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街上的新能源绿牌汽车越来越多,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我国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7万辆,超越欧美,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如此显著的增速,与我国近两年来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加大和延长补贴期限至2020年,有很大的关系。
补贴促进了市场发展,但反过来,因补贴形成的地方保护日益成为新能源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这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呢?比如个别企业打政策“擦边球”,存在着“骗补”的企图等。
在2016年初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放卫星”的消息占据了各大汽车新闻头条。
继2015年11月新能源商用车单月产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之和后,2015年12月份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再飙升两倍至63525辆。不同寻常的是,很多商用车企业过去一年才卖几百辆。
数据上的明显“大跃进”,引发业界哗然,而来自新能源汽车一线的爆料者则详细解析了通过虚假改装、电池重复使用、关联交易等在内的多种骗补伎俩,成为一年“赚”一亿的触目惊心的“骗补”产业链。
面对这一现象,财政部对93家主要新能源车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公布了5家骗补车企名单,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10亿元。而在并未公布的整车企业中,也不能确定其没有存在“骗补”行为。
总之在一场“揭黑行动”下,无数藏身暗处的身影浮出水面,也让人见识到了“骗补”之下,究竟有多少的补贴资金被套取。
面对“骗补”这一实际情况,国家适时采取了应对策略,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归于市场,调低补贴影响。2017年新政,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越发明朗了,电动汽车正在从“量”向“质”转变。一方面,政策补贴的退坡遏制了部分车企的“唯利是图”,也倒逼车企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续航里程等。
另一方面,双积分政策的出台,更深层次的刺激了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为这一市场持续注入活力。
一系列的政策修正完善,加上近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机勃勃的发展,“骗补风波”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但近期国金汽车发布面向B端租赁市场的纯电动MPV国金GM3,却不禁又让人嗅到了一些“骗补”的味道。
之前我们有专门讲到过国金汽车,它是位于山东淄博东北部的一家新兴造车势力,2016年1月落户山东,2017年9月便发布了旗下首款产品纯电动MPV——国金GM3。
那国金汽车又有什么症状让我们对它疑为“骗补”呢?
从早期的“骗补”车企中,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第一,虚假上传合格证,部分车辆未生产即上牌。
比如2016年,央视报道的首家“骗补”被查企业,苏州吉姆西客车,生产厂家虚假上传车辆合格证,最终用户材料造假,申报车辆数量与实际严重不符,而且与关联客户拟定购买合同,交付少量车辆,并向政府申请牌照、车辆行驶证以及购置补贴等。
第二,虚报续航里程。根据补贴政策,纯电动乘用车按照续航里程进行补贴,续航里程每上升一个档次就可以多出1-2万元的补贴。一些以生产低速电动车的企业,通过增加劣质电池,强行增加续航里程。
第三,左手倒右手,自产自销。
事实上,一些厂商在生产新能源车的同时,参股或者全资汽车租赁公司。汽车出厂后直接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左手倒右手,直接省去了销售环节,实现对补贴的快速套现。
另一种方式则是由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操作,通过与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合作中“多采购整车,少采购电池”的方式,获取中央和地方两级的补贴。
此外还有很多厂商在电池上做文章,像部分车辆缺失动力电池、电池组数缺斤少两、以油换电非法改装、电池回购、电池拆装后重复利用等等。
总的来说,商业车“骗补”比乘用车多;大多集中在按照国家1:1标准补贴的地区;主流企业积极投资发展新能源汽车,缺乏技术实力的企业“骗补”可能性更大;终端消费的私人领域“骗补”行为少,公共领域的“骗补”行为更多。
如此看来,仅用1年多时间便下线自己第一款纯电动MPV的国金汽车,着实有着不小的疑点。
第一,国金汽车迄今未能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只能与具备生产资质的车企展开合作。目前国金汽车借助通家汽车工厂生产资质进行生产,其只能生产大部分零部件,整车最后要在陕西通家汽车工厂下线。
显然国金汽车并不是主流车企,从GM3借鉴雪铁龙大C4毕加索来看,让人相信其设计、科研能力,着实有些缺乏说服力。
而且其借助的陕西通家此前进入过央视涉嫌骗补企业名单,再加之以往无整车生产资质的车企“骗补”可能性更大,国金已然布满疑云。
第二,国金的首款纯电动MPV国金GM3,面向于B端租赁市场,目标市场以大客户采购、网约车市场为主。
这就联系到上文“自产自销”的“骗补”手段。其中,商用车比乘用车“骗补”多,公共领域“骗补”多,国金的MPV虽说是乘用车,但它并未向C端消费者开放,反而全部投到商用中去,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有趣的事,国金旗下恰好有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涉及租赁与运营业务。国金GM3势必会有一部分进入自家的租赁公司,但是交易完成后,这批车会投入市场还是重新回厂,就没有什么人知道了。
第三,国金汽车是山东省核准首个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项目,势必会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补贴支持,在各个层面开放“绿灯”也是预料中的事,而从国金“高效”下线第一部车,这速率着实有些惊人,若其真以“骗补”为目的,以卖出去一辆便算“赚到”的话,可谓细思极恐。
新能源汽车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景象,但是如若现今仍有车企将“骗补”当成“致富之路”,不免让人寒心,而从国金上市第一部纯电MPV开始,这种不好的预感总是时而闪现。
如今更多的希望,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在新能源的风口下,都能够踏实造车,将好的产品带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