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柯米克论坛 >  常州,遇见柯米克~Follow 米!

发表于 2018-07-03 01:35    IP属地:未知

查看 29.2W | 回复 0
常州,遇见柯米克~Follow 米!
本帖内容,图文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
再一次掀起行业震动,6月27日斯柯达柯米克常州上市会。作为一名斯柯达的老车主,我有幸参与其中。
对于买车,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取舍方向。喜欢飙车带来的瞬间快感,选择大排量的跑车;出于实际使用的需求,选择各种能力范围以内的产品。但唯有一个要求,是我们绝不应该让步的,那就是“安全”。
对于车主,一位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成年人来说,家用车上承载着的绝不会仅仅是你自己,还应该有你的家庭,和你最亲密,最重要的人。
文章第一句,我便说柯米克的发布,会引起行业的震动。那是因为我发现,柯米克配置了比同价位合资车型更完善的安全配置,做到了我们常说的“配置以人为本”。我期望斯柯达的这个动作,能引起各位的注意,将安全的观念普及到更多车友心里。
毕竟这是有先例可循的,13年当大家都觉得自动大灯,自动空调,定速巡航等都是豪车专属的时候,斯柯达已经悄悄地在紧凑车型上当成了标准配置。而5年后的今天,以上配置继续在某车系里被当成旗舰专属标志。
那这次,柯米克又给市场带来了什么样的军备升级呢?请让我细细道来。


柯米克,斯柯达suv家族序列里最后一位成员。定位稍低于柯洛克,在上市会当天看到实车之前,本以为会是一台翼博一样的小型suv。而实际上,以三围数据:长4390,宽1781,高1606(含行李架),轴距2610,和柯洛克的4432*1841*1614,轴距2688也不遑多让,领跑同价位的合资suv,或者可以说,定价比同空间水平的suv有了1万元的低价优势,而这还仅仅是空间上的对比。

当日的上市会,安排在常州的恐龙公园。关于常州的游记部分,我会另外开篇再写。
蓝色为柯米克,而橘色是柯洛克,几厘米的差距在外观上真的不容易分辨。
但是对比起来,柯米克的车尾竟然比师兄线条更加刚硬有力。。。。。感叹一下斯柯达的设计师是不是交稿的时候,弄错了一两张。[发呆]

嘉宾签到。有幸于驻地离会场近,而被抽选为老车主,列席其中。感谢斯柯达对我们老车主的关注。


斯柯达,百年造车。那个年代的真车我们是难看到了,来个车模解解馋。
飞箭立标要是保留下来,会不会跟劳斯莱斯的胜利女神立标一样受到“抖音”用户的“特殊关照”呢?


现场摆拍的实车,柯米克主打年轻活力,无论是发布会,还是后来的试驾环节,都是使用该款“自由男”为主。
而其他配色有摩登金,格调棕,文艺白和炫酷银。
我个人喜欢自由男,和文艺白两种。



这次上市会,听说邀请了几百家媒体,并进行了多渠道的直播。
人山人海的形容并不为过。

摆拍

继续摆拍,直到这部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真车。
至于试驾体验内容,请容后再续。

