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03-01 11:07 IP属地:未知
查看 46.9W | 回复 2
极地穿越~用物篇
人和车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吃穿住了
对于吃的东西我的要求一向不是很高,原则上是能吃的,过得去就行,吃饱就好。
但是用的东西我的原则是必须要可靠!特别是关键部位的,因为那可能是关乎生命的东西,所以对于睡袋我是非常注重的,大家的最低要求是—30的温标,某猫看完各种的价格以后,我决定:定做!(因为穷,人家做好的产品性价比不高,能达到要求的价格都不菲,要是定做的话在相同的价格下我可以做更好的,唯一的差别就是没有牌子,档次不够高,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主要关注的是他的功能),我专门在某宝上找到了田野哥,叫他帮我量身定做900蓬、—40度温标的鹅绒睡袋和裤子,田野哥是在户外圈做轻量化装备比较出名的,从事羽绒装备定制有9年多,主要是做背着走的超轻超保暖装备,定做装备一般需要排队一个多月,不接急件不插队,用他的话讲就是,大家都是去极寒地带的亲人,不能乱插队!



冲他这句话,我等!
按照他的要求提供了性别,身高,体重,净身臀围,净身腰围,小腿肚子,臂围,胸围等等数据,田野哥看到我的数据以后非常吃惊,一定要求我发照片确定,因为田野哥说做装备九年以来从没做过这么大的,在发图和电话反复确认过无误以后才确定给我做,这个认真劲必须点赞啊!现在这么认真做事的人已经不多了。当收到东西以后试穿了很合身,并且一丁点钻绒的情况都没有!是一丁点都没有!非常赞!
后来和田野哥聊天,他知道我是南方人以后还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方案,教我如何保暖防寒。
因为是开车,并且D90的空间很大,比较宽裕,结合大家的建议和我自己那点可怜的经历,我给自己准备了应该是全队最强的保暖装备,超厚的防潮垫,手炉,风镜,多种镜片,超厚底高筒的防水雪地靴,备有两套保暖内衣,两件排汗体恤,两件抓绒衣,两套p棉内胆的冲锋衣,两条抓绒裤,一件龙牙N3B极地防寒服,一条900蓬一斤重的羽绒裤,一条雪裤,这样的装备应该是足够保暖了。(事实是到最后我们出来,防寒服也只是穿了一天就被甩一边去了,因为穿着实在是太热了,并且穿的很多,不方便行动,救援开车都感觉很笨重,雪裤直接就没有机会套上去,因为抓绒裤还有羽绒裤已经足够了应付了,其实羽绒也是够了的,但是考虑的装备的保护,我还是套上了抗刮的抓绒,这样不至于把10面料的羽绒裤搞破,我可不想看到漫天鹅毛飞的场景)
其他携带的物资:
我们的要求是一车最少两根拖车绳,我和超子给自携带自己的滑轮组抱树带等,这样加上每辆车都有一个绞盘,理论上救援是够用了,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还是差了点—.—,
探路用的连体水裤一条,铲子3把,铁锹1把,地锚1个,大铁锤小铁锤各一个,脱困板3个,修车工具两套,补胎工具两套,应急电源两套(子天的车还加装了副电瓶),还带了一套过江龙,大流量气泵两个,2.5T卧式千斤顶两个,猴爬杆一个(猴爬杆的方便程度远远大于千斤顶,并且速度非常快,千斤顶还没支好呢,用猴爬杆已经把车打起来了,但是这东西体积比较大,无法折叠,携带不方便,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规范操作,要不然轻则毁物、重则伤人,还有就是对使用者的体力有一定要求,要不然那么重的车要打起来是很困难的,虽然是杠杆原理,但是如果你没点力气也是压不动的),原车千斤顶每车一个,过江龙一套,防滑链一张车四个轮子每个都有,备用机油,防冻液,水箱补漏剂,除锈剂,化清剂等若干,除了每辆车都有一个小型逆变器用于充电以外,甚至于我们还带了大型逆变器,冲击电钻和热风枪。为了解决车辆加油的问题还携带了两个油泵,一个大流量的,一分钟就能抽光一桶油,另一个小型的备用。(一桶油60升,抬起来加油需要三个人一起合作才能搞定,非常费劲,并且油桶需要固定好,还要防静电处理,每次拆开再绑起来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还有一整套的黑曼巴减震和弹簧。
大帐篷:3*3的大账,类似卖东西那种,我们还增加了围挡,因为我们提前到妖精塘进行了装备测试,大自然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对装备的摧残可不是一般的,所以我们定做了最好的大帐,不管是骨架还是篷布,都非常坚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四条腿都不同程度受伤的情况下它依旧很坚固,扛了一晚上的大风,不过再坚固也扛不住D90,超子的一次失误直接导致帐篷被爆,在搭建方面变得非常不便……
我们还携带了两个急救箱,一个氧气瓶,氧气枕,桌椅板凳若干,大力神汽油炉两个(并且更换了全新的喷油嘴),高压锅,七星灶,喷枪,烧水壶,取暖用的猫头鹰,高山气,泡茶工具无人机,等等
饮食:
腊肉5公斤,火腿5公斤
大米 20公斤
面条 5公斤
罐头 20个红烧,20个午餐肉
方便面90袋
脱水蔬菜100包
面条帽子罐头5瓶
土豆泥五5件
油盐酱醋茶,调料各种
红牛1件,王老吉1件,八宝粥5件
苹果3大箱
各种零食能量棒巧克力等等若干
水:300升(关于水的重要性就不说了,虽然里面也有水,但是零下几十度都不会结冰的水里肯定含有很多东西,能不能喝这不好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不选择化雪化冰取水,原计划是携带180升,但是在哈拉湖脱困以后,子天直接再次补充了120升,得益于车子的大空间,让我们这次穿越全程都有充足干净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