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浙江论坛 >  “打猎归来” 1万公里,美国西部深度自驾游

发表于 2012-11-25 13:44    IP属地:未知

查看 1119.6W | 回复 697
“打猎归来” 1万公里,美国西部深度自驾游
爱卡币+176
共获得爱卡币

这次美西自驾,基本上没有走大城市,都是选小镇和美国乡下,目的就是尽量接触真正的美国人,感受真正的美国生活。一共四周,走了西部九個州。
网上美国自驾游攻略很多,这里就不写具体细节了,就把我在美国自驾期间的故事整理一下,写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故事和我的一些想法。
总里程10500 公里


鉴于回帖太多,建议各位点击这里 “只看楼主”
大致规划章节如下
第一章 枪和狩猎(插曲:洛杉矶富人区)
第二章 美国农场主的田园Party
第三章 我在美国开过的那些车
第四章 美国中产的退休生活
第五章 盘点一下我去过的“国家公园”
第六章 Hayden湖区“共和党党支部活动”
第七章 传说中的Amish社区  
第八章 这样的别墅,才250万人民币,你想要吗?
第九章 路上的风景
第十章 阿甘的故事

第十一章 我在美国遇到的各路神仙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11 12:18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5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第一章 枪和狩猎

    男人对武器和狩猎的迷恋应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这次去美国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玩玩真枪,打打猎。
    十月是美国的狩猎季,不过打猎要严格遵守“三规”:规定的季节、规定的地点和规定的物种,要不然轻则罚款、重则蹲监狱,米国的法律可不是天朝的法律,震慑力还是很强的,几乎没人以身试法。
    只要你在美国中西部的自驾线路不是太常规,多走走小路和乡下,十月份你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和打猎相关的活动。第一次看见带血的猎物是在华盛顿州中部,当时开车路过一个民居,居然看见有户人家在解剖鹿,马上停车,问主人能否进去参观一下,主人欣然应允,后来才知道他们也是第一次见中国人,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双方噼里啪啦神侃了一个多小时小时。关于如何与美国陌生人神侃,后文详细解释,此处略过。
    当亲眼目睹被猎杀的大型动物时,我眼前隐约浮现祖先们为妻儿追寻猎物的场景,人的祖先原本也是丛林中的一种食肉动物,只是大都市的生活让人远离了这种本能。
    基本上,狩猎在美国也算一种比较奢侈的活动,猎物是免费的,但狩猎设备可不便宜,且有这份闲情逸致去打猎的,至少也得中产以上,看看这户人家的房子和车子就基本有数。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1 17:55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6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来到答应带我们去打猎的爱达荷州的一个朋友家,得到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最近出来打猎的人太多,他们连着出去几次都没有收获,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出去碰运气了,去了也白搭。好消息是:他们家的私人领地足够大,可以放开手脚玩枪。
   他们家是典型的摩门教中产阶层家庭。中国人大多对摩门教不太了解,毕竟摩门教在美国也只能算是少数教派。不过有两位美国摩门教徒中国人可能比较熟悉,他们是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和刚败选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
    美国大城市治安相对较差,但小城镇的治安好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这里的house基本没有围墙,最多也就象征性筑一道篱笆以作为和邻居家领地的分界,美国西部尤其大大咧咧,甚至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有时候拜访一个朋友,如果他不在家,就会打电话告诉我,门开着你先屋去吧。

   回国后没几天,一个朋友向我炫耀他们家郊区的别墅刚装了激光防盗系统,别说贼了,就是一只猫也别想溜进去,我看他很得意的样子,真不知道是否要替他高兴
  
    Rubby家的house居然有三个车库,可够奢侈的。

一进门就是他们家的客厅,一台钢琴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可想而知,这户人家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以前就听说摩门教重视教育,看来此言不虚。

美国很多这样的房子,从正面看一位只有一层,其实还有一层处于半地下室状态,要到后院才可以看见。他们家的楼下还有一个客厅,其实也是John的游戏厅 ,美国貌似XBOX比较流行,几乎家家都有,PS的普及率稍低。




