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栋纳闷了,当初销售商可是说好“2年或6万公里保修”,但没有谈及细枝末节,不买车又看不到相关说明,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而其多名车友也相继遇到了同样的尴尬。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汽车的保修规定都是限于“几年和多少公里保修”这些数字上,而对于其中的细节规定却“粗枝大叶”。等车子发生故障后才恍然大悟。其实,保修期现在分为厂家保修和维修保修两大块,特别是新实施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使得在厂家保修期内外的汽车维修也有了质保期。
保修期规定各不相同
每辆车都有保修期,也称质量担保期,这是由各个厂家规定的,一般会给出两个数据(时间和行驶里程,以先到者为准),例如伊兰特的使用说明书上,伊兰特(指非营运车辆)的保修期是从购车之日起24个月或车辆行驶6万公里。在保修期内,用户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而车辆由于制造、装配及材料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各类故障或零部件的损坏(丧失使用功能),经厂家授权维修站检验并确认后,均由厂家提供无偿维修或更换相应备件。
在保修期内,各个厂家也有不同的“保修规定”,特别是有关零部件的保修范围和相关注意事项,各个厂商和车型的规定更是相差很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保修不单单只有整车保修,以千里马(非营运车)为例,它的整车(除去特殊件)保修期为3年或5万公里,前后减振器、音响系统、车门升降器、倒车镜、灯具、门锁等“A类”特殊件的保修期为1年或2万公里,而对于更易磨损的滤清器、火花塞、离合器片、雨刮片和轮胎等“B类”特殊件则更短,为3个月或5000公里。
[ Last edited by 瓜啊瓜 on 07-01-21 at 2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