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哥们儿一家子来京想前门转转
再钻钻北京胡同
我都记不住上次啥时候去的前门
尽量避开周末
工作日翘班带他们一家子溜溜
前门大街还是惊着我了
去的时候刚上公交
车厢里大人、孩子,天南地北口音各种游客
打听道儿的、问路的、不会刷公交码的
满头大汗
油光满面
正阳门见了面
朋友孩子说想做个铛铛车
一打听下一班要等50分钟
发车频率够低的
车子正在充电
算了先逛街
前门大街乌央乌央的
经过多年洗牌
更新和保留下来的店铺基本都是老字号和网红店
全聚德门前冷清
我记着多年前过来门口全是接的旅游团吃鸭子
想从门前走个道儿都费劲
方砖厂69我看到了3家
前门大街、大栅栏里都是
这张炸酱面“北京名片”印刷得太多了
满大街新出的小瓶装豆汁儿
10块一瓶儿味儿还行
能接受的外地人估计少数
吴裕泰什么时候都是大长队
花茶口味的冰淇淋还行
蛋筒上的冰淇淋打得太虚
中间全是空心
再加上气温高
眼看着好多外地游客排了半天队兴高采烈地刚从窗口取出来
转个身还没进嘴啪叽全掉地上了
那个遗憾
北京第一家“女澡堂子”原来在铁树斜街里
前几年去的时候破败空置的小凤仙故居现已改成宾馆
挺有经营头脑
不论大街,或者胡同
大小馆子甭管啥口味,都有人吃饭
走一路出了几身臭汗
湿度太大
还遇到间歇性大雨
朋友一家之倒是挺乐呵
带着他们看完八大胡同
顺道就在晋阳饭庄吃了
菜单上削面8块一碗
太便宜了
一问服务员
卤子收费
大碗50
得,一份卤子配了4碗面外加几样菜
吃得挺满意
Y情后
现在和文旅沾边儿的貌似都火
啰了八嗦一堆
看图吧
再钻钻北京胡同
我都记不住上次啥时候去的前门
尽量避开周末
工作日翘班带他们一家子溜溜
前门大街还是惊着我了
去的时候刚上公交
车厢里大人、孩子,天南地北口音各种游客
打听道儿的、问路的、不会刷公交码的
满头大汗
油光满面
正阳门见了面
朋友孩子说想做个铛铛车
一打听下一班要等50分钟
发车频率够低的
车子正在充电
算了先逛街
前门大街乌央乌央的
经过多年洗牌
更新和保留下来的店铺基本都是老字号和网红店
全聚德门前冷清
我记着多年前过来门口全是接的旅游团吃鸭子
想从门前走个道儿都费劲
方砖厂69我看到了3家
前门大街、大栅栏里都是
这张炸酱面“北京名片”印刷得太多了
满大街新出的小瓶装豆汁儿
10块一瓶儿味儿还行
能接受的外地人估计少数
吴裕泰什么时候都是大长队
花茶口味的冰淇淋还行
蛋筒上的冰淇淋打得太虚
中间全是空心
再加上气温高
眼看着好多外地游客排了半天队兴高采烈地刚从窗口取出来
转个身还没进嘴啪叽全掉地上了
那个遗憾
北京第一家“女澡堂子”原来在铁树斜街里
前几年去的时候破败空置的小凤仙故居现已改成宾馆
挺有经营头脑
不论大街,或者胡同
大小馆子甭管啥口味,都有人吃饭
走一路出了几身臭汗
湿度太大
还遇到间歇性大雨
朋友一家之倒是挺乐呵
带着他们看完八大胡同
顺道就在晋阳饭庄吃了
菜单上削面8块一碗
太便宜了
一问服务员
卤子收费
大碗50
得,一份卤子配了4碗面外加几样菜
吃得挺满意
Y情后
现在和文旅沾边儿的貌似都火
啰了八嗦一堆
看图吧
原来的老楼挺有年代感
前几年没有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
太鲜嫩了
修残了
前几年没有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
太鲜嫩了
修残了
不知道谁,可惜了
赛金花故居
卤子50
京城第一家女浴所,1907年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