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西藏 越野一路幸福

12.7w+ 浏览
16 评论
2006-06-11 03:22:47
IP属地:浙江
12006-06-11 03:22IP属地:浙江
我用整整四天的时间整理并完成了此份游记,其间再次经历了整个西藏之行每一天、每一分的真实回忆,和每一段经历的酸甜苦辣。随着当时的心境,哭着、笑着、心中充满激情地把它写完了,那一幕幕景象晃似昨天刚刚经过,对那段时光的记忆也根本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把它写下来当作我们蜜月旅行的纪念,作为一段永恒的珍藏。

  驾车线路



  4月24日,北京—银川



  4月25日,银川—西宁



  4月26日,西宁—格尔木



  4月27日,格尔木整休



  4月28日,格尔木—安多



  4月29日,安多—那曲



  4月30日,那曲—拉萨



  5月1日,拉萨休整



  5月2日,拉萨—日喀则



  5月3日,日喀则—拉孜—珠峰宾馆



  5月4日,新定日—珠峰



  5月5日,珠峰—岗嘎—聂拉木



  5月6日,聂拉木—樟木—加德满都



  5月7日,加德满都休整



  5月8日,加德满都—樟木—聂拉木



  5月9日, 聂拉木—岗嘎—拉孜



  5月10日,拉孜—日喀则—江孜



  5月11日,江孜—浪卡子



  5月12日,浪卡子—拉萨



  5月13日,拉萨休整



  5月14日,拉萨—巴松错



  5月15日,巴松错休整



  5月16日,巴松错—拉萨—羊八井



  5月16日,羊八井—纳木错



  5月18日,纳木错—沱沱河沿



  5月19日,沱沱河沿—格尔木



  5月20日,格尔木—西宁



  5月21日,西宁—中卫



  5月22日,中卫—呼和浩特



  5月23日,呼和浩特—北京



  4月28日,格尔木—安多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大堵车和越野穿越
西藏降价车排行
22006-06-11 03:23IP属地:浙江
天气:晴



  凌晨3:00AM,起床



  凌晨4:00AM,格尔木宾馆出发,青藏线起程



  6:52AM,到达西大滩,海拔4128米。我们的平均时速是60公里/小时。这时的天刚刚有些擦亮。



  7:04AM,从西大滩开出三四公里时,我们看到青藏线上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玉珠峰上,近乎金色的雪山,第一次映入眼帘(海拔4416米)。这是金色的雪山啊,连绵起伏的全是金色的雪山,可以清晰的看到青藏线就在这样的两排雪山中伸向远方的天际。



  7:58AM,经过昆仑山口。过了不冻泉,前面就要到达索南达杰保护站了,可是路边开始出现了大卡车的队伍停着不动,其中不乏正在检修车辆的。这时,看见有车耐不住了,下了青藏线,在荒原上缓慢的爬行着,老公立即来了精神,说我们不能在这里继续等下去,必须赶紧绕过去,先开始是我们跟着藏牌车走,后来就变成藏牌车跟着我们走。因为,老公为了能安全通过,他下车去探路了,在4600米的高度上为我导航。我们各自手持对讲机,有些地方坐在车里根本看不见路,就靠他在下面指挥,向左还是向右完全听他的,就这样他总是在我前方六七米的地方带着这辆四驱车走,我则用低速四驱一直跟着,走了将近三公里,终于看到了脱困的希望。那些藏族司机可能也从没有看到过一个女孩子这么大胆开车的,冲我竖起大拇指。



  10:50AM,(海拔4584米)从不冻泉开始,青藏公路就开始变得面目全非,哪里还有什么柏油路,能有条像样的土路就谢天谢地了。因为青藏铁路的修建,各种大型运输车辆和建筑车辆的通过,已使青藏公路不堪重负,正在重新整修,整修的结果就是原路根本就不能走,在原青藏线边由过往车辆压出一条土路,就算“新青藏线”了,当地人称之为“便道”。



