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串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自驾(五)斯图代尼查修道院

2023串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自驾(五)斯图代尼查修道院

转载 百度百科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
斯塞尔维亚地区的传统修道院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英文:Studenica Monastery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创建于12世纪晚期,也就是由中世纪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创建者——斯特凡·纳曼亚大公在退位之后不久创建的,这个修道院是塞尔维亚地区最大、最富有的传统修道院。
中文名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
外文名
Studenica Monastery
别名
斯图德尼察修道院
建于
12世纪晚期
建造者
斯特凡·纳曼亚大公


遗产名称:斯图德尼察修道院
Studenica Monastery
入选时间:1986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vi)
地理位置:N43 29 9.996 E20 32 12.012
遗产编号:389
遗产描述
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创建于1183年,是塞尔维亚地区最大、最富有的传统修道院。 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位于塞尔维亚南部,距离兰科维切沃市西南约27公里处,地处一座小山上,站在修道院上,正好可以俯瞰斯图德尼察河流由此地穿流而过。修道院中的两座主要纪念碑、圣母大教堂及国王大教堂均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同时这些建筑物中还收藏了13世纪和14世纪时期的拜占庭艺术绘画,这些绘画都是无价之宝。修道院的主教堂是圣母大教堂及其后来增建的拉多斯拉夫国王的教堂前厅部分。其它的教堂包括:一向以“国王教堂”著称的圣乔基姆和圣安妮教堂,圣尼古拉斯,圣约翰,圣乔治和圣德梅特尔等教堂遗迹。中世纪的餐厅中安放着11张大理石制成的圆桌。城墙的外面林立着一些于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修建的较小的教堂。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创建于12世纪晚期,由中世纪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创建者斯特凡-纳曼亚大公在退位之后不久创建。这个修道院是塞尔维亚地区最大、最富有的传统修道院。

塞尔维亚世界遗产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198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v)(vi),斯图德尼察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遗评价
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创建于12世纪晚期,由中世纪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创建者斯特凡-纳曼亚大公在退位之后不久创建。这个修道院是塞尔维亚地区最大、最富有的传统修道院。修道院中的两座主要纪念碑、圣母大教堂及国王大教堂均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同时这些建筑物中还收藏了13世纪和14世纪时期的拜占庭艺术绘画,这些绘画都是无价之宝。[1] [2] [3] [4]
遗产介绍
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位于塞尔维亚南部,因斯图德尼察河流由此地穿流而过而得名。它建于12世纪晚期。修道院最初建造的是大教堂,后来加修了圣母教堂,以后又在大教堂南面修建了一些小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圣胡安教堂、圣安娜教堂、圣华金教堂,以及1314年竣工的著名的国王教堂。除此之外,沿着修道院的圆形围墙建造了修道士餐厅和居室,在修道院中心地区设立了几座礼拜堂,而在修道院外的山上则修了还愿祠、祈祷室和归隐堂。
建筑历史
12世纪初,拜占庭帝国(东正教)与罗马帝国(天主教)为争夺塞尔维亚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斯特凡·纳曼亚在东正教会的支持下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奠基人——塞尔维亚大公(后来成为一个僧侣)斯特凡·纳曼亚在其退位前于1183年修建了斯图德尼察修道院,这些由石头和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建筑群的周围是几座城堡围起来的城墙。1196年,大公把王位传给儿子斯特凡·杜尚,自己则进了修道院。后来斯特凡·纳曼亚的儿子对这个修道院进行了扩建,使其在原来直径115米的圆形场地基础上不断扩大,使修道院成为塞尔维亚王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基地,也成了奈马尼亚王族的陵墓所在地。后来斯特凡·纳曼亚的儿子对这个修道院进行了扩建,使其成为纳曼亚王朝的墓地。在修道院的围墙内,除了原有的教堂外,又修建了一些内部教堂。斯特凡·纳曼亚的儿子还请来了希腊最好的艺术家,将圣母教堂全部用精美绚丽的壁画装饰起来,国王教堂的内部也全部都是用壁画装饰着。除此,几乎所有的殿堂内都装饰着漂亮的大理石雕刻和精致的壁画,而其中最著名的是取自1314年完成的著名的圣安娜和圣约阿西姆壁画以及"国王教堂"中的《圣母玛丽亚的分娩》壁画。圣母玛丽亚教堂的壁画(1208-1209年)显示了描绘人物表情和空间的新方法,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3世纪末期,意大利画家契马布埃、杜乔和乔托的作品就是起源于这种绘画的新意识。几个世纪以来,斯图德尼察修道院一直作为塞尔维亚最重要的历史文物保护中心。
建筑特色
圣母教堂和国王教堂是两座最重要的教堂,它们都建于十三四世纪,此时塞尔维亚的建筑特色是罗马式与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水乳交融的结合,人们把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称之为“拉什卡流派”,圣母教堂和国王教堂就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两座教堂均用大理石建造,现在这些大理石都保存完好,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大理石表面已泛起一层美丽的金色锈纹。圣母教堂西门口的白色大理石上刻着圣母的浮雕,大天使迷迦勒和报喜天使加百列分列两旁。圣母教堂和国王教堂正门与大窗的式样受西方影响,装饰着长势繁茂的植物的雕刻,中间有逼真的和想象的动物图像以及耶稣、圣徒和天使的雕像。
奈马尼亚王朝的君主对壁画艺术极为重视,他们从希腊请来画师为教堂作画,画师们的风格属于拜占庭科穆宁时期的风格。人们可以看到描绘耶稣的生活和圣徒捧着十字架圣像列队行进以及描绘其他历史人物生活的宏伟构图。斯图德尼察修道院可以说是这种风格画的博物馆,绘画基本存于圣母教堂的中殿、南礼拜堂、圣尼古拉小教堂以及修道院中央的礼拜堂里。其中一组完成于1314年的描画圣母生平的大型壁画被公认是拜占庭艺术的杰作。在国王教堂里珍藏着拜占庭著名画家米歇尔和尤迪蒂乔斯的优秀作品。[2]
转载网络图片
当天从诺维萨德出发,原计划去完斯图代尼查修道院返回查查克入住。后来临时改变了主意。直接赶到了乌日策。沿途高速很轻松,进入山区盘山道开着很爽。就是后座的人会晕车。建议洗好安全带提前吃晕车药。
增加几张网上找到的修道院内部的照片在帖子照片最后面。
大门环 看到另外一个世界
世外桃源
换个角度
磕一下门环 有人吗?
司徒尼查修道院是塞尔维亚的国王斯特凡·努曼(Stefan Nemanja)在12世纪中期建立的。他也是塞尔维亚建国之父之一
修道院的建立显示了他对基督教信仰和文化的支持,成为了他在塞尔维亚历史上的重要遗产之一。
塞尔维亚中世纪建筑风格 包括拜占庭式和罗曼式元素。

