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高尔夫论坛 >  维修保养常识--Ⅲ

发表于 2005-06-23 11:24    IP属地:未知

查看 11.5W | 回复 6
维修保养常识--Ⅲ

摇臂及摇臂轴的磨损后检测和修理


    摇臂及摇臂轴磨损后表现为配合间隙增大,可用内径百分表测量摇臂孔的内径(规定值为16.00~16.018mm);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摇臂轴的外径(规定值为15.958~15.984mm),两者之差即为配合间隙,间隙的规定值为0.016~0.09mm,如果间隙超过规定值,应更换磨损较大的机件。若更换某一新件后,其配合间隙超过0.06mm时,则应同时更换新件。通常情况下,摇臂应成组更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6-23 11:26    IP属地:未知

如何排除汽车静电 防“静电”的小窍门


    汽车静电问题虽小,却让人头疼,那么怎么排除汽车静电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消除汽车静电的几个小窍门。
    车内少用纤维物纤维织物的摩擦是汽车静电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化纤产品,更易摩擦起电。因此在选择座套、座垫及脚垫等用品时,尽量使用真皮、毛料或纯棉制品,减少化纤产品的使用。
    使用车蜡车蜡具有防静电作用,但不同种类车蜡防静电能力不同。若您的车易产生静电,不妨采用防静电专用车蜡,效果会更加明显。
    使用静电放电器静电放电器有两种,一种是空气静电放电器,另一种是搭链式放电器。若想取得最佳的防静电效果,最好让这两种放电器结合使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6-23 11:27    IP属地:未知

气门与气门导管气门座等气门组检修


    检修气门组的主要内容是检修气门与气门导管、气门与气门座以及检验气门弹簧。
    1、气门与气门导管的检修
    检修气门与气门导管时,首先要检测气门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用内径百分表测量气门导管内径。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气门杆的外径。其配合间隙为:气门导管内径与气门杆外 径之差的标准值为进气门:0.04~0.09mm,排气门:0.045~0.10mm,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气门或气门导管。此外,气门杆弯曲会使气门在导管内运动时出现卡滞而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对此应校直气门杆或更换新气门。
    更换排气门导管时,应将汽缸盖平放(燃烧室朝下),先用铜棒将气门导管的上端打断,再用专用工具,也可用自制的阶梯形铳子,将剩余的气门导管朝燃烧室方向打出,然后将新的气门导管压入,直到气门导管上的卡环接触到汽缸盖为止。
    更换排气门导管时,先将汽缸盖倒置,用专用工具从燃烧室一侧压出气门导管,再将汽缸盖翻过来,用专用工具压入新的气门导管,直到气门导管上的卡环接触到汽缸盖为止。通常情况下,更换气门导管后应同时更换新的气门。
    2、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
    检查气门的工作锥面,若有凹槽、烧蚀、斑痕等,应在气门光磨机上进行光磨,锥面角度为45.5°。气门光磨后其头部边缘余量厚度会减小,进气门小于0.8mm,排气门小于1.0mm时应更换气门。
    检查气门座的工作锥面,若接触面过宽、烧蚀、斑痕或有凹点时,应对气门座进行铰削。铰削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用专用工具对气门座进行铰削。注意:边铰削,边与气门试配,最终达到要求,即接触面在气门工作锥面的中部偏下,接触面宽1.0~1.8mm。检查进、排气门座的凹陷量,进气门不超过1.88mm,排气门不超过2.807mm。否则应更换气门座圈。
    气门的研磨:气门座铰削完毕后,应对其进行研磨,研磨可分为机器研磨和手工研磨两种。下面介绍手工研磨工艺:先将相关部位清洁干净;然后在气门工作面上涂一层粗气门研磨砂,将气门杆上涂些机油后,将其插入导管内;最后按照图6所示,用手捻转气门捻子,进行研磨,当气门与气门座的工作面出现一条较整齐且无斑痕、无麻点的接触环带时,将粗研磨砂洗去换用细气门研磨砂继续研磨。当气门工作面出现一条整齐、灰色无光的环带时,洗去细砂,涂上机油再研磨几分钟即可。
    气门与气门座密封性能的检验:检验方法有检验仪检验,也有简易方法,下面介绍两种简易方法:
    ①划线法,先在气门工作锥面上用铅笔每隔8mm画一条线,然后插入气门导管内轻压气门头并将气门旋转1/4圈后取出,若铅笔所画线条被全部切断,说明密封合格。
    ②轻拍法,将气门与气门座擦干净,将气门装复后,在气门头距离气门座20~30mm时,用手将气门轻拍数下,若气门与气门座的工作面均能出现一条完整的光环为正常。
    3、气门弹簧的检验
    检验气门弹簧,可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气门弹簧的自由长度,不得小于42.00mm;当把它压缩至34.9mm时,压力不得小于222.5N;自由状态下的垂直度误差(将弹簧垂直平放在玻璃板上,用直角尺测量其垂直度)应小于1.5mm。上述三项标准,若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应予更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6-23 11:29    IP属地:未知

