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11-11 11:40 IP属地:未知
方案从校园空间的特色出发,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中以"庭院"为中心的空间组织模式,力求营造一个现代校园精神中所强调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的内聚型书院文化精神场所。建筑本身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得以诠释:
一是书院气质。从整个校区的空间秩序而言,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精神意义、功能意义和形式意义的象征,而更应是一个校园生活的核心空间,一个富有书院气质的中心领域。新图书馆在进入方式上采取传统书院的空间组织方式,首先经由东侧的大跨架空空间进入中心广场庭院,然后再经由庭院南侧主入口进入图书馆主阅览区,整个空间序列欲扬先抑,层层推进,赋予了图书馆以厚重的礼仪性和庄重性。
二是场所精神。新图书馆的空间结构为校区提供了一个可供师生交流、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在这里人们既可以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或学校仪式典礼,也可以驻足欣赏庭院景色或休息交流,可穿越的空间结构不仅为空间体验带来了愉悦感,同时共享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展示了当代校园文化中所提倡的公共性与平等性的人文需求。
三是阅读氛围。从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而言,所有阅览功能围绕中心庭院布置,空间组织清晰且明确,内聚型的院落空间为阅读者提供了一个静谧舒适的阅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