这里的建筑和壁画代表了塞尔维亚艺术和建筑的黄金时期。
主教堂主教堂是献给圣特里佩(St. Stephen)的,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十字形建筑,内部饰以丰富的壁画,描绘了圣经故事和圣人传说。这些壁画反映了中世纪南斯拉夫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但内部不能拍照。
修道院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到破坏和重建,但它一直是塞尔维亚文化和宗教传统的象征。
一只猫咪在遗址上
修道院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到破坏。在中世纪,由于外部冲突和战乱,修道院遭受了毁坏。此外,地震和自然灾害也对修道院的建筑造成了损害。
后面的视角
围墙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司徒尼查修道院再次受到破坏。奥斯曼帝国于14世纪后期占领了南斯拉夫地区,修道院成为其袭击的目标之一。尽管多次修复,但在这一时期,修道院的建筑和艺术品受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周围的景色
文字记载的石碑
外侧
图示
具有防御性的石块高墙
旁边的石头房子
后院
院子外的酒店
这里可以预约入住 我们没有预约所以也没有房了
后院的路
旁边的小商店
院子里被毁坏的建筑
遗留下的文物
修道院后面的建筑里的壁画
窗外
中间的小石房
修道院在不同时期进行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应该算是一个瞭望塔
侧面
遗留的文物
墓地
远山
休息的人
它现在是这里的主人
撸猫
耍赖
睡着了
闭着眼
都来撸猫
守护神
各种pose
伸个老腰
墙上的画
后院的矮墙
瞭望孔
门洞
远山
笔直的墙体
废墟上一瞥
这个门栏做什么用?
回到乌日策
民宿边的路
有个水上乐园
河边
河中小屋
水坝
一只黑背
到了这家饭店
参观完修道院 
我开车赶到了乌日策 
并且零时定了一家民宿
安排好后到这个地方
吃饭
餐厅在一个河边 
环境不错是当地评价最好的餐厅
这里也有很多猫
点了菜
等着 看猫咪
猫咪在玩耍
两只小奶猫
有点怕人
来个特写
黏糊的猫咪
沙拉
土豆
孩子吃意面
这个薯条和炸鸡
右边两个是几块卷起来裹面后油炸
酸啦吧唧不好吃
着面包不错
这个忘了是什么了 不好吃 好吃会记得住
饭后的夜景
路过酒吧
当地的车牌
修道院内部壁画
精美的湿壁画
初期的塞尔维亚修道院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东面的拜占庭风格及西面的罗马风格,糅合东西方风格的特点,并逐渐形成了属于塞尔维亚自己的建筑风格——莫拉瓦风格。
塞尔维亚的中世纪修道院大多绘有湿壁画,它是趁泥灰土潮湿时用颜色进行描绘,泥灰土干透后壁画融入墙壁经久不坏。
修道院内的湿壁画大多数是宗教主题,也有记载一部份是历史事件。
塞尔维亚湿壁画的画师大多来自于拜占庭帝国,代表着当时巴尔干半岛的最高艺术水平。虽然这些湿壁画后来在奥斯曼帝国的侵略中遭受到了大量的损毁,但依然成为了塞尔维亚乃至东欧地区的艺术瑰宝
下集预告
水中木屋 木头城 溶洞 入住普利夫利亚
认证卡友
认证卡友

等级

爱车

奥迪
申请认证
认证卡友
关注 81
粉丝 1886
内容 21.2w+
等级 版主
位置 北京市
北京市

帖子荣誉

· 2024-01-16被路虎北京标为“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