斯柯达中外双方领导主持的亮灯仪式,揭开柯米克的最终定价。
不知道为何,我有种斯柯达重视柯米克甚于同门师兄柯洛克的错觉。

第一期发布包含4款车型,1.5L手动标准版10。99万元到1.5L手自一体舒适版13.09万元。
远低于车友们普遍预测的12w元起步,斯柯达在行动。

发布会的内容至此结束。以下为柯米克的城市道路试驾体验,均为个人体会,仅供参考。毕竟不同的人对车辆的接受不一样,有兴趣的建议实际试驾一下会更好。
~~~~~~~~~~~~~~~~~~~~~~~~~~~~~分割线~~~~~~~~~~~~~~~~~~~~~~~~~~~

6月28日,坐标常州市,雨。
昨天的蓝天白云仿佛是一个骗局,今天常州的天空被乌云笼罩,空中飘起了小雨。将常州这座千年古城打湿,洗净,又重新滋润,散发出迷人的光泽。柯米克在酒店前一字排开,等候着车友们的检阅。自由男的配色,在阴雨的天色里,依然生机勃发,光彩照人。主持人让我们自由选择,我理所当然要做一回“自由男”。

飞箭标,我还是喜欢老款的内敛奢华。虽然老是被错认为是吉利车。

柯米克全系标配这款官方名称为“探索之眼透镜前大灯”,为卤素光源。带一体式电镀灯眉,近光带透镜,远光的折射碗经过优化设计。

柯米克的设计语言追求线条凌厉,富有动感。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宣传上,而是融入到了产品里。
比如头灯,为了配合前脸的整体凹凸设计面,而特意采用复杂工艺,做出的水晶切割般的落差。我想产品经理还设计团队之间可能没少互怼。。。。[嘻嘻]

复杂的曲面冲压,是对工艺和材料的双重拷问,在几年前还是常在奥迪等高档车上使用。
这样的工艺技术可以在保证蒙皮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车身重量,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凹造型。

全系标配的日间led行车灯,看到这里。我只能感概市场决定产品的归属,在过去,日行灯还是改装项目,出个门还要心惊胆颤jc叔叔要不要过来敬个礼。话不在多。各自理解吧。

从科迪亚克延续下来的水晶切割设计语言,在柯米克在车尾上的线条表达,尤胜于他的兄弟。
在某皮尺厂冒起之前,看到这么复杂的设计,我都会猜想是不是宝马x5级别。不过现在,也只能看清楚品牌再行讨论了。

柯米克全系采用动感黑色内饰设计,其中控台上一条银白色金属饰条贯穿两侧。
而在仪表盘周围,和变速箱饰板还有车门饰板上,不再使用老气的印刷装饰,而换成了菱形压纹。
当车外的阳光洒过,视觉上不显得单调。同样的设计图案也出现过在路虎极光上。
当然,极光的纹路是在真皮包饰上的。[嘻嘻]这个要说清楚。

全黑内饰中,银色的饰条成为了最重要的视觉重心。


金属冰凉的触感让我念念不忘,终于不是假冒伪劣了。[嘻嘻]



全系标配8寸tft中控大屏,标准版为4喇叭,舒适版为6喇叭。附带斯柯达智随在线互联系统,可以实行实时路况导航,限行路径规划,在线地图升级等功能,而所需流量由车主手机共享连接车内的wifi提供,带carplay投射功能。

导航系统带实时路况,信号来源是收音机频道,国内很多大城市电台都有支持该功能。

可喜的是全系标配可视式倒车系统,不是说雷达倒车系统不好。但是眼看的总是比较妥当。

收音效果足够清晰,也许是还没贴膜的原因。

或许是为了拉开跟柯洛克之间的定位差,柯米克只配置了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功率为81kW,扭矩为150Nm。
搭配5速手动或者6at自动变速器,在这次试驾中,我乘坐的是6at版本。在市区道路上,搭载4个成年人起步还算轻巧。即使换成S档起步,也提供不了太多的加速感,只会换来高频的发动机轰鸣。13.8秒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数据说明了一切。喜欢飙车的朋友可以跳过了。


大众集团新推出全铝缸体的1.5Lna自然吸气发动机,取代老去的ea211 1.6L发动机。对比起老款的75kw,148nm,在降低排量的同时,有长足的进步,这是实打实的科技进步。

非全景天窗可能会成为某些车友咎病的糟点,不过我了解的车友,天窗使用率真是低的可以。

从驾驶员视角可以看到背后三车道的后视镜范围。还有什么意见?好吧,没有变道辅助,那玩意柯洛克上有。

非软包的车门饰板以及中控台,是同价位合资车型的潜规则了。但是对一个老明车主来说,还是有些纠结。

粗大的A柱是车体强度的一个佐证,但也会产生比如盲区过大的问题。
得益于suv的高坐姿,试驾期间并没有产生类似的疑惑。