    一楼除一个客厅外,还有一个游乐室,里面的台球桌的尺寸非常小,大约只有正常尺寸的一半,旁边还放着一台比较古老的风琴。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顿中餐,一来是讨好一下主人家,二来也是为自己解馋。在美国,我经常做的中国菜是青椒炒虾、番茄炒蛋、西兰花,取材方便、又便于烹饪。在国内这些只能算稀疏平常的小菜,不过哄哄老外显然已经绰绰有余了。
    第一次在摩门教徒家庭吃饭,让我见识了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吃饭之前他们必须祷告,祷告词的内容非常简朴,无非就是感谢上帝保佑、赐予食物之类,中间还提到要上帝保佑我们这些中国朋友一路平安,挺让人感动的。根据摩门教义,信徒不能饮酒、抽烟、喝咖啡、茶及其他能够上瘾的食物。所以餐桌上的杯子里装的都是纯水和冰块。

本人的手艺再次得到各位外国友人的 一致好评,大伙夸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为保持纯洁,摩门教徒不能有任何婚外性关系,同性恋也被视为罪恶。养育子女被摩门教徒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Rubby的一个女婿是美台混血儿,11岁就从台湾移民美国,也是美国位数不多的华裔摩门教徒之一。他正在读大学,却已经结婚生子。对像他这样曾经在台湾生活过的新移民来说,美国最让人不能接受的还是饮食,所以他时不时要会台湾一次,目的就是吃台湾的小吃。他告诉我,初来美国最不适应的事情之一是,美国几乎所有的餐厅都不出售热牛奶,我表示感同身受,因为我曾经尝试去麦当劳、肯德基买人牛奶,工作人员都用一种略带怪异的眼神看着我说“sorry”。


   
     
   
     摩门教最直观的特点就是“人多势众”一个家庭少则三五个小孩,多则十几个。Rubby一共养育了11个子女,惊人吧 !其中10个都已经成年结婚,最小的John,20岁不到,和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一样,老幺最得宠,John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打猎和冲浪,每年都要去夏威夷的姐姐家住几个月,就是为了冲浪。  
     刚吃完晚饭,John就拿枪出来给我看,第一次摸到美帝的真枪,俺的小心脏难掩激动。John对我说,这几把枪属于rifle和shotgun,Rifle就是来复枪,“来复”翻译的真好,不仅发音相似,而且把来复枪的运作原理也解释清楚了,以前的来复枪每射击一次,都要重新上发条。Rifle英文本意是枪管中的膛线。可以认为凡是具有膛线的枪都可以称作来复枪。膛线可说是枪管的灵魂, 膛线的作法在于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 使弹头在出膛之后,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虽然在15世纪就有使用膛线的纪录, 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困难, 要到18世纪才得以普及。
    Shotgun就是霰弹枪,是指无膛线(滑膛)并以发射霰弹为主的枪械。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14 22:08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7    IP属地:未知

  左手提着的水壶是标靶,右手持的是Shotgun ,射击开始! 我们在大约50米开外摆放了好几个水壶,大伙一一过来试试身手。我先用来复枪的小子弹,果然带膛线的枪,命中率就比较高,几乎弹无虚发。因为子弹小,火药也少,来复枪的后座力只是比我以前打过的气枪略大,声音也相对柔和。但霰弹枪就不一样了,后座力极强,且声音震耳欲聋,第二天你还会感到臂弯酸痛。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14 09:57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7    IP属地:未知

    John一招一式都非常熟练,相当有范儿,相比之下,我就显得有点菜鸟了。John有点沮丧地对我说,他已经连续好几天和朋友去郊外打猎,每天晚上都披星戴月,露宿猎场,但却毫无收获。我安慰他说,打猎和钓鱼一样,在乎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对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讲,一生都无非体验在野外追逐猎物的乐趣,你小子应该知足常乐。
    下图是美帝专业射手,上图是天朝业余菜鸟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14 19:19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8    IP属地:未知

这是带瞄准镜的狙击枪,射程超远,用来射击大型动物,鹿或麋鹿。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2 12:07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8    IP属地:未知

