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福美来F7论坛 >  海马汽车30年沉浮,到底经历了什么?

发表于 2020-11-18 15:38    IP属地:河南

查看 4.2W | 回复 1
海马汽车30年沉浮,到底经历了什么?
最近在朋友那看到一本《1988-2018 我与海马三十年》的书,读后感慨颇深。说是书,其实只是一本海马集团创业三十年的纪念刊物,书中将征集到的“海马员工与海马集团的故事”选出了80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集结成册,主要在内部发行。不过编者还是非常有心,按照企业发展脉络、业务板块以及员工入职时间长短大致做了一个编排,读起来也颇为顺畅。
“回顾海马的奋斗历程,海马1988年创业办厂,1998年就被‘缴了枪’。但是大家的汽车梦不灭,成立持股会再创民营海马汽车,2004年二次重组又被‘充了公’。但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绝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2007年突围至郑州后,我们从零开始第三次创业,总算保住了海马的根。这期间一熬就是三十年。”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在序言中写到。
这仅仅百余字读起来却特别意味深长。海马汽车在中国车市浮浮沉沉已经三十年、三起两落,现今依旧在湍急的车市里中流击楫,不得放松。三十年时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大,经过了多少轮企业的更迭和淘汰,海马能够留存至今是实属不易,奋力而为自然是主要原因。因此,如今读到海马创业的故事就多了一份感慨和敬意。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由生出对海马前景的迷茫和担忧。毕竟有那么多海马汽车的晚辈企业已经代表中国汽车产业站在了世界前列,可海马汽车还未能成长为一棵大树。那接下去有什么能够支撑海马再走三十年?这个也是我在读这本书时一直希望寻找到的答案。
当景柱这群大学生到来之后,厂里面决定成立由技术骨干、大学生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组成的安装队,用自己的人力把这些设备组装起来。许为群回忆说前后经历了大概4个月的奋战、常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建成了3条大型汽车冲压线——在80年代末,整个海南也没几个人见过那么大型的冲压机,这些设备也正式开启了海马的创业历程。
“海马”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海”自然是指海南,“马”就是马自达,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和马自达的合作渊源也源自这套冲压设备。据景柱的文章里说,“当年马自达的社长来海南考察,看到海南汽车制造厂的冲压设备时,当场就流泪了。”福特当时在菲律宾正是跟马自达合作,马自达社长没想到在海南找到了这些设备,有此渊源,双方合作水到渠成。
背后的大环境是,90年代初马自达也处于危机之中,因此希望扩大海外市场来走出危机,而当时海南这个汽车制造厂正好没有产品,双方也就一拍即合——大概在1992年的时候成立了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借着双方合作的契机,海南马自达派出了大量技术人员开始陆续前往日本研修。由于那时海南马自达是零起点,因此其很多管理理念都沿袭了日本企业的标准,比如当时大量的5S管理标准都是直接“复制”的马自达。
后来同样在海马工作了30年的一汽海马员工李勇写到:“与马自达合作的这段历史,用现在的心境理解,无疑是用最快的速度复制一种标准的过程。我是做现场管理的,最初接触的管理手段,也是日式管理模式,收获的最大心得是,当一份标准出来以后,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但是不要质疑,仅有执行能力的你去执行,坚持执行就好了。如果你不仅有执行能力,还有优化能力,那么一种合适我们自己的标准就慢慢形成了。”
“1995年企业进入困境,1996年濒临破产,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心浮动,很多人都离开了。”李勇写到,那年37岁以上的女工都可以办理内退,而27岁的她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做点成绩。而原本已经调到海南汽车办的景柱也在1997年重新回到了海南汽车制造厂当厂长,算是临危受命。
要度过1997年的难关,那自然是需要把造出来的车卖出去,然而要想卖出去,必须要有资质。▲新大洲公司兼并重组海南汽车制造厂
在解决了资质以后,一汽海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零部件国产化进程,摸索底盘国产化,比如给HMC6470试装丰田4Y发动机、马自达323(参数图片)试装8A发动机等等。到了1999年一汽海南很快取得了两款车的国家目录,可以全国销售,年终盘点时,计划调度那边给出的数据是年销量达到了10000台。
不过由于海南方面算是“委身下嫁”,一汽方面既不提供技术支持也不给钱,一汽海南还是只有再找回马自达,寻求新的车型用以生产。从1999年开始,当时一汽海南的管理层就已经未雨绸缪——与马自达正式谈合作,当时一个四人小组谈成了普力马(参数图片)和福美来(参数图片)的导入计划。参与谈判的黄福印评论说:“两个车型的成功引进对于海马是一次腾飞,这就是海马历史上的第二次创业,为海马下一步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黄现在是海马国际海外业务副总监,主导海马出口业务。
新车型的导入推进非常快,2001年5月份,一汽海南就下线了马自达普力马,而这款紧凑型MPV(参数图片)上市以后迅速走红,提车加价几万是平平常常,甚至现在海马经销商的老人回忆起来都是满脸笑容。不过期间还遇到一个问题:一汽海南在刚刚开始引进普力马的时候是没有资格申请发动机进口批文的,那么“发动机怎么来”就成了一个问题。
“只好通过进口普力马FP发动机散件来海马装配,这样就有了海马FP发动机项目。”海马发动机项目最早的奠基人之一庄和生回忆说,当时各方势力纠缠不清,2001年5月海马决定自己做FP发动机装配。当然这也埋下了一个隐患:由于发动机散件也是来自马自达供应,所以一汽海南每月的产量受到马自达发动机供应影响。