前排1米7几的驾驶员(反正比我高。。。。),后排1米7的乘客为参照,我也不说这里几拳几指,各位自行判断够不够用。2610的轴距,在保证了后排舒适度的同时。也给后备箱留有充足的置物空间。
能装,是斯柯达的传统。柯米克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势,463L的后备箱容积,以及后排靠背放倒后的1510L扩展容量。数字总是显得苍白无力的,还是举个栗子比较简单。柯米克的后备箱容积已经超过了老款途观的400-1503L了。

爱信6at变速箱,在柯米克上调教的稳稳当当,可能受制于1.5L发动机的动力,升降档也不算积极。有点像是开着老丰田凯米瑞2.0的感觉。加速总比油门慢半拍。



标准版配备205 60 16的轮胎,舒适版升级到205 55 17的双色轮毂。前后均为碟刹,前碟刹为直径288mm通风盘,后碟刹直径230的实心盘,刹车分泵等尺寸通用于奥迪车型。如果车主有兴趣,后期还可以无损改装为gti同款312大刹车碟。不过在我试驾的情况看来,这并不是必须考虑的事。结合1.5L自然吸气发动机,205的胎宽不会对起步造成太多的阻力,而虽然归类为紧凑型suv,但1.3顿的车身并不会比轿车笨重。在半天的城市路况试驾里,并没出现刹不住的现象,倒是觉得刹车有点太敏感,刹车点头的感觉明显。按我对车辆的了解,可能是前液压桶的阻尼调教偏低,偏向于更舒适的驾驶体验的缘故。
斯柯达一直在学习,在学习怎么适应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柯米克可能是他们交出来最新的一份答卷。
百年造车的老品牌,荣获几届欧洲畅销车型的斯柯达在伟大的中国市场里不温不火。这两年,我感觉它们一直在打错位竞争的手牌,期待从田忌赛马的典故中获得先机。比如新明锐家族,在同价位上,比别的品牌更多的空间,更好的配置。比如明锐旅行版,我个人很中意的一台家用车。硬是从原来的高端品牌把持的旅行车市场里撬开了一道口子,让消费者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旅行车的便利。再如科迪亚克,7座的紧凑型suv,定价于紧凑市场,提供的却是中级suv的使用方式。在我看来,这一系列的牌都打得很溜。
现在,轮到柯米克了。10.9w的低价入市,同价位的合资品牌里我只找到一台翼博,一台2008,都是标准的小型suv,尺寸差异我也不说了,有兴趣的自行百度一下。又是一步漂亮的错位竞争。

低价是否低质?
文章的开头,我说过柯米克的上市,对于中国车市场是一种震动。不在于它的低价,而是在于它低价的同时,将同级竞品的安全配置竞争门槛又抬高了一级。先不提在柯洛克上已有的碰撞应急保护系统(车辆自动解锁,切断油路,开启警示灯),和多重主动安全系统如 low abs(低速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msr(发动机阻力矩控制),cbc(弯道控制),hba(液压制动辅助),eds(电子差速锁),mkb(多次碰撞预防系统)等主动安全配置。而且柯米克是第一台在12w的价位下,引入后排头部安全气囊和燃爆预紧式安全带的合资车型。
友情科普,上面说了一大堆简写字幕的主动安全功能,估计有人能看晕掉。。。。。这里挑几个我比较感兴趣的说说:
abs防抱死系统,车主几乎都知道。但是斯柯达装配的是进一步开发的low abs,能够让abs系统在最低7km/h的速度下工作。。。。。。。我一直没想明白,7km/h的速度下,我怎么能踩出abs。。。。。也许因为我是南方人吧。。。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通过安装在车身上的传感器,对四个车轮进行合理的制动力分配。更加灵活合理,另外胎压监测也是通过这些传感器来判断是否泄气。
HBA液压制动辅助,实时监控驾驶者踩踏制动踏板的压力情况,在监测到特殊情况时,即使驾驶员未能全力踩下刹车,系统也会自动将制动力增至最大。这个功能,我特别推荐给新车友,或者穿高跟鞋的女司机们。因为预判失误,或者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事故几率应该会降低不少。
跟HBA配套介绍的,还有MKB多次碰撞预防,和碰撞应急保护系统。前者在碰撞发生后,自动对车辆进行制动,避免连续的碰撞事故,后者及时解锁车门,切断油路,和双闪警示后车。在我看来,都是新手的恩物。
能有效避免事故二次伤害的有效手段。
在安全面前,其他一些发动机电子防盗,坡道辅助等等的便利性功能,倒算是锦上添花了。

