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 西北 ,似乎从小就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
不管是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看最爱的武打片,还是“大漠孤烟直”一类边塞诗以及豪放派词人的影响,
我从小就对大 西北 的沙漠戈壁有着一种莫名的感觉。
现在仔细想想,这些年来内蒙、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都去过了,对于大 西北 的热情依然丝毫不减。
原本打算用10天左右去 云南 走一圈,
在出发前一周突然决定去 敦煌 。
就这样,时间从10天变成了20天,目的地也从 云南 变成了 西北 。
去 敦煌 ,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心愿,特别是几年前读研时和阿九聊起,
特别希望能在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看一看 莫高窟 。
定下的行程中,有好几个地方都去过了, 比如 西安 、 青海湖 、 九寨沟 ,不过都是夏天去的。
素闻 九寨沟 的冬日美景相当惊艳,不过 青海湖 的冬日是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信息很少,在网上找到的图片甚至让我有了放弃 青海湖 的想法,不过后来证明幸好没放弃。
这次旅程我没有做详细的攻略,只是在网上查看了一下各个地方的一日游、二日游主要路线,
在真正的行程中,我们也并没有严格按照那些路线,而是尽量取其精华,让淡季变得更美丽。
早上9点从 重庆 出发,想着到 西安 600公里路程,要开9小时左右吧。
正好遇上大雾天,奇怪的是高速公路竟然没有封路,只是必须把车速压低了开。
出了 重庆 进入 四川 界,道路两旁山上的植被已明显不同。
红棕色、墨绿色相映成辉,似乎季节还停留在深秋。
穿过大巴山,这就进入了 陕西 界。
从长达18公里的 秦岭 终南山隧道穿出,道路两旁的大山有了更不一样的姿态,
一座座大山如鬼斧神工般,从中间劈开一条路。
晚上7点,终于抵达 西安 。
过路费:401元
加油费:360元
住宿: 西安七贤国际青年旅舍 ,6人间床位,40元/天。
TIPS:冬天到 西北 ,必备防冻玻璃水。
上一次来 西安 是2011年即使来过了,但还是要去 回民街 找好吃哒。
路过 鼓楼 ,顺便看看夜景。再从 鼓楼 步行到 回民街 ,大概十几分钟。
西安 的冬天还是蛮冷的,但游客却不少,大多是学生。
从 回民街 步行回七贤,倒也不远,大概20分钟能到。
但是晚上实在太冷了,特别是大风呼啦啦地吹,小鼻子小脸儿都吹得通红。
看见路旁有卖热乎乎的冰糖雪梨,当即买一杯捧在手中。
回到七贤,去公共区域的酒吧坐了一会儿。
有一桌大学生在里屋玩桌游,外屋的人都各自坐着做各自的事儿,特别安静。
似乎少了一点青旅的味道。
11点左右回房准备洗漱睡觉,发现地上已经有一层薄薄的积雪了。
难道我们出行第一天就会遇见下雪?倒是挺希望明天起来看见外面白茫茫的一片。
早上6点过,青旅的小伙伴就一个个的开始起床了。
起床后才发现,原来隔壁铺的那位我原以为是染了头黄发的姑娘,结果是个外国姐姐。
拿好东西出门洗漱,开门一看,哇,真的变成了雪白一片!
这让本来就很有 中国 风的七贤四合院儿一下子变得更“北方”了。
七贤坐落在典型的四合院中,据说是 西安 唯一真正设立于历史建筑物的旅舍。
这里白墙青瓦、圆门直路,木质门窗、建筑错落有致。院内绿草、鲜花、树木、鸟语花香。
即使是冬天淡季,这里的住客多得也让人觉得生气勃勃。
七贤被誉为 亚洲 十大青旅之一,估计是各地背包客来 西安 首选下榻的地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 ,过路费:去15,回20;景区停车费:20;门票:60(学生证半价)
之前并没打算去兵马俑,因为我去过了。
但是后来想了想,碑林也不想去,大雁塔和陕博放在后一天去,那 西安 城内好像也没啥可玩的了。
再加上朋友被我的一路鼓动,说我去过兵马俑,倒是觉得可看可不看,但你没去过的话,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
这才决定去兵马俑。
由于前一天晚上下了雪,道路结冰了。所有的车都只有小心翼翼地慢慢开。
从来没有在结冰的路段开车的经历,所以在进收费站 上高 速的时候,车胎打滑,直冲冲地往前冲去。
虽说最后没出什么事,及时刹住了车,但却造成了不小的阴影。
到了景区,游客很少,我得以乱撒欢。
记忆中的兵马俑并没有这一片树林。
估计是因为上次来的时候主要是冲着兵马俑去的(谁不是呢?),所以途经这片树林的时候匆匆忙忙错过了。
之前拍过一次兵马俑,所以这次我拿着相机也没多 大兴 趣拍了。
不过首次看到兵马俑的震撼我还没有忘记,那种恢弘的场面,密密麻麻的战士,是再好的相机也拍不出来的。
早上出发前,又去了趟 陕西历史博物馆 。
为什么?因为俺把身份证落在那儿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如果找不到,那么按俺娘的说法:“那你没有身份证就得打道回府了哟!”