  1:42PM,经过五道梁(海拔4610米),未见正式的加油站,都是一些帐篷食宿点,没有停留,继续赶路。



  2:52PM,过烽火山口(海拔4754米),刚越过这个高度没十分钟,感觉车的声音不对,停车一看,左后胎瘪了!这时海拔是4629米,我们没多说话,各自拿出工作手套,配合着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把轮胎换过。



  4:40PM,到沱沱河沿,找到了补胎的地方。知道青藏线上补胎的价格吗?补一个胎要100元,砍砍价,80元成交。青藏线上修车的倒不缺,经常会有一个小帐篷,外面支个牌子,写着“补胎、电焊、水箱”。后来知道这是青藏线上修车人都会的三个绝活,因为路差,车子最容易犯的就是这三个毛病。



  6:38PM,从沱沱河沿起程奔向唐古拉山口,老公说当天翻越唐古拉山口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高原反应)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趁天还亮,赶紧走。记得快到雁石坪时,路又极难走,全都是大石头路,车也就是十几公里的时速,以至于我们在翻唐古拉山口时已接近11点了。



  凌晨00:30AM,抵达安多。在黑暗中找到安多县宾馆(像一个大车店),匆忙住下,此时身体已感觉非常不舒服,头疼、恶心全来了,分辨不清是高原反应还是20小时连续奔波的结果。我们裹着衣服,盖着宾馆的大脏被子就睡了。



32006-06-11 03:24IP属地:浙江
注意事项:



  1、从格尔木到安多的青藏线上,没有任何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直到安多县城后手机才方能正常使用。



  2、只有沱沱河沿才有挂中国石油标志的油站,不过油的颜色有点怪,是浅粉色的。



  3、雁石坪没有住宿点,只有能吃饭的地方。(补充:我们查了藏地牛皮书说雁石坪会有食宿点,回来的路上本想住在那,当发现没有住宿点的时候,不得不再开190公里到沱沱河沿才能住下。)



  宿:安多县宾馆,青藏线进藏方向到达安多后,右侧有一个相对大的路口,过桥,第一个十字路口再右转30米左右的右手边既是。有个小停车场。住宿条件就是板床加脏被子,用水条件是从走廊的大缸里自己舀水,有公用脸盆,卫生间是在外面的公共厕所,晚上没电,要点蜡烛。100元/晚。

42006-06-11 03:24IP属地:浙江
4月30日,那曲—拉萨



  我带老公冲进拉萨



  天气:晴



  8:00AM,醒了第一件事就是量体温,老公38度,我37度8。看到这个结果,我差点没晕过去。穿上衣服,跌跌撞撞走到卫生间去洗漱,不怕人笑话,坐在马桶上就是一种崩溃的感觉。我们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尽快离开,先到拉萨再想办法。



  10:20AM,出发了。刚出那曲就又碰到非典检查站,好在快速通过了。可能是又被我灌了很多感冒药的原因,老公坐在副驾的位置上昏昏的睡着了,停在路边,给他盖上我的大衣,让他好好睡。我开始了一个人在青藏线上的奋斗。只记得,从那曲出来后的前40公里路还好走,但越走路越糟,尤其在到当雄之前有很大一段大概40公里都是泥潭路,从当雄到羊八井则都是该死的便道,我恨死了这颠簸异常、时有大坑、时有泥潭,时似断路的路,用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我对此段路程的憎恨。它就不能好些吗,这样我们就能快些到拉萨,老公也会好受很多呀。



  12:30AM,过当雄。为了赶路,没做停留,也没吃饭。



  3:30PM, 过羊八井。过羊八井后,公路变得异常平坦,又找回了国道的感觉,并开始一路下坡。



  5:30PM,过堆龙德庆。即将进入拉萨的激动畅满心扉。



  6:00PM,车辆驶入拉萨市,我们放着青藏高原这首美丽的歌,在北京路上寻找着魂牵梦系的布达拉宫,这个美丽的西藏的象征。当转过一个有白塔的环岛后,布达拉宫赫然呈现眼前。“到了,我们终于到了!”