    水壶的小洞是来复枪的小子弹打的,来复枪的小子弹比较便宜,5美元100发,基本上只是用来娱乐,或者打仓鼠mouse、臭鼬skunk、松鼠squirrel、浣熊 racoon···之类。
水壶上的大洞是shotgun的大子弹打的,霰弹比较贵,1美元1发,打大鸟很方便,红色的是霰弹的弹壳。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14 10:01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9    IP属地:未知

前面这段算第一章的热身,现在切入正文了。此行最大的亮点就是朋友介绍的一个西部牧场,体验了一番真正的美国西部牛仔的生活,当然玩枪和打猎还是重点:)

话说现在要找一个真正的西部牛仔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现在美国农牧业人口只占全美人口的2%,其中牧业就更少,要找一个偶尔周末去农场装逼的牛仔不难,但要在如今机械化泛滥的年代找一个相对保持传统牛仔生活方式的美国人实在不容易,不过这么不容易的事情却被我完成了,只能说我人品泛滥了。

先介绍老麦一家,他们家是非常保守的摩门教徒(后文详述),老公工作,老婆做家务,生了七八个小孩,五十几岁却已经有好几个孙子辈了。子女都出去大城市了,夫妇俩在牧场过着传统的生活,给子女带小孩成了正业,这点不像美国的老人,反而和中国的爷爷奶奶有点像。
老麦是一家之主,就是传说中真正的西部牛仔!他说,“我这条牛仔裤上的洞可是真正磨出来的,可不是装饰性的”
牛仔裤英文Jean,字面上没有牛仔的意思,可以说,世上本没有牛仔裤,正是老麦这样的人穿多了,才有了牛仔裤。


牛仔对老麦来说是一种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消遣娱乐而已。





老麦住的地方,方圆5公里之内一共不到十户人家,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他们没有邻居,因为住的最近的也在半公里以外。本以为这么大的空间距离,他和他们的邻居应该都不认识,或者不大来往,没想到老麦告诉我,他和这些“邻居”都很熟悉,逢年过节还经常一起开Party。真的有点惭愧,我连我们小区里面同一幢楼的人都还不一定认识,见面能打个招呼都算是“熟人”了。大城市很拥挤,人和人在空间上都非常靠近,可心理距离却很大。我们每天要说很多话,要见很多人,看上去很热闹,但有时内心的孤独也就我们各自能体会。老麦说,没事的时候,他们两口骑着马大小孙女去牧场兜一圈,不用处理很多人际关系,生活非常简单。


    老麦的老婆丽莎虽然是一个家庭主妇,但是骑马、打猎也都会,目前对她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抚养孙子、孙女。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小孩在的时候,就有事情做了,一天到晚都很充实。



  

   老麦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农民,他和他儿子却会讲西班牙语,这点让我很好奇。原来,每一个成年摩门教徒,在18-22岁之间(也就是高中毕业之后、上大学之前),要义务地为教会传教两年,也就是传说中的“传教士”。传教点虽然遍布世界,但是教徒自己不能挑地方,全由教会来指派,而且所有传教期间的衣食住行全是自费,教会只负责联系住宿并提供临时的交通工具。老麦和他的儿子都曾经去南美传教,所以他们才会说流利的西班牙语,他们教我的第一句西班牙语就是,“mi casa es su casa”“我家就是你家”。前面提到的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就曾经带着妻儿到台湾为摩门教传道。在台湾,他学会了流利的中文。洪博培目前也是美国唯一一位会汉语的州长。


    摩门教非常重视教育,不遗余力将教徒们培养成社会精英。摩门教自己还拥有多所大学:杨百翰(Brigham Young)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和后期圣徒商学院,其中位于盐湖城附近杨百翰大学不仅是全美最大的教会大学,而且其会计专业在全美排名前十。
   老麦最小的儿子TOM ,正在读医科大学,非常用功,虽然正在读大学但却已经是2个女孩的爹爹了。Tom这一代人的生活轨迹完全不同于老麦,他们居住生活在城市,只是偶然来探望一下父母。可以预见,老麦的牧场、马、猎狗,甚至老麦的牛仔生活方式会随着老麦的老去而慢慢消逝,真是非常庆幸可以预见老麦,可以感受一下真正的美国西部牛仔生活。

