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23年9月4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琼州海峡的火山喷发产生的玄武石,不仅造就了火山岩海岸景观,还诞生了独具特色的日光晒盐。
黄海之滨辽阔的滩涂得“煮海为盐”之利,先秦时期就开始了煮盐;北部湾广布的玄武石成为晒盐的盐槽,在洋浦也有1200多年历史。石槽换成铁锅,骄阳替代烈焰,黑与白的绝配如今也成为儋州一大景观。
2008年,洋浦盐田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煮海为盐”、“日晒制盐”都是先民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看似简单、艰苦的“日晒制盐”,其实融合了海潮知识、天气知识。
目前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和传承着古老劳作方式。
据当地人说,如果天气晴朗,就会有盐工们操作这天然、原始的工艺,现在天空依然阴着,我们自然无缘这样的场景,只能看着那一块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砚盐槽错落在一垄垄沟壑之间。据称,这样的盐槽尚有7300多个。
位于洋浦半岛的西南处,濒临新英湾,儋州洋浦开发区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具现代城市的模样,而濒临新英湾的古盐田, 静卧于洋浦半岛的一角,尽管它已成为一个海南西部旅游的一个热门免费景点,仍然没有一丝现代的痕迹。
热热闹闹的是古盐田的周边,遮阳棚下当地村民擅长制作的盐焗鸡、盐焗鸭、盐焗虾、盐焗蛋……比起古盐田更有吸引力。
岁月在流逝,日夜繁忙的现代港口与日益沉淀的古老盐田,会否相得益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