  真的有流泪吗?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在经历了青藏线的堵车,坏路,坏车,发烧后,我们终于到了!布达拉宫在夕阳的映射下是这么的美丽,美丽得在心里至今无法忘怀,是真的美丽,永远不可磨灭的心中的美丽......



  7:00PM,住进香巴拉酒店。八郎学和亚旅社都已经住满了,而且也不让北京人住了。我们向大昭寺方向找去,本想找雪域宾馆,但也说满了,在它的斜对面发现了香巴拉,经一番争取后,终于让我们住下了。马上给老公量体温,已经降到37度5了,放心很多,又给他吃了药让他马上休息。我心中暗喜:“哈!可是我把你带进西藏的。”(这在以后我们的回忆中是一段不可争议的事实。)



  补充:从那曲到羊八井,我认为是青藏线上最美的一段风景,先是连绵不断的雪山,后是藏北草原水草肥美的景象。只是在走那一段路时,我们自己的情况太糟糕了,来不及欣赏。老公几乎不记得,不过那段美景还是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宿:香巴拉酒店(ShangBaLa



  Hotel),拉萨市丹杰林1号,三星级,240元/晚。电话:0891-6323888。香巴拉离大昭寺很近,步行到大昭寺仅需要5分钟,位于旅行者的交通要道上,旁边也有很多好吃的餐厅。我们最喜欢的一家,是出香巴拉右转,门前有一旋转楼梯的“拉萨厨房”,经营的尼泊尔餐很地道。

52006-06-11 03:25IP属地:浙江
5月4日,新定日—珠峰,珠峰脚下的越野,驻扎5200大本营



  天气:晴



  今天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我们就要朝世界之巅进军了。



  一早起来,把之前准备好的去珠峰的衣服全都套上了,每人都是两条保暖裤,两件保暖衣,再加上毛衣、毛裤、冲锋衣、冲锋裤,还有两双厚袜子。



  武装好自己后,准备9点出发。走去上车时,老公兴奋地告诉我,我们在北京都找不到的“藏野驴”于翔就在我们车边,而且正要准备上珠峰大本营呢。说于翔查车的时候正围着我们的车转呢,老公下来也正看见他那辆传说中用10万元买来的陆虎,他们俩就这么戏剧性的碰了个正着。于翔将带我们上珠峰。



  10:20AM,我们正式出发了。于翔的车上还有央视的主持人李晓萌。先到了边境检查站,有武警部队战士站岗,检查并登记边境证、驾驶证后方准许通过。刚过边检站不久,就到了318线和去珠峰的分岔口,于翔没带我们走正路,而是沿着一条车辙印就开下了道。到珠峰检票口停车检票时,当地的小孩会跑上来伸出手管你要吃的,不给都不行。接下去,我们就开始跟着于翔,这个真正的藏野驴,开始了奔向珠峰的越野驾驶。他可真是野的可以啊!这段路连续盘山上、下坡不说,路两边时而就是陡峭的悬崖,他不仅开的很快,丝毫不亚于我们所见的藏民司机,而且他对此段路况十分熟悉,时常还带我们下道行驶在荒路上,几乎没有车辙印,他压出来我们就跟着,沟沟坎坎,还要经常在高速四驱和低速四驱之间进行切换,有几次都听到底盘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有时过特别险要的路段时,他会停下来等我们,帮我们看路,还和我们说,“我就知道越野者的小兄弟走这路是没有问题的”。谁知道呢,我们横下一条心,只当在珠峰脚下和他练习越野驾驶,心想:“我们这次可牛了,不仅在可可西里自己实践越野穿越,到了珠峰脚下还能和这个越野者中的老手在雪山下练习越野拼杀,放着本来已经不咋地的正路都不走,还到这渺无人烟的荒地上乱耍,成了,肯定是能修成正果了。”