出现熄火、转速不均等怠速故障巧排除


    不同型号的汽车发动机,其怠速额定值均有不同的范围。如果发动机怠速值低于或超过规定的范围,就会出现熄火、转速不均或转速过高等现象,出现这些现象时应及时对症进行判断、检查和排除。
    一、怠速熄火。发动机起动后,从低速到高速时运转良好,但当加速踏板松开后就立即熄火;或者先是运转不稳,继而熄火。这种现象可判定为怠速熄火故障。
    怠速熄火时,要先根据实际情况对怠速进行调整(如果明确故障的原因也可直接维修)。调整后,如故障消失,即为怠速螺钉调整不当;如调整后故障不能消失,可将节气门开大些,维持发动机运转,用棉纱或纸条等检查化油器、进气管衬垫处是否漏气;如不漏气,可拆下怠速量孔进行检查,并同时吹通怠速油道,然后装复试验;如故障消失,说明怠速量孔及怠速油道堵塞。对于装有怠速截止阀的化油器,还应检查截止电磁线圈电路是否正常。如果是因线圈电路不正常造成怠速节油量孔堵死时,应对截止电磁阀进行修理。
    二、怠速不稳。发动机怠速时运转不平稳,排气管发出“突噜、突噜”的响声,一般为怠速不稳故障。
    将发动机稳定在一定的转速下,听听是否有漏气部位。如难查明漏气部位,可在化油器中、下部衬垫处涂上少许机油,机油被吸进的地方即为漏气处,可用紧固螺丝或加减衬垫的方法排除。再将节气门调整螺丝旋入,提高发动机转速,然后将怠速调整螺钉旋紧后逐步放松,察看转速是否平稳;再将节气门调整螺钉放松少许,慢慢使发动机转速逐渐降低,并且运转平稳,即风扇叶旋转均匀,能分辨出叶片轮廓(400r/min)。如调整无效,再从化油器上的检视孔检查油面,若油面过低,应予以调整。如检查均为完好,应继续检查刮水器管子、进排气歧管有无裂缝和漏气之处。拆开化油器,用压缩空气吹通怠速量孔与怠速空气量孔,装复后如工作良好,说明是量孔堵塞。
    若怠速经上述检修后仍无好转,故障可能在发动机,通常是发动机进气门杆和导管的间隙过大所致,也可以是发动机已临近大修,技术性能降低所致,对此应拆卸汽缸盖检修。
    三、怠速过高。发动机怠速时转速高于正常范围,且无法通过调整使其降低,此情况即为怠速过高故障。
    发动机怠速过高时,应将车停在平坦地面上,将阻风门拉钮和手加速拉钮推到底进行检查。用手按节气门摇臂,使节气门关闭,若能使怠速正常,则说明是化油器操纵杆弹簧过软。如果按节气门摇臂无效,应检查节气门轴是否松动或节气门关闭是否严密。若节气门正常,则应用怠速调整螺钉调整怠速。若能调好,说明是原来未调好造成的。调整怠速无效时,应将化油器上的检视孔螺塞卸下,使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若汽油能从检视孔流出,说明是油面过高造成的,故障即排除。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6-23 14:38    IP属地:未知

过于专业啊,先收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6-23 20:44    IP属地:未知

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6-24 11:52    IP属地:未知

很专业!!顶一下!
驾驶之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