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疏勒城、盘橐城

76.3w+ 浏览
2 评论
2025-02-24 10:40:19
IP属地:上海
12025-02-24 10:40IP属地:上海
疏勒城、盘橐城

公元前128年(元光七年),前往大月氏的汉使张骞出使西域时来到疏勒,看到这里与中原城镇一样“有市廛(chán)”、驼队马帮熙来攘往、行商坐贾比比皆是、杂货纷呈琳琅满目、人操各语嘈杂如潮。

遗憾的是,张骞没有记下该城的具体方位,遂引起今人多有猜疑和推断。

希腊学者托勒密于公元2世纪详尽描述“赛里斯国”(即中国)的地理和城邦,说其有大城“皮阿底”。

史学界考证“皮阿底”即东汉班超驻守18年的盘橐城。

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汉与匈奴进行多年征战,取得对西域的控制权,但到了东汉,因中原王朝内部不“景气”,对西域经营有所放松,匈奴趁势又掌控西域,与东汉形成对立局面。

东汉恢复对西域的治理后,派班超、耿恭驻守西域。

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班超率36名勇士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进驻被控制在匈奴手中疏勒(今疏勒县、喀什市),他们出鄯善、经于阗(今于田县),绕过背汉的莎车,孤军直驱疏勒,生擒匈奴兜题,拿下盘橐城,使游离于东汉65年之后的丝绸之路南道各国再归中原统治。东汉遂恢复西汉时就有的西域都护、戊己校尉,驻扎盘橐城。

公元74年(永平十七年)匈奴对驻守西域的汉军发起反攻,西域都护与汉军全部阵亡。

此时龟兹(今库车市)、姑墨(今温宿县、阿克苏市)又发兵攻疏勒,班超“士吏单少,拒守岁余”,朝廷恐其难支援“孤立无援”的班超,又因中原地区连年灾荒,遂决定撤走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令班超回都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知晓这一消息后,疏勒“举国忧恐”,声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疏勒国都尉黎龠更以“拔刀自刎”来相阻。

班超返回时行至于阗(今于田县),于阗人拦马挽留,不肯放行。班超深为感动,遂勒马返回疏勒,依靠当地力量镇压了疏勒的反叛者,并击败尉头国叛军,使疏勒得以重新安定。

但此时匈奴已占据焉耆(今焉耆回族自治县)、龟兹、姑墨等国,控制疏勒通往内地的通路,班超处孤立无援中。

分析形势后,班超决定以疏勒为大本营抗击匈奴,巩固西域,遂进行了多场战斗,如公元78年(建初三年)联合疏勒、于阗、拘弥(在今于田县)、渠勒(在今策勒县南策勒河、于田县克里雅河中、上游流域)等国士兵1万余人攻破被匈奴占据的姑墨,公元84年(建初九年)收复被暗降匈奴的莎车占据的疏勒桢中城(在今阿克陶县托克扎克镇),公元87年(建初十二年)联合于阗等国2.5兵马击溃莎车(今莎车县),公元90年(永元二年)迫降来袭的7万大月氏兵,保证了丝绸之路南道不被匈奴骚扰。

以上举措是班超在已与东汉失去联系、孤守西域进行的。

东汉知班超仍孤军守卫疏勒,遂派徐干率兵千人增援。

班超、徐干于公元91年(永元三年)击溃以龟兹为首的匈奴残余势力,为东汉全面收复西域、巩固边陲安定起到绝对作用。当年底,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迁都护治所于它乾城(今新和县玉奇喀特镇),西域长史徐干长驻疏勒。

班超在西域共居住31年,其中驻守疏勒城就达18年,“终能立功西遐,羁服外域”,保证了国家统一、各民族的团结、安定和发展。

班超驻守的盘橐城城名为《后汉书》所记的疏勒城、王莽新朝的世善城。

盘橐城位于今喀什市克孜勒苏河和吐曼河之间的多来提巴格路上的班超公园内,城址只剩一段残墙。

公元74年(永平十七年)-公元91年(永元三年),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抚西域,恢复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

清徐松来盘橐城考察时,盘橐城时尚有人居住。20世纪初法国人伯希和对盘橐城做过测量,当时此城为梯形状,有北、西两段城墙,分别长287米、205米,基墙厚约7米。

今盘橐城仅剩北、西段城墙,已被修饰一新,辟为公园,1994年在此修有班超纪念公园,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宽半圆浮雕屏墙,公园建有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建筑等,成为喀什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盘橐”为汉语“骆驼”,当地维吾尔语称为“艾斯克萨”--“艾斯克”为“破旧(的)”,“萨”为“城堡”。

作者:风沙星空
新疆降价车排行
关注 32
粉丝 30
内容 1001
等级 本站元老
位置 新疆省
乌鲁木齐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