  其中,我们认为很幸运的是,看到了只有跟随于翔才能看到的风景,四座世界最高峰同时呈现眼前。那是在通过遮古拉山口后,跟着于翔立即左转下道,这时什么也看不见,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能看见眼前好大的一个山坡遮住所有视线,于翔的车正在往上攀爬着,我们用高速四驱已经明显感到动力不足,甚而匮乏,只有停住换低速四驱,可由于已经在坡上,外面风又很大,刚用低四起步时都很吃力,而后猛加油门,才能爬上这个坡的。这可能是由于此时海拔已经在5300米以上了,而且是地比较软,又是个大风口的缘故。一旦上去,才知道,藏野驴为什么带我们来这里,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同样的地方,让你可以把世界4大著名高峰在同一地点尽收眼底,它们分别是:马卡鲁峰、卓奥友峰、洛子峰和珠穆朗玛峰。这个地方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玛尼堆,真不知到藏民是怎样来到这里的。而且,这里的风极大,可能9级左右,我试图推开车门下去,可发现几乎不可能办到。老公帮我打开车门,下去以后就是一种会马上被风吹走的感觉,我使尽全身力气扒住车门,不让自己失去平衡,稳定了一下,努力回到的车里。老公则和藏野驴一起发疯,在海拔5300米的狂风里玩耍,迎着风的方向努力往下栽,可硬是被风托着倒不了,他们的动作就像太空人一样,身体与地面形成了45度。



  1:00PM,过扎西宗,这个离珠峰最近的小镇,很热闹,而且能看到不少旅行者和登山人的行踪。过扎西宗后,于翔带我们在路边一家叫“野人餐厅”的地方喝酥油茶,说这必需喝,要尽可能多喝,有了它才有了晚上能抵御珠峰脚下严寒的可能。我和老公喝了一个3磅暖瓶中的酥油茶,还行,味道可以接受,大概10元钱。



  2:00PM,我们在于翔的带领下,一步一步逼近珠峰。就是那样突然,转过一个弯,珠穆朗玛峰赫然呈现眼前,雄姿昂然地挺立在我们的正前方。我们被震慑住了,这就是珠穆朗玛吗?在无数的图片资料上曾与其相逢,但当她赫然出现时,是这般的震撼,有些手足无措,更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尽的包容和神圣,哪里来的这样的感觉?不知道。只知道想再跟她贴近一些,近一些,近到可以被她拥抱……



  到了珠峰大本营,先可以看到的是数不清的帐篷营,各式各样,各个国家的人都有。但就数中国大本营的营区,最明显、最奢侈,清一色的绿色军用帐篷像部队营房一样,还有中国电信的信号转播车。进入大本营,已经没有路了,满地都是大石头。到了以后,在于翔的带领下找到铁哥说的于老板,就把我们安排在中方大本营的最避风处,让我们搭帐篷了。于翔说,有事找他,他得赶紧去抢救自己的帐篷了,因为这两天风大,他的帐篷已经被掀翻了。我们谢过了,并开始了我们自己帐篷的搭建。



  珠峰大本营,海拔5320米,风力不小。要在这里搭帐篷还真不容易,虽说我们买的是Holiday的双层3季半帐,但在这地方要把它支起来可真难,因为还没来得及支起来,光把帐篷打开穿龙骨,就很费劲了,风会把帐篷布吹的乱七糟八的,让你不知上下左右。还好,大本营的人很帮忙,看我们和帐篷奋力拼搏,就主动上来帮忙,总算把帐篷支起来了。紧接着,我们又遇到困难,在这样大风的恶劣环境下怎样固定我们的小帐篷不被吹垮呢?帐篷自配的地钉和榔头根本无法打入大本营全是石头和冰冻的地面,一个小伙子递给我们一把大铁锤,笑着说:“试试用这个吧,你们那把塑料锤子还是省省吧。”哎,也是,平时在北京用的塑料锤子在这地界怎么能管用呢,肯定让人笑死了,连自己都觉得可笑。铁锤果然好用,地钉被砸了进去,就是都被砸弯了。为了让我们的帐篷更牢固,我们从20米开外的地方开始搬大石头,那种像河滩地上的大石头,用来紧紧压住我们帐篷的裙边(这次的经验告诉我们买一顶带裙边的帐篷很重要)。就这样,奋斗了两个小时后,我们的小帐篷终于成了中方珠峰大本营的一员,稳稳地站在珠峰脚下,我们都为它觉得光荣。和老公坐进我们的帐篷,用我们带的小酒精炉煮了一顿香喷喷的方便面,还把平遥牛肉热热吃了,真是美味呀。



