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与铁道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由两部委牵头部署,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的大量院士和科研人员,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案论证,到科学试验,凝聚中国国内最优秀的科研和产业资源,建立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研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高速列车。
根据协议,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目标:
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自行发展关键技术,研制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
建立并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及以上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在取得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科技部及铁道部两部联合优势,构建高速列车技术创新链和产业学术研究联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技术投产,建立中国高速列车产业链和产业群,提升中国制造相关重大装备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为此启动了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的科技计划,这也是截至目前中国科技部所支撑的计划中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项目共设立十个课题,共汇聚了中国国内重点高校25所、一流科研院所11所、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1家,包括有院士68人、教授500余人、研究员2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上万人。此外,科技部还配合时速400公里的高速检测车和部署时速500公里高速列车预演基础研究分别安排了“863项目”和“973项目”,从而形成一系列的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再到重要的装备开发的系统工程。
根据协议,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目标:
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自行发展关键技术,研制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
建立并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及以上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在取得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科技部及铁道部两部联合优势,构建高速列车技术创新链和产业学术研究联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技术投产,建立中国高速列车产业链和产业群,提升中国制造相关重大装备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为此启动了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的科技计划,这也是截至目前中国科技部所支撑的计划中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项目共设立十个课题,共汇聚了中国国内重点高校25所、一流科研院所11所、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1家,包括有院士68人、教授500余人、研究员2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上万人。此外,科技部还配合时速400公里的高速检测车和部署时速500公里高速列车预演基础研究分别安排了“863项目”和“973项目”,从而形成一系列的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再到重要的装备开发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