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之行,跨越历史长河的美感。

扬州之行,跨越历史长河的美感。

  • 出发时间 / 2019-09-25
  • 人均费用 / 2666 RMB
  • 出行天数 / 3 天
  • 出行座驾 / --
  • 旅行标签 / --
苏杭、 乌镇 西塘 ,还有 扬州 。可惜节奏太快,交通太累,恍惚中根本分不清是个园还是留园, 扬州还是 苏州 。便是这匆匆一瞥,如今想来毫无印象。
毕业后工作,公司团建到 扬州 ,宿在东关街旁,匆匆来去,只觉热闹。
千多年前,李太白在送别孟浩然时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扬州 ”。诗仙的名声太盛,后人提起扬州 ,便立刻想到三月。
因缘际会,农历里的九月,与 扬州 三日相会,看似不如烟花三月般当时,却也避开了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慢下来感受这座城市的呼吸,细细品这座小城的色、香、味。
01
色 · “宅叁月”里做复古女郎
停留在 扬州 的第一晚,宿在历史悠久的古运河边,定的民宿名字好美,叫“宅叁月”,算是与那烟花三月相和。下车眼前是貌不惊人的寻常建筑,心里咯噔一下,失望一漾一漾的漫上来。等到进到建筑里,推开民宿的门,才豁然开朗。满眼的复古色调,瞬间将心里的失望压过。
最爱当然是复古的装修风格。墨绿色和金色的大量使用,再加入一点点红,颜色就超复古。陈设和餐具多用黄铜,是近年很时髦的元素,一看便知,民宿老板品味不俗。
入住的是民宿的Loft房型,两层的设计把睡眠时间跟其他部分分开,也让房间不显拥挤,腾出更多空间放行李、阅读,或者再来个下午茶。置身这样的环境之中,真可以安心做一个复古女郎。
风格之外,民宿品质也不错。戴森的吹风筒,菲拉格慕的洗护用品,陈设品也颇具心思。还有处处可见的干燥包、除味包……细节处也有照顾到。
民宿还有满满的智能元素,床边的IPAD上有宅叁月民宿的智能系统,控制灯源、窗帘、投影仪,方便控制。
02
色 · 跨越百万年而来的青石
说来也怪,古往今来,文豪们在 扬州 留下的文字都太过柔软,以至后人总觉 扬州 温柔似水。可是,从扬州 市区驱车1小时,来到 扬州 代管的 仪征 市,温柔的气质逐渐散去,眼前是一片 石柱 的世界,满眼的青石色,让人恍然不知所在。
原是数百万年前,一座新生代火山喷发形成的盾形古火山,地质构造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玄武岩 石柱 。再加上各种火山地质遗迹等,构成了百万年后,我们所能见到的捺山地质公园。
门前的建筑出自建筑名师之手,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面貌。有时是猴子,有时是象鼻,有时是观音。忍不住凑过去看个没完
对地质知识所知甚少,来到这里才明白,呈现在眼前看似简单的粗糙 石柱 ,可以追溯到那么那么久远的时间,只觉神奇与敬畏。
这不只是一座山,而是一部被时间长河抚摸过、被历史的刻刀篆刻过、见证过无数变迁的奇迹之书。
东走顶茶岩、大 石柱 、地质博物馆三大景区。西游雨花谷、捆石坡、果老溪、白 龙泉 四大景区。
听导游细细将来,原来每一处岩柱景观,经历过得地质运动都略有不同,因此才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不仅又叹一句,大自然鬼斧神工。
也因了这火山岩 石柱 太过神奇壮观,捺山地质公园也被称为世界十大火山岩 石柱 景观之一,与 美国”恶魔塔“ 意大利 巨岛等齐名。
不仅地质运动迷人,这些景观背后,还有着动人的故事与传说。 比如 白 龙泉 的白龙祭母、情定青龙的传奇,张果老捆石坡歇脚的原委。
由遗迹去追忆过往总是抽象且费力,幸而有博物馆在。捺山地质博物馆采用的全息影像以及声、光、电等综合技术,让每一位游客,全沉浸式体验宇宙的爆炸。
全球地质演变、火山喷发场景、自然万物的变迁……我们不只是大屏幕前的看客,更成了这幕自然科普剧中人。
被眼前的超大屏幕和头顶的白色屏幕包裹,身临其境的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前面游览过程中,对地质运动的似懂非懂,于这幕后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生动有趣的形式,必定能带给更多游客,关于地质的好奇与感染。
看完短片,去博物馆二楼的互动区转一转,又是新的发现。
互动区设置的水晶世界、万花筒,光线变幻莫测,blingbling特别亮眼。
博物馆的外观也很大气壮观,颜色不一、形态不一的砾石堆砌,一面红旗用暖色调点亮。隔着秋日的黄草地,是与地质公园门前建筑同一设计师的作品,颇具历史与岁月的沧桑感。
