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3-11 12:33 IP属地:未知
查看 35.9W | 回复 47
【寻春】魔都古刹真如寺(上)
真如寺,是上海著名的佛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位于普陀区兰溪路399号。禅宗寺院,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内横梁对联有“佛日增辉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点出了寺名的来历。
1996年11月20日,真如寺元代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的看点就是与寺同龄,枯木逢春的古银杏树。

周日上午的地铁舒服,难得啊。

下地铁就能看见真如塔。

地标抢眼。

小面早点。

到山门了。

门口狮子该洗澡了。

看出来这只是母狮吗?

真如寺,宋代建于官场(即今宝山区大场附近)。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僧永安改建,名真如院,取佛经《成唯识论》中“真实”“如常”之义。

魔都的寺庙基本都不免费。

山门背后。元延七年(1320年),僧妙心移建于桃浦边今址,请额改名真如寺。今寺内大殿额下保留有移建时的旧墨字题记:“旹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

左右钟鼓楼。

明洪武间(1368~1398年)、弘治间(1488~1505年)、崇祯间(1628~1644年)3次重修。
清康熙八年(1669年),延请湖州道场山高僧本源来寺开法。

清咸丰十年(1860年)遭兵燹,[5]被英军洋枪队严重破坏。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及徒起矍募捐重建,将原寺的单檐3间改为双檐5间,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款式。今寺内大殿正梁上有光绪年间重修墨迹。

二山门,竖匾上书:兜率内院。大殿供奉几经波折的铜弥陀。1950年拆除前山门残墙时,对两侧全貌、雕刻题字均摄影留档,并延请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勘查鉴定,确认金柱、柱础,部分斗拱都是元代旧物,平薰草架构筑法也是元代特征。同年拨款修缮佛像,对铜弥陀设栏保护。

香火不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真如镇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及徒起矍募捐重建,将原寺的单檐3间改为双檐5间,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款式。今寺内大殿正梁上有光绪年间重修墨迹。

精美石雕龙

这边是大象。

穿山门回拍

中轴线末端是真如塔。

左手侧就是与寺同龄的古银杏树,死了又活了,后续补图说明。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1982年,市政府连续拨款修缮。所存真如寺,共占地850余平方米,其中大殿173平方米,原鄂王殿、痘司殿、十王殿部分(即边屋)120余平方米。

回拍。

特写双象。

内拍两侧钟鼓楼。“

“文化大革命”中,真如寺铜弥陀竟被送至杨家桥废品站作为废铜回炉。该佛像系明永乐二年(1404年)古物,真如地区向有“汆来的铜弥陀”传说,其高一米许,是上海地区罕见的明代佛像,毁之极为可惜。如来佛像及檀香木架亦被用绳拉倒焚烧,屋顶上的飞檐、门上的匾额同时付之一炬,正殿前的石狮、碑刻均被打碎。

银杏发芽要开花了吗?

两箱拍拍。

真如寺迁建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现市集,缘寺得名,称真如市。随着集镇的发展,位于镇北的真如寺也不断扩大。正殿(大雄宝殿)四周扩建了许多偏殿佛阁,清末时,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等,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寺庙建筑群。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进时,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筑被毁。

真如寺,大雄宝殿现存梁、柱、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

惟妙惟肖

地上有石刻雕龙。

大雄宝殿上悬法界真如。

大雄宝殿为元延祐七年所建,历经六百余年沧桑,至今仍保持着元朝寺院建筑风貌,极具历史价值,被列为国家级文物。

大雄宝殿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殿面积165平方米,是上海地区仅存的极为珍贵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方形。

真如大殿共有木柱16根,每根木柱的地基,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而成,阔1.8米,长3米,深1.8~2米;各柱地基,以木相连,为古建筑所罕见,是宋元建筑的重要特征。

1992年1月初,由新加坡法师林高僧性仁捐赠的3尊玉佛及一些经书,入寺供藏。

看不出来哪几根柱子是元代的。

大雄宝殿之后是圆通殿也就是观音殿。

圆通宝殿供奉四面观音菩萨。

啧啧,绝世贪爱!

35吨汉白玉四面观音。

下一集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