就在外界以为一汽海南已经欣欣向荣的时候,其实一汽这种“不投入”获得控股权的事情势必引发混乱。景柱在书中说他是“两次下课”,其中一次应该是指他在2001年初淡出了一汽海南,随后三年在湖南大学读博,直到2004年才出任海马集团董事长。
百度百科上面对于这段故事是这样写的:
“景柱不愿调入一汽集团,海南省委则增补他为海南省总商会(工商联)副会长,并由省委组织部管理他的档案,储备待用。其后,景柱在备考湖南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同时,组织几百老员工成立持股会,四处筹措资金,建成了民营海马汽车公司。
一开始景柱提的2004年“充了公”,就是指海马和一汽海南再次重组,实现完全合并。其实,书中对这段往事提及不多,毕竟这里面牵涉的财务操作太多,一般人也很少能理清楚。但是为什么这次合并会被景柱认为是“充了公”呢,我们却能在书中找到些许原因。
换句话说,海马在2003年就意识到,马自达会选择一汽作为合资方,同时又把M3(参数图片)给了长安福特马自达,这也就堵死了海马的后路,到2006年技术合作期一结束海马就需要另谋生路。因此,从2003年开始,海马内部就开始转向“自主研发”,利用现有的技术资产另谋出路。
【转】
事情的走向没有什么偏差,2005年3月,一汽集团、一汽轿车和马自达共同成立了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宣布马自达6将在一汽这边正式投产。在此之前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甚至希望收编海马的网络,然而独立性很强的海马自然是拒绝了。据海马汽车营销部门的老兵陈高潮说,那时候海马汽车的营销渠道岌岌可危,80家营销网点摇摇欲坠,老经销商伙伴也是人心涣散,海马营销团队只得从头再来。
实际上,在海马第三次创业的时候还有一个突破——进军海外市场。
早在2007年,海马福美来二代就出口到了埃及,之后在阿联酋也出口了400台。海马还去到了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据说在叙利亚战乱之前每年都有一两千台车的量。海马甚至在2010年年底开始在俄罗斯做KD项目,当时和海马一起去到俄罗斯的还有吉利力帆等自主品牌,海马那时候打的品质牌,让其在一年多时间中销售了4000台车。后来由于俄罗斯国内外环境转差、俄罗斯合作方出现财务危机,只能紧急叫停了KD项目,不过海马至今还在当地保留了3个人的售后小团队,也算是难得。
海马在海外市场最成功的一单,应该算是伊朗KD项目。据黄福印回忆,海马最早2008年开始考察伊朗市场,2011年在俄罗斯车展期间开始接触,精明的伊朗人一直谈判到2014年8月才最后签约海马S7 KD项目。而之前的俄罗斯KD项目提供给了伊朗KD项目很多经验和基础,所以2015年8月就在伊朗马什哈德投产了,后来又开始谈判S5项目。
2017年,海马在海外市场销量突破了10000台,这对于正处在销量低谷的海口海马而言显得尤为难得。
只要没结束,都还有故事当读完整本书,看过海马经历的那么多起起落落,我们会觉得海马人可能对于这些困境早已经习惯了,毕竟当前遇到的问题也只是销量没有起来,这和1997年企业都要倒闭又或者2006年后续产品被斩断相比,也不算太大的困难。对于海马来说,在这个时刻纪念自己创业三十周年也是很有意义的,能够让人看到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海马在中国车市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或大或小,至少还活着。
在我看来,海马过去的三十年,所有的成功都是靠自己努力换来,而不是靠着外来的资源。不管是1988年自力更生把那套冲压设备组装好,还是1991年开始自己倒腾HMC6470的国产化;无论是2001年开始自己搞FP发动机装配线,还是2005年搞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又或者是2007年选择在郑州开启新事业,总之海马自己选的路似乎都坚持了下来。反而像是被安排的路线,比如南方项目,倒是折腾了几年,最终孑然而止。所以,既然海马靠自力更生都走过了30年,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它能继续走下去呢。
海马汽车的三十年,像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三十年。借着别人淘汰的资源设备开始起家,然后走上了合资、合作的道路,经过了一番波折后,还是发现需要靠自己自主发展,现在则是到了“如何才能更进一步”的十字路口。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海马,也祝福中国汽车产业。
所以,趁着刚刚读完的兴头,我打算将一些读书过程中的摘要和想法写出来,同时也算梳理这家中国汽车三十年创业企业的发展脉络,给今后留些文字资料,期望往后更能读懂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易。
【起】
海马汽车现在有一句口号叫“青春敢闯”,读过这本书才知道,海马人和“闯”字是很有渊源的。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理想L7十个月用车体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21-05-26 08:06    IP属地:北京

引用 xuser18743548 于 2020-11-18 15:38 发表的回复
最近在朋友那看到一本《1988-2018 我与海马三十年》的书,读后感慨颇深。说是书,其实只是一本海马集团创业三十年的纪念刊物,书中将征集到的“海马员工与海马集团的故事”选出了80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集结成册,主要在内部发行。不过编者还是非常有心,按照企业发展脉络、业务板块以及员工入职时间长短大致做了一个编排,读起来也颇为顺畅。
...
那是对海马怎样深厚的感情啊,才会对海马提出如此的厚望,这样的深情厚义岂能辜负啊!加油吧海马!!!!!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06年的老E280更换发动机变速箱机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