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意人车】拽着长假的尾巴游走之参观伊通满族博物馆(下)

【恣意人车】拽着长假的尾巴游走之参观伊通满族博物馆(下)

  • 出发时间 / 2023-10-05
  • 人均费用 / 200 RMB
  • 出行天数 / 2 天
  • 出行座驾 / 哈弗H6
  • 旅行标签 / --

行程单

1
四平
伊通满族博物馆
    我们一家子四口人在国庆长假快结束的时候拽着长假的尾巴出发了,我们先是到达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看了哥嫂原单位和他们住过的老房子,,接着又去了四平公主岭市的郊区大泉眼子村看了于凤至的故居,然后又返回公主岭市内参观了档案馆,可谓马不停蹄,在参观了博物馆之后也才下午2点多钟,觉得时间还很充裕,于是,我又导航到公主岭市区内最大的公园——响铃公园去看看,其实有一半的原因我是受这个名字的吸引,也有意想去看看在那里能否寻找到响铃公主的痕迹。事实上让我失望了,没有找到与公主相关的信息和痕迹。于是,我决定放弃原来想去中东铁路风情街转一圈的想法在公主岭晚餐入住的想法。我看时间够用,决定直接驱车去伊通,因为,我听说,伊通烧鸽子很好吃~

除此之外,因为伊通是满族的发源地,这里有一座满族博物馆一定也能着看,于是,我直接导航到伊通满族博物馆。在浏览完了一楼的关于满族人的历史及发祥过程之后,我来到二楼继续参观。这里讲述满族人的各种风俗,我们从文化开始参观,一步步从文化、教育、饮食、戏曲等方面逐渐了解满族的文化习俗.
接下来我们再从满族人的居住环境说起,其实原始的满族人的居住环境也很原始~
这个东西我熟悉,小时候我家就有,叫拍房木,敢情这东西是满族人传过来的~
雕花墙砖~
瓦当~
古老的满族人居住的窝棚~
现在的满族民居的特点~
满族民居最有特点的当属两侧的大烟囱~
满族的三合院和室内的摆设~
结婚是满族人生活中的大事情,说道不少~
吹吹打打可够热闹的~
接亲的队伍可够庞大的~
小家伙对结婚的事情不感兴趣,要跑~
满族婚俗,现在东北地区仍然在应用~
这个场景称之为抓周~
就是满周岁的孩子面前给他放上各种物件,孩子爬过去,先抓到啥孩子将来就在那方面有出息,比如抓到钢笔写写作,抓到算盘会算账等等,这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一定灵验~
漂亮的花轿~
大户人家的马车,那个时候的档次不次于现在的奥迪A6~
养活孩子吊起来的悠车子,相当于南方的摇篮,前面我讲过东北之所以把孩子吊起来是为了防止被狼叼走~
满族人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也是很有讲究的~
跳舞祝寿~
过生日人身上的佩戴和装饰~
如意~
喜庆的时候要用上这些物件的~
    满族立谱、修谱,尊祖世系,源远流长。满族宗谱分为谱单、谱书、谱折和祖宗影像等,以谱单为主。谱单质地多为高丽纸或黄绸,列家族世系表。谱书条目完备,记录详尽,装订成册。满族修谱旨为明世系,别支派,定尊卑,正人伦。康熙朝后,满族人修谱之风日盛,续谱多在龙虎年或鼠年。修、续谱仪式庄重。满族家谱有满文、汉文和满汉合璧三种书写形式。
满族人的家谱~
    满族先世肃慎人死后葬之于野,实行天葬。勿吉人父母丧,夏季死亡,立即埋葬,冢上作屋,不令雨淋湿。靺鞨人实行土葬,无棺敛之具,用所乘之马祭祀。女真人丧葬无棺椁,贵者焚所乘鞍马以殉之,所有祭祀之物尽焚。清代以后,仍实行土葬,有用旗棺、执红幡和上坟时插佛托的习俗。
清末满族人的丧葬情景~
    满族世代继承其先民遗风,有逢喜乐之事,即兴歌舞,以示欢庆。女真人自辽金以来受汉族影响,格外重视一年四季的岁时节庆。清代满族的节庆主要有春节、元宵节、填仓节、端午节、中秋节、雨节、虫王节、中元节、颁金节、腊八节、过小年等岁时风俗现代"颁金节"尤为满族同胞所重视,届时全国各地满族同胞多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春节扭秧歌~
闹元宵~
听老人讲过笊篱姑姑的事儿,记不住了~
大秧歌扭的好欢实啊~
有特点的满族大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