由于国内很多不可描述,但是你我都懂的原因。对于汽车的安全气囊,还仅仅停留在正副驾,双安全气囊的级别。稍好一点的配置上,就变成了主副驾四安全气囊。顺带一提,低价位引入四安全气囊的车型里,就有斯柯达的名字。而现在,柯米克的上市,宣告合资车标配6安全气囊的门槛,已经下探到了12w元的级别。无论你对柯米克有没有兴趣,也应该对斯柯达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安全领域迈出的这一步点个赞。

12.09万舒适版开始,标配六安全气囊及前后排燃爆式预紧安全带。
友情科普:
燃爆式预紧安全带相对于一般安全带,好处在于能第一时间通过碰撞传感器的信号,在人体出现位移之前收缩安全带,将人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上。而一般安全带只会在人体出现动作后再行收紧。

该图来源于网络,非柯米克实拍。只是为了说明,后排头部气囊对乘客的保护作用。

看到这图,我就知道有的车友会提起非独立后悬的问题。
我只想问,同价位,合资品牌里有谁家空间配置相约,但是配置了独立后悬的呢?
纠结更好的配置本无可厚非,但是脱离了实际预算的目标诉求,都只是被人带节奏而已。

在斯柯达著名网红,Sam的俱乐部前留影。这个梗应该没几个能看懂。


后溜式车尾,原厂带尾翼。对了,车顶的行李架,那可不是装饰品。官方公布数据,最大可以承载50kg的重量。
说起这个,我又想起前两天刷爆盆友圈的一段视频。爬上车顶拍照,结果踩出来一个大坑。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个理由去嫌弃柯米克,但是外观绝对不会是其中之一。
关于车内噪音,我要说一个大家大概不会相信的事实,柯米克真的很安静。在发布会上,斯柯达公司指天发誓,这是经过全球统一的audit监测体系验证的,对于这些我都抱持着听过就算的态度。只是车辆在常州市区的行驶噪音的确出乎意料地好。当然,这受限于市区路况,我们没有体验过80km/h以上的情形。但是我能打包票地说,静音性上柯米克把亲哥柯洛克都比下去了。


关于新车的气味,这台试驾车上并没有很浓重的新车气味。在6月的炎夏里,我们没有闲情去给斯柯达公司省油。全程空调无异议,更不说试驾当天的下雨天气了。几个大男人闷在车上2个小时也没出现异常,顺带一提,无论是标准版的手动空调,或者是舒适版的全自动双区空调,都标配有pm2.5过滤系统。

运动式座椅设计,放在柯米克上有点浪费,啥时候拆到我家车上就好了。

后排带两个iso fix儿童安全接口。座椅海绵的立体剪裁贴不贴合人体,或者不同体型的人有不一样的看法。
但是立体剪裁带来的复杂走线和增加成本,我想没人会反对吧?

发动机盖采用较为先进的A型溃缩结构。。。。。。我知道大家仅仅会纠结减配掉的隔音棉。。。。

试驾体验总结:
关于驾驶感,1.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81kw的升功率已经超出了老款的1.6,但是12.8秒的百公里加速并不能让驾驶员产生加速的快感。搭载4个成年人时,起步还算轻巧。但是平稳的换挡,以及偏向舒适性的避震调教,都能给车上的乘员营造出一种舒适的出行氛围。虽然尺寸超出同价位竞品,且车内纵向空间充足,但是后排横向空间更推荐的成员搭配为两大一小。这个具体看车友的实际需求。
关于静音性,柯米克的静音性优于柯洛克,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我对两台试驾车都充分体验之后得出的。各位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关于新车气味,试驾车上并没有严重的新车气味。大家可以去猜测各种黑幕,比如说厂家做过特殊处理啊,气温太低还没散发出来啊,或者要过多长多长时间才会出现啊,都无所谓。我只说我实际感受到情况,新车气味并不重。
关于车辆外形,这个肯定不会是柯米克被吐槽的诱因了。
关于配置,除去最低配的手动标准版并不值得考虑之外。手动舒适版是我最为推荐的搭配,配齐了该级别上各种该有不该有的实用功能(这部分文章里有详述,就不重复了),且mt的传动特性能更好地发挥1.5L的动力。
优点:
同价位里较大的空间尺寸,较好的车身刚性。
更多的主被动安全配置,无论你能不能用上,安全配置从不会嫌多。
同价位里,更为符合大众审美的凌厉外观。
缺点:
品牌溢价低,举例说假如车标换成vw。。。。。。。我相信加价提车不是幻想,事实就是这样。
动力够用,但是跟凌厉的外型并不相称。如果以后能追加一个1.4t的版本,那会是更好的选择。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