  7:00PM,太阳还很高,我们驾车出发去绒布寺,准备拍摄珠穆朗玛峰,并等待了2个半小时,只为了追寻珠穆朗玛峰上那最后一缕迷人的阳光。那份感觉,至今珍藏在心底,不愿与人分享,只留给自己。



  拍摄珠峰夕照是老公此行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他精心策划的出行时间也考虑了在每年5月份的时节,是最容易拍到珠峰真面目的。到早了太冷,到晚了则进入雨季,珠峰将成月的隐藏在云雾之中。而这个时间也是登山的最佳时间。



  10:00PM,天色漆黑,我们是靠着GPS的返航功能才回到大本营、回到自己的小帐篷的。熄灭车灯、熄灭头灯,仰望此时的天空才让我明白什么是“天籁”,那漫天的繁星晃得我几乎睁不开眼睛,就像一颗颗钻石在下坠,绚烂无比。这是星空吗?我疑惑。是的!是在珠穆朗玛的怀抱中才方可一见的星空!我无语,闭上我凡人的眼睛,铭记此刻的绚烂……



  晚上,老公紧记俱乐部来哥的话,为了积蓄热量,我们在帐篷内烧水煮面,一方面,给帐篷内贮存热量,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身体蓄能。我吃不下,还是被老公强迫着吃了一碗面,边逼我,还边说:“来哥的经验,这很重要,这地方几天来都刮大风,晚上说不准帐篷有被掀翻的危险,所以要做提前量的准备,要不你被冻坏了可怎么办?”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的确很管用,以至于我们没被大风掀开帐篷,而是被热得在早上5点钟分别掀开了睡袋,真是个讲到哪都让人笑掉大牙的笑话。



62006-06-11 03:25IP属地:浙江
5月6日,聂拉木—樟木—加德满都



  “今天天气好晴朗,格里格~”



  天气:晴



  10:00AM,从聂拉木出发前往樟木。早就听说这一段风景独好,30公里的路,海拔从3800米直降到2400米,落差1400米。一出聂拉木就开始闻到了山谷的幽香,随着车子的前行,慢慢听到了山谷远处传来的水声,待会儿,声音越来越大,只见我们的路右边悬崖下就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奔涌而出,应该是雪山融化下来的水汇集而成的吧。这条河,越走越宽,时儿呼啸而过,时而温婉流畅,一直伴随我们到樟木口岸。一路上,道路虽险峻,但道路两边的景色却足以让我们充分放松。随着海拔的逐节下降(有时拐两个弯,就下降100米),路边的植物从针叶林到阔叶林、颜色从枯黄到翠绿、气温从冰冻到遍地野花盛开、瀑布随处可见,让人心旷神怡,进藏以来一直紧张的神经终于得以彻底的放松。



  我们走走、停停、玩玩,到瀑布下洗洗手,戏戏水;到路边沾沾花、惹惹草;到山涧边伸伸腿、弯弯腰;不亦乐乎!