捺山地质公园面积不算大,可每块石头都独具特色,每块石头都有着背后的故事,若要细细赏来,一定要停留个大半天,不来点儿吃的怎么够。
公园里的捆石坡咖啡吧,是吃下午茶的好去处。这里有平价的现磨咖啡,各式饮品和甜点小食。
咖啡馆的外形也很特别,墙面向外倾斜,有种随时要塌下来的错觉。漫步在咖啡馆,恍然有种穿越到韩剧里的错觉。也是这看来粗糙的石头天地中的一处反差感的好去处呢。
午餐的时间,在公园的绿杨春茶坊,吃了一餐饺子。和工作人员一起擀皮儿剁馅儿包饺子,这样的体验好久没有过了。作为一个 山东 人,自小对饺子有情结,在遥远的南方小城,吃到饺子的心境亦大不相同。
捺山曾是百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盾形古火山,因此,周围的火山灰土壤富含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于是产自捺山、经过1000多次试验开发出的绿杨春茶诞生了。它口味清香,是独特的火山茶,也是远近闻名。
火山爆发本是天灾,幸而我们生活的年代距离够远,只能在心内一声哀叹。却也感谢这火山的骤然怒气,留给后世壮观的景致可赏、可思、可念。
03
味 · 扬州博物馆的岁月悠悠
每次探访一座新的城市,去博物馆都成了习惯。更有 陕西 博物馆、 上海 博物馆,一去便是好几次,在那些百年、千年乃至更久的物件面前,总能清晰的看到时光的刻痕,又被岁月抹平。
扬州 博物馆严格来讲应该被称作 扬州 双博馆,由 扬州 中国 雕版印刷博物馆、 扬州 博物馆新馆组成(简称“ 扬州 双博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设有广陵潮— 扬州 城市故事厅、 扬州 八怪书画厅、馆藏明清书画厅、国宝厅、 扬州 古代雕刻厅、 中国 雕版印刷展厅、 扬州 雕版印刷展厅和一个临展厅计八个展厅。
首先必要说这件国宝厅中的“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该梅瓶属于元代 景德镇 窑蓝釉瓷器中的大型器物,代表着元代 景德镇 窑的最高烧造水准。这种梅瓶目前传世仅见三件,一件为宫廷旧藏,现存颐和园,一件藏于 法国 巴黎 吉美博物馆,两瓶都有残损,只有 扬州 双博馆的这件器型最大、纹饰最为精美,1992年更是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 扬州 是 中国 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而 扬州 中国 雕版印刷博物馆,是 中国 现今唯一的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再现 扬州 历史上雕版印刷业兴盛发达的盛况。
在博物馆的互动区,有幸亲眼见到了雕版印刷的全过程,现场的艺术家大师们,专心致志的忙着手上的工作,游客怎样喧闹都不以为意,这样的专注实在担得起“匠人精神”这四个字。
在活动区有雕版印刷的趣味体验,让游客亲自体验墨汁覆纸,轻推之后印刷完毕的这个步骤。跃跃欲试的上前印了一份《论语》,整个过程胆战心惊生怕出错,没想到印出来还是歪歪斜斜哈哈。
通草花是一种类似于荼蘼花的花,但是它其实不是花,而是用一种质感类似于婴儿皮肤的白色通草木茎片,通过匠人手工加工制作成花朵模样,足以于真花媲美。
可惜的是,通草花虽然成本比较低,但是制作工艺非常繁杂,因此很难被广泛流传下来,如今制作通草花的匠人已寥寥数人,这项久远的工艺的传承令人堪忧。
双博馆制作通草花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姐姐,提起它的传承也是禁不住唏嘘。
博物馆总是以一种回望的姿态,将过去的荣华衰亡直率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有那么多跨越历史长河的美感。越来越不敢去夸赞什么是“美”,本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浩大感动,被用的多了滥了,再去形容那些震撼,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汇。
而那些残酷,同样赤裸裸的呈现。像是那场生灵涂炭的 扬州 十日,多少冤魂哀嚎声都淹没在这苍茫的大地之上,滚滚黄沙中没有回响,也如同这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遗忘的通草花,即便美的精巧,也要湮灭于岁月长河之中。
三日 扬州 城,我回望过往,担忧过将来,却还是下定决心,活在当下,倾听这座城的呼吸,感受它毫无保留给予我的色、香、味,在这农历九月间。
扬州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