条街房价差10%~乃至20%、30%的,还不是说真没有,静安区与普陀区等,的确是一条街分隔就差几千。
内环内,如果极端点说的,市中心静安、黄浦等,这样不抛的楼盘还真是不少,你也找不到新的资源产生。我是前几个月新入了套静安区较好品质学区房的,第一手体验,如果圈定一些附加条件,房源就会变得如何的稀少(市中心,好学校,较高品质,有车位,次新房,等等,如果再加上朝向房型要求绝对靓的话那几乎就没有——上家也舍不得放盘,放了也绝对是恶贵的天价),几乎没得挑。新购入的这个小区,我仔细观察了下,其实一手房的业主已经不多了,经过几年换手,已经基本成了富人区。看着车库成堆的豪车豪牌,我只能感慨挤了进来。
我记得前两个月我发过个贴子,一位德国朋友跟我说,在上海的市中心,房价的合理性判断已经不是跟最广大的白领的收入去考量,而应该是圈定在中产甚至中产以上的各类较富人群中去考量;想想看,中国最富的10%里面中如果有1%在上海来生活、发展和居住,那就已经是多少庞大的一个量。在这种前提下,高端物业已经成了一种资源的争夺,价格反映的只是一种拍卖,就像上海牌照那块铁皮,你说能值三五万吗?如果对外牌限行,我个人认为就是:值。虽然我并不赞成限行,但用市场杠杆和原住民身份(如户口等,这对小孩读书高考是绝对有用的)等相对天然公平的机制来分配有限的资源,在没有更公平合理的方法之前,那还是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
虽然我不是什么大富特富只是一介P民,但从生活经验,我还是隐隐觉得,中国的富人和灰色收入人群的绝对数量还是非常庞大,而这些人的思维的确与老百姓的思维存在差异,尤其在金钱上。Jiong版说过“明星与巨星是有巨大差异甚至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愚以为,富人与平民之间的思维,存在某种思维的巨大差异应该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本人也只是试着努力理解一些这方面的差异。按照我以前的白领思路,我从工作起就咒骂这房价的不可思议和不可承受,事实上短短十年间到现在翻了近十倍我已经只能学着从抱怨到理性分析和承受一些事实。
只是姑妄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