  1:30PM,到达樟木。想找地方加油,才发现樟木没有油站,好在幸运地碰上一辆带着副油箱的军车同意把副油箱中的油卖给我们,才得以解困。樟木像个热带小城,一条三四公里长的盘山路把樟木串在一起,在这里已经能够感到异域风情,能看到路边停靠的很多尼泊尔TATA牌货车。快到海关关口时,我们把车停在樟木宾馆门前,叫那儿的保安帮忙看车,一天10元,告诉他我们人去尼泊尔,两天后返回。然后进酒店换了夏天的装束,并带上精简物资和护照准备出国了。



  4:30PM,通过樟木口岸海关,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检查站。樟木口岸有许多尼泊尔人来来往往,看上去都很穷的样子。过了海关去口岸,也就是到真正的国门友谊桥,还有8公里的下山路,需要租车前往。50元坐上一辆老掉牙的丰田吉普颠了半个小时到达友谊桥。出示护照,再次检查后,踏出了祖国的大门。这时是北京时间6点,尼泊尔时间是3点45分,中尼两国的时差是2小时15分。



  过了友谊桥,又要到尼泊尔海关办理入关手续,主要是填一张全英文的表格,写出访问目的、离境口岸等等。从友谊桥到过尼泊尔海关可能有一公里的路程,不能乘车,只能自己走过去。办完进关手续,刚一进入尼泊尔,就会有很多尼泊尔的出租车司机上前揽生意,喊着“加德满都”,我们又一次碰巧和一位做边贸的藏族兄弟同包一辆车,这对我们两个对尼泊尔丝毫没有了解的人帮助很大,要不连人家把我们运到哪都不知道。这位藏族兄弟叫达娃加措,到了加德满都还把我们安排住下,他才放心离开。(注:出樟木口岸后的14公里全是下山的山路,而且很不好走。到尼泊尔境内后,改为右舵驾驶。)



  10:30PM, Beijing / 8:15PM, Nepal, 抵达加德满都。



  注意事项:



  拉孜,有中国石油的油站,就在路边,很容易找到。



  定日,油站看上去很破,在318线去定日珠峰宾馆的岔路口上,但所有去珠峰的车辆都是在这里进行能量补充的。



  岗嘎,也就是老定日,没有油站,只有杂货铺里有桶装的70号油。



  聂拉木,有油站,但不好找,在镇子上主要公路的下面,要拐个大下坡才能找到。



  樟木,根本没有油站。连桶装油都找不到。



  宿:长城饭店,



  Name: Hotel Chang Cheng (P) LTD.



  Address: Thamel, Kathmandu, Nepal



  Tel: 219188/246949,



  Fax:00977-1-244298



  长城饭店地处旅游者云集的中心位置(Thamel),周围全是各色的旅游商品街和吃饭的餐馆,西方人很多,中国人很少,以至于商贩们见到我们都用英语或日语打招呼,估计他们也不会中文。



  5月9日,聂拉木—岗嘎—拉孜



  5015拉龙拉遇困、遗憾萨迦



  天气:晴



  虽然起了个大早,但好像老天爷总是要让我们经历更多的磨难。我们在距离到达拉龙拉山口30公里的时候,车子的底盘处发出异响,“咯啷啷、咯啷啷”,一听就知事情不妙,马上停车检查,老公都钻到车底下去了也没查出哪有毛病,所以只能满腹狐疑的听着这个蹩脚的声音继续开,心中满不是滋味,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到了拉龙拉山口,老公说先照两张照片再说,他去支三脚架,我就开始围着车转,弯下腰去使劲看。啊!不好,突然发现后边底盘横梁处有一个锃亮的断裂痕迹,有六七公分长,赶紧大喊老公来看,告诉他:“后桥断了!”



