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07-21 19:34 IP属地:未知
查看 21.6W | 回复 31
【精彩大比拼】参观“江南茶文化博物馆”了解茶文化历史
从东村古村出来驱车前行,继续走环湖公路就到“江南茶文化博物馆”。江南茶文化博物馆地处东山的碧螺景区,四周青山叠翠,花果簇拥,景色迷人。
茶博物馆分茶文化历史实物、品茶、茶文化、茶艺等展示区。尤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从其历史、形成、制作、品质等,分类作了详细介绍,在碧螺春茶文化、碧螺春与名人以及民间传说、营养价值和保健养生、菜肴、怎样品饮、贮藏等方面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力求知识性、趣味性、达到了雅俗名共赏。
博物馆有三大亮点:一是一组紫檀木仿古雕塑栩栩如生的茶圣一一陆羽像,陆羽在《茶经》“茶之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茶,徽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 ,名碧螺春”。
二是馆外空中神壶,一巨形茶壶悬挂在空中,潺潺流水自上而下,十分神奇。
三是观景区根据流传在东山一个民间故事而建立的汉白玉塑像“碧螺姑娘”。传说西洞庭山上有一个叫碧螺的姑娘,她为了用茶叶救东洞庭上的阿祥而献身,悲伤中的阿祥把碧螺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
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便将此茶叫做“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南巡太湖,对其颇为青睐,据说康熙皇帝品到这款茶后大加赞赏,但又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钦定茶名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茶每年进贡朝廷,名扬天下,这一雅名一直沿用至今。
1954年周总理曾携带1公斤碧螺春参加日内瓦会议,当工作人员沏茶倒水,茶汤碧绿清澈,使得会场上茶香满堂。洞庭碧螺春“天下第一茶”。
碧螺春制作技艺分为釆摘、拣剔、摊放、高温杀清、揉谂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等7道工序。成茶后的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成螺形卷曲,披满茸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一杯碧螺春茶的诞生,背后不但藏着茶农和炒茶人的辛勤劳作,更承载着满满的吴文化的基因。
[
本帖最后由 大佬0459 于 2024-07-27 08:3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