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本集介绍台儿庄大衙门和中国运河税史博物馆。
本集介绍台儿庄大衙门和中国运河税史博物馆。
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
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
1938年初,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门前砖雕麒麟壁。
门前东西向的衙前街。
正脸,一对铁炮,一对石狮。
进门院子不小。
左右两侧
参将署驻军介绍。
历任游击队参将守备,全国各地人都有。
民国八年恩威并用著碑。
马神庙,有骑兵的缘故。
马王爷三只眼。
古树
进大堂参观
各种台儿庄旧碑拓片。
游戏
120年青檀
红柳古树,没标年龄
武圣庙
关公
出来了 门前旗杆石座是旧物。
古城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衙门大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衙门街的旧名。
游船码头,台儿庄京杭大运河段是唯一的东西向。
金玉满堂抱春。
金玉满堂,招财进宝。
久和客栈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
台儿庄河网密布,石桥众多。
据说河网密度大过苏州。
中国运河税史馆,分“钞关”、“关署与关务”、“核算、纳税与放行”三个展区,以实物陈展的方式,介绍运河税收文化的历史知识。
三洛堂为明末清初台儿庄陈家的府第,主人陈扶清官居六品,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大院为鲁南建筑风格,现为台儿庄运河税务史展馆。
还有当年实物。
三洛堂为明末清初台儿庄陈家的府第,主人陈扶清官居六品,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大院为鲁南建筑风格,现为台儿庄运河税务史展馆。
街头雕塑,台儿庄战役中的兄弟连长赵克和赵继昌,图为连长赵继昌将兄弟连长赵克的骨灰和遗书交到父母手中。
驿站
80年国槐。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