抱着一丝的希望(其实基本上没报希望),到了博物馆门口,和保安说明原因,保安把我们带到失物招领处。
结果发现门口的小黑板上赫然写着我的 大名 ,顿时喜出望外,对 西安 的好感又加强了好多好多!
从 西安 到 天水 ,途径 法门寺 。路费共216元。
作为5A级景区的 法门寺 ,票价45元(学生证半价)。
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并在2014年10月举办了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不过这个季节来, 法门寺 里明显是工作人员比游客多。
刚到 法门寺 的时候,就被闪瞎了眼。
这金光闪闪的也太气派了吧,从入口处进去,竟然还有一个豪华酒店,酒店餐厅全是高档素餐。
一看就是新修的。据说斥资24亿,太现代太做作了,一点也不喜欢。
朋友说,不修成这样怎么好意思评5A呢?怎么好意思收那么贵的门票呢?
从大门口步行到最里面的【合十舍利塔】处,往返大概有5、6公里。
有观光车可以选择,票价30元,很不划算。
合十舍利塔。这个造型倒是挺有创意的。
塔高一百四十八米, 相当于50层楼高。
不过好不容易走到了,在里面转一圈,除了一座现代大佛像,什么也没有。
当我满脑子在想“我买了门票进来你就给我看这个?”的时候,看到一条岔路,
走进去才终于放了心,这才是我心目中的 法门寺 应有的样子嘛。
并且这边也有一个入口可以买票进来,要不是导航把我们带到新修的那个大门,真应该从这个门进来,就不用走那一长段无聊死的“佛光大道”了。
法门寺 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
以真身宝塔为寺院中轴,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
这是 中国 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上次在 尼泊尔 佛教圣地 蓝毗尼 看到的 中国 寺院也是如此。
1981年8月24日,伫立在 法门寺 中的佛塔,因年久失修和雨水侵袭,中部出现裂缝,遭到严重破坏。
不可思议的是,佛塔一半的部分基本上已完全坍塌,而剩下一半虽出现倾斜,却仍然神奇地矗立着。
如下图这样。
经过后来慢慢的修复,才有了今天 法门寺 佛塔的样子。
如果不修复的话,不知道剩下的一半会不会像 比萨 斜塔一样一直孤独伫立到今日?
不过, 法门寺 最为人所熟知的,大概是那个神秘的地宫了吧。
地宫的发现还要得益于佛塔的倒塌,谁也不会想到,正是因为重修,这个埋藏了1000多年的绝世秘密才终于重见天日。
出土的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地宫内部可以进入,但不让拍照。一部分出土文物展示在了 法门寺 博物馆中,供大家欣赏。
珍宝馆的入口处摆放着这么一个精美的镏金四股十二环锡杖 。
通长1.96米,是文思院工匠们打造的一件顶级精品。共计用金62两,银58两。
赵朴初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来评价这件精品。
突出展现了唐密金胎合曼的最高成就的【捧真身 菩萨 】。
捧真身 菩萨 是871年唐懿宗39岁生日时,专为其迎送佛指舍利而铸造,
后由僧人澄依在873年迎送佛指舍利时供奉,是地宫内唯一有皇帝名号的文物。
逛完珍宝馆回到停车场,又必须重走一次无聊至极的“佛光大道”。
并且想要出去可没那么简单,
必须绕过重重卖各种商品的游客中心、如美食城一样但没一家开业的餐厅区域,
绕来绕去绕得我都快火冒三丈了,真是对新修的 法门寺 没一点好感。
奉劝各位一定不要从新修的大门进去。
继续从 陕西 往 甘肃 走,去 天水 。
到了 甘肃 境内,道路两旁山上的积雪就明显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