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 杭州 多阴雨,阴雨里的她有着自己的味道,若隐若现的远山近水,柔柔的诉说着忧伤而又美丽的传说。
清晨的 杭州 尤其静美,没有人头涌动的喧嚣,没有旅行团的小旗招展,也没有因为筹备G20峰会而四处挖沟封路造成的拥堵。有的只是那份清晨的惬意,有的是老人们听着越剧昆曲健步如飞,或是锻炼筋骨的身影。
到了 杭州 ,总感觉自己好像也变得更加诗意,更有文化一样。单是背背这些景色的名字,就让人浮想其所描述的湖光山色中。再看看古往今来众多名家大师留下的诗句、墨宝,更是按捺不住的享受幽深恬静的山林野趣。我等凡人久为都市繁嚣所困, 杭州 城的确是个理想的养心之地。
为了避开假期的人群,五点半起床,6点出门,6点半已然打车到达云栖竹径。我们两个实诚的人,见到打扫卫生的阿姨,赶紧打听哪里买门票,阿姨很友善的说,早上七点半之前,都是免门票的,并且给我们指了指还没上班的售票处。
云栖竹径是此次 杭州 行最值得推荐的地方,也是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五云 山西 面山麓,这里山高坞深,竹茂林密,曲径通幽,特别是清晨,那种意境和韵味让人不觉联想起《卧虎藏龙》里的竹林之战,有种淡淡的江湖味。
睡虫许小米很少这么早起,还没有进入状态,脸色微苍白
洗心亭,举目所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情,无处不在。
在如此仙气十足之地,我自悠然,不耍上两式都对不起这环境。
许小米说:“如果生在古代,想我应该也是一代侠女,在这巨大的绿色竹林内,身着一套白衣裳,舞剑起来,包围在数道光芒中,做一个隐于林的高手。在现代,就是一大俗人。。。。。”
晨光初现,万物复苏,将太极打至此时方能产生新的感悟。说实话,从小就喜欢太极,无论是何家劲在《少年张三丰》中的太极,还是李连杰在《太极张三丰》中的太极,亦或是吴京在《太极宗师》里的太极,都让我为之兴奋与憧憬。加上我三舅也是一太极高手(我怎么可能告诉你们他是李连杰的同门),在我小时候就教我云手,我上大学时更是年级太极拳最高分,因此我自认为对太极拳还是比普通同龄人多一些自己的领悟的。太极拳讲求阴阳转换,每一式皆暗含阴阳,最高境界应该将拳理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这竹林深处打太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在晨曦中感受碧绿的竹叶被阳光洒成金黄,阴阳交替,方能成就自己太极的“势”。
之前看攻略,不少人对 杭州 茶园都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我们也属于这类人,特别是许小米同学,心心念念了好几天。到了 杭州 怎能不去看看茶园的样子,看看在茶农采茶的身姿。但是,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大可不必专门跑一趟梅家坞或者 龙井 村(特别是梅家坞,这几天接触的所有 杭州 出 租车 司机和我们的 杭州 朋友一致认为梅家坞近几年宰客严重,现在本地人从来不去这里买茶和喝茶),因为从灵隐寺穿过隧道后至云栖竹径这一路段的两边全是大片大片的茶园,你可以随便就近选一站下车走进去看看。当然,最方便的还是逛完云栖竹径后直接过马路,在云栖竹径的对面就是一大片茶园,还是部队特供的,远远还能看见巡视的大兵。我们一开始只敢在外面照相,后来发现挨着马路有一个小门是可以从里面打开的,就趁着大兵离开时赶紧钻了进去,在征得采茶阿姨同意后开始拍照。许小米更是兴致勃勃的帮阿姨采了不少。
先来看看这次大体的步行路线,加上翻山的高度,总体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九溪烟树,倒也有几番世外 桃源 的味道。
九溪烟树,好山好水好景致,偶遇正在清理水中落叶的工作人员,蓝制服,配上碧绿的水,以及岸上的红花,远处的翠墨丛山,宁静的画面仿佛定格于此。
途中遇到采茶归来的茶农,这一身,也是标准搭配。雨衣,不仅仅是防雨,还防止早上的露水打湿衣服。特别是山间的茶园,水气要更重一些。
盛产 龙井 的杨 梅岭 ,也是国家 龙井 茶基地。当地人在清明季节祭奠先人,周边城市的人们会在清明节期间汇集于此,品茶休憩,顺便带回一些明前茶带回家。所以,杨 梅岭 也是熙熙攘攘,人气很旺。
原本许小米只是想看看炒茶的工艺,却被热情的老板娘迎回家,说是尝尝她家的茶叶,不买也没关系,喝一杯茶叶给个茶水钱就好,5块钱一杯,但是更希望我们不给这茶水钱,而是买上一两二两的茶叶。这好像也是杨 梅岭 的一种常规行为,看着老板娘很朴实,同时又想再次尝尝狮峰 龙井 顺便歇歇脚,于是乎坐上小马扎,品起茶来。
我平时只喝统一冰红茶,所以这突然正经八百的喝起茶来,还真啥也看不懂,也不知道这色泽是好是坏,但是,许小米同学喝的津津有味,竟然喝了8杯。。。。。。8杯啊!把人家暖壶的水喝光了。这结果我始料未及,真的不好意思只给人家5元的茶钱,不管怎么样,也得买人家2两吧。
在许小米喝茶喝的大满足后,我们继续起程翻山。山林间无论小路大路均是车少人少,迈开大步暴走起来,特别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