老麦的儿媳妇和最小的一个孙女,这张照片没有拍好,很可惜啊。老麦的儿媳在家排行老大,而老麦的儿子TOM在家是老幺。我对老麦说,在中国一般父母会比较宠爱老幺。我话音未落,老麦儿媳马上故作表情夸张地说:“你说的太对了,美国也是这样。” “是吗?可能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吧”老麦呵呵一笑。

老麦的孙女从小在牧场长大,伴随她的不是水泥森林、拥挤的交通、都市的噪音。
而是草垛、马、小猫、猎狗···

   老麦及其疼爱这个孙女,这小妞虽然三岁都不到,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老麦把她抱上马后,她居然要老麦放手,说要自己来骑。



  老麦非常骄傲地看着这个倔犟而又独立的小孙女,对我说,这孩子骨子里就是一个CowGirl !


他们家的house不算豪华,但是真正的西部牛仔住的house,这house也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在西部也算个“文物”。

老麦还在院子里面建造了一个亭子,这叫Gazebo。


小车库和大车库,小车是一辆通用庞蒂亚克,一般用来打酱油用。

大车库里面有两台大皮卡,旧的那台几乎被当作拖拉机使用,新的那台用来运货、出远门和打猎。

美国皮卡非常流行,但大多数都是装逼用的,而对于老麦,皮卡是真正必需品,冬季美西经常大雪,也只有这样的四驱大排量皮卡才可以在冰雪天里冲锋陷阵。


他们家的一个小客厅,粗犷而不粗糙


墙上的马刺和马鞭,还记得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就是那个Spur 马刺。

他们家的马特别健壮,可不是用来装B用的,能干农活,能跑上百公里远的地方,把猎物驮回家。

群马争食的场面尤其野性

    老麦家的子女都住在外地,现在就他和他老婆在给儿子带孙女,美国啥都不缺,却的就是劳力,冬季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帮老麦把扫雪用的铲子装配到他的大卡车上,老麦感激不尽,对待我们也越发热情了。     其实去陌生的美国人家里玩,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美国人一般非常好客,热情。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短短的时间内要和主人建立起比较好的关系,并有一定的“化学反应”,你必须要比较好的英语能力,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还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技能。
    出于礼貌接待你,与想带你一起玩确实是两码事情。

帮老麦处理好家务,老麦说要带我去骑骑马,ok啦,骑马我当然喜欢。
8过,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没有马鞍,我在马背上故作镇定,笑容满面,实则“骑马难下”,吓死我鸟,找了一个借口,赶紧下来。老麦啊老麦,您是牛仔,俺可是菜鸟,你太高估我了。

在老麦家的壁炉旁烤 Marshmallow (真心不知道中文啥意思?有童鞋知道吗?)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3-1-25 09:20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49    IP属地:未知

老麦说既然你要和我去打猎,那咱就先试试身手吧。
老麦家有几十只枪,他问我喜欢用什么?
好在我已经有点经验了,所以装作老神在在地说:一般的rifel 、shotgun 就可以了,
我不讲究品牌(讲这话的时候心有点虚,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啥品牌)。
老麦看我还知道一点点,眼神还是亮了一下。
早饭后,略作休息,老麦夫妇就扛着一堆“家伙”和孙女一起带我们去靶场。
我的神啊,这场面对我来说太新鲜了,而且有点震撼,在天朝私人拥枪绝对会被列入打黑对象的,可这里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男人、女人、枪和猎狗---牛仔的生活。

老麦的狗叫dragon,龙是一只猎犬,已经12岁的它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看到老麦拿枪出来,以为老麦要带它去打猎,它就异常兴奋,似乎以前追捕猎物的场景瞬间激活了它潜藏在体能的食肉动物的本能。龙亦步亦趋地跟着老麦,但等了很久还没有出发的迹象,就懒洋洋地趴在那里,好像很失望的样子。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20 13:07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3:50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再看看弹药箱,一千多发大大小小各类子弹,够不够武装一个连?
有这些家伙,美国屌丝应该可以从容应对美国城管吧

[ 本帖最后由 teafox 于 2012-12-1 10:46 编辑 ]
我的微信 puxieshi ,欢迎交流切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