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长安UNI-K论坛 >  长安UNI-K iDD驾驶体验报告 总体感觉值得买

发表于 2023-06-15 14:59    IP属地:未知

查看 6.2W | 回复 0
长安UNI-K iDD驾驶体验报告 总体感觉值得买
相关车型:长安UNI-K智电iDD 2023款智电iDD1.5T135km智酷型
车辆介绍
现在网络车评对国产车的整体风气特别不好,不管啥国产车一上市不是吊打比自己贵一倍的豪华品牌就是什么500万以内最好的~
最近我拿到了一辆2023款顶配UNI-K iDD,售价不要问我,因为我也不知道~官方建议价格只是个建议,目前来看应该带上各地补贴和终端优惠,20万出头落地问题不大。
这篇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天我开这个车的心得体会,我把它的假想敌设置为三四十万的那些豪华SUV,看看它只有20万出头的售价表现如何。
我作为长安UNI车主受邀参加活动,从郑州到洛阳开了一天这个车,途径了市区道路、高架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和郊区、山路等我们所能经常涉及到的不同形式环境。
外观设计
我不是专业摄影师,手机拍照LED频闪无法克服,为了给大家完全展示车的真实样子,日间行车灯有后期修图。敬请谅解。
这个车我拿到手之后反而对见仁见智的外观设计没有太大的歧义,感觉和我UNI-T那如同毒液精悍的造型相比算不上多惊艳,但细节上这辆车的设计着实就是有点对标比它卖的更贵的那些三十多万豪华车的意思。尤其灯光这块儿,功夫做足了。
首先就是这个矩阵大灯就很有格调,当然夜间照明切线也非常匀称,照明亮度也算完全够用,没有那些甚至到了三四十万还没有给装个矩阵透镜、灯碗的所谓豪华车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个尾灯设计与我的UNI-T基本同出一辙,虽然视觉立体感很强,但还是给我感觉少了那么一些更高级的视觉感受。贯穿尾灯和发光车标的视觉感受也没什么太大新意了,普普通通符合它20万的售价水平。