  老公第一反应脸色变了,蹲下来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去,的确有断痕。老公判断不是后桥,而是梁和后轮平衡的连接处,这样至少车还可以凑和开一段。



  不容耽搁一分钟,老公收起刚刚支起的三脚架扔到车里,我们就上路了。拉龙拉山口离最近的修车点老定日还有90公里,能坚持开到吗?我知道此时的喜马拉雅山脉很美,朝阳中在雪山下田间耕作的藏民也很美,但再也无心眷恋,直奔老定日而去,又一次一路的沉默和担心。



  11:00AM,终于挨到了老定日,找到修车人,说焊上就没事了,还说这是经常的事,就算丰田4500也得经常焊,都是这路搞的。放下心来。



  1:00PM,车修好了,只花了30块钱。我们从老定日向拉孜开去。



  3:00PM,抵达拉孜,下车检查一下,认为没有问题,遂向我们今天计划的目的地萨迦进发了。过拉孜30公里左右,有一个道班,过了这个道班就是去萨迦的岔口了。开进去,就有些蒙,好好的刚修好的柏油路全被翻起来了,而且全是一棱棱的立起来的,竖得足够高,足以危及我们的底盘,向路过的藏民和修路工人打听路,他们只傻傻地冲我们乐,听不懂汉话,真急死人。只有挂上低速四驱慢慢开着,时速到不了10公里。这时,注意到有当地的车经过,根本就没走这条怪路,而是走的底下荒原中的车辙印,我们试图下去,可就在这时感到车后底盘受到重创,没办法,那个沟太深、太硬了,我们进也不得、退也不得,硬着头皮走吧,总算找到一条路能下去了,可还要过一大滩不见深浅的水。老公拿车上的长木棍下去探路,又找到有车辙印的地方,挂低档冲了过去。再往前看,这条路几乎每隔一段就要通过一个大极了的水坑,光靠我们是夺定不敢妄自独行的。来西藏之前就听说过会有这样的路,照计划我们只有等有熟悉路况的车通过时,再随行。等了大约20分钟,还真有一辆大邮政车开了过来,我上前拦车,和开车的师傅说我们不熟悉路况,希望能跟着他走。师傅笑着说:“没事,你们自己走应该没问题,再有45分钟可能就能到萨迦了,跟着我可得走一个半小时呢。”我执意要跟车,说不怕慢,就怕路险,请求跟车。师傅说那就跟着吧,他会照应我们的。我开始放心跟车,心想,邮政车能到的地方我们的越野车肯定能通过,今天如期安全到达萨迦应该不是问题了。刚刚有几分欢喜,早晨那伴随我们一路的魔鬼般的声音再次出现了,“咯啷啷,咯啷啷”,我下车一看,果不其然,又是那个刚焊接过的后梁断了。邮政车的师傅也停下来,问我们怎么了,我们说,车坏了,怕萨迦没有电焊的地方,必须赶回拉孜去修,叫他先走了。至此,我们与萨迦无缘,萨迦也就此成为我们此次西藏之行最大的遗憾。



  8:00PM,折返拉孜,修车,再焊,嘱咐师傅要焊得牢一些。师傅说上午给你们焊的人没把它拆下来焊,所以才会又断,这次他会拆完再好好焊的。



  10:00PM,入住拉孜县宾馆。



  油站总结:



  从北京到西宁,一路都有93号油,且中国石油的油站很多。



  出西宁后,最好也就是90号油。



  西宁至格尔木315国道上出湟源后,油站不是很多,德令哈有油站,记得加满。此后一路到大柴旦无油。



  格尔木至唐古拉山口一段90%的油站集中在刚出格尔木市不远的地方。



  沱沱河沿有油站,其他的像五道梁、二道沟、雁石坪、索南达杰、西大滩是否有油不太记得了。



  唐古拉山口至拉萨一段油站分布均匀,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都有油站。



  拉萨,不用说啦。



  江孜,有油站。



  拉孜,有中国石油的油站,就在路边,很容易找到。



  定日,有油站。油站看上去很破,在318线去定日珠峰宾馆的岔路口上,但所有去珠峰的车辆都是在这里进行能量补充的。



  珠峰大本营,当然没有油站。



  岗嘎,也就是老定日,没有油站,只有杂货铺里有桶装的70号油。



  聂拉木,有油站,但不好找,在镇子上主要公路的下面,要拐个大下坡才能找到。



  樟木,根本没有油站。连桶装油都找不到。



  日喀则:有中石油油站



  浪卡子:没油站



  工布江达:有油站



  巴松错:没油站



  羊八井:有中石油油站



  经验总结



  随车携带的“车辆使用说明书”,修车时会很有用。



  尽量避免开夜路。跟车很重要,如果可能最好在跟车之前和当地司机打好招呼,免得他们疑虑。



  有一个贴身的帽子或三角巾:西藏的风真的是很硬,能有一个贴身的帽子或三角巾护住额头是很重要的。仅靠冲锋衣或羽绒服的帽子是不够的,这一点在珠峰得到再次的证实。



  学会看路边的路碑。国道和青藏线旁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个路碑标志,这能帮助你了解你所处的位置和保证不会脱离主干线。



  在藏区内开车,藏牌的车开的很有礼貌,尤其是大货车,当它在你前方行驶的时候,你想超车,亮出左转灯,只要前方条件允许,藏牌车就会打右灯并空出线来让你超车;如果前方不适宜你超车,他们会打左灯,示意超车危险,请别着急,等确定安全后,才会换成右灯,请你超车。这是多么不一样啊!藏字头和青字头的车会这样,要是碰上其它省份的车,这种高风亮节就不存在了。



  可能是只有青海、西藏两地的司机在走过西藏的路后才了解行车难,行路难,故而在路上形成的一种友好的互助方式。我们从最开始的奇怪,到认知,到从中受益,到被影响成他们之中的一员,直到最后开回北京,一路上都格守着、也享受着这种文明的开车方式。



  对抽烟人的提醒。入藏后,即便是相当适应高原环境,一切正常,抽烟还会给你带来再一次的高原反应,会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可能是因为抽烟消耗大量体内氧气的缘故吧。所以请千万谨慎,在藏区内的高海拔地区尽量避免抽烟。



  如果想在珠峰大本营扎帐篷,记得找把铁锤砸地钉,因为大本营本身都是石头地,小气候又冷,地会很硬的。一般帐篷内自带的塑料锤不好用。



  一定要重型三脚架才能抵住西藏的风,尤其是珠峰脚下,否则可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樟木口岸的关闭时间是晚上6点钟,过了6点就得第二天才能通行了。



  如果往返于加德满都和樟木之间,最好提前要到送你去加都的司机的电话,并提前约好回来的时间和费用,提前再电话确认一下,因为这些司机是专跑这条线的,要是从酒店要车,一是没车去,二是费用会很高,因为单程就要将近4个多小时,250公里左右。



  携带一张电话IC卡,在藏区内很多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却有IC卡电话亭。像巴松错、聂拉木、樟木。



  在藏区内野餐一定注意带上垃圾袋,别留污染。



  青藏线上修车的时候,大货车的司机通常把车靠边后,在车的外圈围一圈大大小小的石头,修好后可能直接就走了,不一定会把那圈石头收拾干净。白天,很远看见可以有效躲避。但到了晚上,当大车灯光很强的时候,根本看不到那么低的地方,当看到的时候也晚了,只能急刹车往上撞了。处理得当的话,危害倒不会很大,就是会被吓一大跳。



  海拔高度每升、降一段气压有明显差值,都要及时校正胎压。



  每天必吃:VC,红景天,板兰根,感冒冲剂,绿A螺旋藻。我们是从出发那天就开始服红景天和VC。



  特别感谢



  爸爸、妈妈、来哥、阎总、高林、方芳、李雷、占勇、张捷阿姨、孙铁健、藏野驴于翔、达娃加错、米玛、边玛次仁、安多镇边的修车人。





72006-06-11 03:26IP属地:浙江
声明此帖由偶LD所发!!!!
82006-06-14 01:33IP属地:浙江
PP已经在另帖上传!!!
92006-06-15 00:26IP属地:浙江
熊斑~~~一路顺风等你回来发米米给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