这车最吸引我的还是莫过于它的四个21寸大脚丫子,轮胎尺寸也来到了265/45 R21,二十万的价格有这配置着实让我吃惊~往往这个配置在一些三四十万的豪华车上也不会有。
但刹车盘规格这块儿是属于原形毕露的地方,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它这个小刹车盘和假大卡钳就有点low了,不如直接上一套标准的四活塞大刹车盘,既然增加性能又增加更多追求这些、净值更高的潜在客户选择它。现在国产改装件市场发展这么好,委托TEI、迈拓、萨瓦尼尼等国改品牌去OEM定制一套也好啊。既然是顶配车多卖6000块钱也不伤大雅,也算为支持国改品牌贡献了一份力量。
总之车轮这块儿颜值绝对远超三四十万的豪车,但里子~跟豪华没啥关系,事实上刹车的规格搞成这样我必然会注重评价这部分内容,看后文大家可以注意我对刹车制动性能的评价。
四门隐藏式门把手前几年我可能还不太习惯用,但最近用类似门把手设计的车多了就习惯了,这东西见仁见智不多评论。好了,拉开车门我们进行下一个章节。
内饰设计
坐车里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感受这个内饰,很多人进到车里可能都不太习惯这个椭圆形方向盘,事实上这个椭圆方向盘的使用真实感受与我们常见的圆形方向盘区别不太大。我猜测是因为长安为了标新利益把仪表盘搞成分体式低矮的屏幕获取更大的视野空间而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
方向盘的粗细适中,使用了手感非常细腻的真皮材质包裹,摸起来确实有些三四十万豪车的意思。
这个车的驾驶位驾驶员视觉感受这车确实有点太空飞船的意思,加上各种软质材料的包裹和门板的菱形缝线纹样以及大家印象中只有路虎、保时捷大几十万的车才有的红色装饰,也自带了点豪华感。
座椅宽大舒适,加上我熟悉的仿赛车桶形座椅设计的大侧翼让人在车进行高速过弯道时候并不会被甩的左右来回晃动。当然它也没有某些三四十万豪车上下车坐垫侧翼过硬导致卡裆的现象,整体感受就是个大沙发一般的软。
一体式头枕设计自打我2016年成为沃尔沃车主后就已经很熟悉了,这种头枕设计好处就是肩颈支撑位置很高,不像传统两根铁棍悬空支撑的座椅我坐上去肩颈后面都是空的,开车超过四十分钟感觉脖子都是酸的。这种设计特别利好长途驾驶,对于长途易疲劳体制的车主是个福音。
后排座椅的坐垫长度够长,我能够完全拖住绝大部分人的大腿们不会跟坐某些豪车坐小马扎似的。座垫的厚度也足够厚,和前排座椅一样感觉就像坐在大沙发上一样舒服。后排门板也没有和前门区别对待,用了相同的制作工艺和材质。
就是成本所限,它内饰使用的皮革材质我摸着感觉差了点意思,能理解。
空间表现
前排空间我不多说了,我一米八六的大块头坐进去都毫无压力,甚至座椅高低调节我可能还会往上升高一些~目测这个车身高两米也能轻松坐进去,横向空间宽大舒适。
后排进入空间也很宽敞,地台离地高度并不算高,小孩上下车也不是太难,没有必要安装踏板。
后排中央位置没有抗扭加强槽设计,前两年我在试驾还没上市的纯油版UNI-K吐槽它为了空间降低车身抗扭强度,但带了电池仓这个问题就不大了,底盘上的电池仓本身就是水平放置,自带有一定的底托作用,类似很多改装车的抗扭平衡杆作用可以替代加强槽的抗扭作用。从而就带来了纯平的后排地板,让中间坐位乘客脚能舒舒服服的放在地板上。
加上这车超大的横向空间,坐三个胖子在后排也没问题。
后排靠背支持4:6按比例放倒,放倒后形成一个类似货车的超大装载空间,平时搬个家除了超长超高的物件,几乎都不用再麻烦叫个货拉拉了。
关于储物格,这车哪哪都是,属于储物空间过剩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顶配车是带手机无线充电设计的,低配车没有。
驾驶能耗
从郑州高新区河南工业大学附近出发到洛阳体育馆,一路上经历了市区地面路段、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我们日常行驶最多的路况。
第一次开这个车我也没有什么经验,HEV和i-X模式我是一种模式跑一会儿,从河南工业大学附近到巩义服务区停车休息我看了一眼油耗,平均1.9L。但是这个路段主要是耗电较多,平均电耗达到了将近22度,实际情况是算上了送车方准备工作时候的电耗,实际可能远达不到这么高的电耗水平。
但这个油耗绝对是真实的,说明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是可以做到百公里不到两个油的水平,而且我高速行驶工况居多对发动机的动能输出依赖较高,如果纯市区行驶混动状态下可能油耗会更低。当然也可以纯电0油耗行驶。
由于这个车官方续航只有135公里,接车的时候电量就不是满的只有90%,一路上我也没有刻意省油,跑到洛阳早都把电池开快没电了,吃过午饭打开长期能耗计算看我开它这段时间的能耗水平,跑了将近130公里,平均油耗4.1L每百公里,平均电耗则降到了11.9度。
第一天行程快结束的时候,我看了它的历史总能耗记录,这个车一共记录了765.7公里的能耗表现,7.5度的电耗说明这个车就是长期亏电行驶,即使这样长期平均油耗也只有5.3L每百公里。
当然了,它的动力输出特性我们可以自行调整,几种驾驶风格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但我认为日常行驶用职能EV模式就好,各项性能特点表现的都比较均衡。
汽车之家给的数据,从亏电充到80%正常的快充充电桩用时大约半个小时,普通家里慢充4小时。但是这东西要具体根据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决定,如果工作不正常,很多车友也都体会过降压降速也没辙了。当然也有充电速度快的时候提前完成的。
由于我不是PHEV车主,无法对其进行评价,但对于这么大一坨的车穿的还是21寸265胎宽的大鞋子,这个能耗表现相较于我经常会开的沃尔沃XC60 T8、XC90 T8来说亏电状态属于偏低的,当然那俩车本身发动机就有300马力肯定油耗也会高点。
与经常一起聊车的一些PHEV车型的车主交流,基本上各家动力尺寸接近的车都是这个表现,大家都差不多。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