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哈弗H2论坛 >  《陆军步兵漫画物语》(前传):前日本兵创作的侵华经历漫画

发表于 2016-11-25 11:00    IP属地:福建

  

    于是,这下方面军回了个命令:叫斋藤过来。
    “好不容易才来到战场,我可不想光画漫画。请帮我推辞掉吧”
    不知是犯二还是对士兵的辛苦无知,我向准尉这么说道。
    方面军那可是高高在上的部门,为什么不直接通过命令调派一两名士兵?我觉得很奇怪。也不知道军部怎么想的,之后却没再来叫我过去。
    ——此后,每次我吃了进攻行动中的苦头后,都会后悔“唉,我那时候拒绝去北京真是太傻了。”不过再怎么后悔那也是没用的。
    过了一阵,我胡乱画的传单就给印成彩色的,发到我们中队里来了。首先就叫上村长、治安维持会长还有新民会长,要他们在村里显眼的地方张贴。
    村长们口是心非,可能知道是我画的,所以口口声声“画家斋藤大人顶好的”奉承着,但肚子里肯定是怨声载道。
    就这样,我厚颜无耻地用传单来掩饰北支军队的暴力,并被大量印发扩散到整个华北区域。
    可我实地却只看到过一张自己画的宣传画,贴在警备队驻地附近一座庙的石墙上,很破落的样子。
    中国有句古语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这种招贴要么撕碎要么扔掉,怎么可能贴出来。所以我无论怎么责问:“为什么不贴,宣传画到底去哪儿啦?”,他们的回答都一样:
    “被敌人的间谍给撕了。”
    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宣传什么东西,反正印了那么多,结果只能是一张都没给用上。
    可能北支军钱太多了,还真能往水里丢啊。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雷克萨斯RZ300e和丰田铂智4X...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29    IP属地:福建

被踩在脚下的《战阵训》
    “战阵是以天皇的命令为基准,发挥皇军的真髓,攻必取,战必胜,将皇道遍布天下,使敌人仰望我天皇的威仪尊严而铭感之处……”
    如果让现在的年轻人读一遍的话肯定会让他们觉得:这说什么呢,完全看不懂。但在当时这就是要让士兵阅读的《战阵训》。
    “快点给我背下来”,我到达战场,分配到山区的警备队后不久,上级就给了我一本叫《战训阵》的袖珍书并这样要求说。
    “唉,又多了个包袱。”
    我不由叹起气来。新兵除此以外,学习《军人赦谕》、《典范令集》等很多东西。
    我脑袋都快被耳光打扁了,还要塞进来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我都受不了啦。
    “这么混蛋的东西到底是谁写的。比几百年前的流行歌曲还差劲。”
     同年入伍的一等兵K,原本是小学教师。晚上一边说着,一边在炮楼上用军靴踩《战阵训》。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DIY更换老马自达3冷却液副水壶...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36    IP属地:福建

帝国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某上等兵也评论说:“能写出这么个无聊的东西也真不容易哪。”
    听了以上评价,连我这个庸人都能明白这《战阵训》的内容有多差劲。
    最让人恼火的是感觉就像被个连枪都没摸过的家伙用高高在上态度傲慢地说“喂,要这样,要那样”一样。
    提起这《战阵训》的由来,听说是为了制止被派到中国的士兵因长期滞留当地,让原本就有的军纪问题更加松弛而写的,但作者不明。(作者今村均,日本陆军大将,1940年今村均任教育总监部本部长,奉东条英机旨意制定《战阵训》。曾参与策划了七七事变、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投降后,因侵略战争罪行被判处9年徒刑。1954年释放。——百度)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应该亲身体验前线将士的苦处,采用更具体易懂的文字,用心来写啊。
    比起这个,《军人赦谕》有两千八百字,文章又长又难懂,但总算还有个中心思想在里面。
    我们大兵在前线,把《战阵训》连同这《军人赦谕》一起每天早晚都要共通一问一答地喊一遍。总共加起来恐怕有好几千次吧。《战阵训》里最大的错误就在“爱惜名誉”章节中的“决不接受被俘虏囚禁的耻辱”一段了。
    就因为这句话,有的士兵当了俘虏就再不能回来,哪怕逃跑归队也会被判刑。
    “哪怕当了俘虏,也一定要活着回来”
    要是这么写的话,就能拯救很多士兵的性命,而且《战阵训》也不会这么恶评如潮了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意外的出现 自己动手换轮胎 ...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41    IP属地:福建

小心鼹鼠
    河南村警备队驻扎在河南村,此地是位于从北京出发沿京汉线往南约30公里良乡站,再换乘支线列车坐到终点站——坨里,然后沿琉璃河往上游10公里的一个村落。隔着琉璃河,对面也有个村子叫河北村。(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河南村/河北村——译)
    也不知从何时起日军进驻这个村子。从这里再往上游有个村子,里面布有三块日军阵地。
    在这个河南村里日军兵力大概有30名。昭和16年(1941年)秋,为了防备八路军的进攻,特地在河南村警备队中增设了支随时可以出动的机动部队。
    这支机动部队的兵力约有50名。但这些士兵并不是由新进的补充兵员所组成。而是从其他三所警备队里抽调出来,并集中形成的。
    我从国内过来,在这里只待了短短三个月,这件事就是在此期间发生,并从中可以看出人那惊人坚韧的意志。
    河南村的机动队成立不久以后,警备队收到距此地往南约10公里的某个村子有“八路军有两百人在宿营”的报告。
    机动队立即出动,结果不仅没有敌人,村里连个村民都看不到。
    当时情况基本上都是这样。因为有密探,所以日军的任何行动都能被对方掌握,所以经常出动以后空手而回。
    而且这还是在日军在中国境内投入兵力最多的时候,对八路军来说也就是最艰难的时期。
    正如毛泽东所说避强击弱,八路军正是在认真贯彻这种持久战方法。

[每日热点]:【新车】体验北欧行政座驾-沃尔沃S90...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43    IP属地:福建

    看到村里既没有敌人也没有村民,士兵们非常恼火,就一家家搜查过去。结果在某家人家的炕里发现藏了两名男子。
    日本兵立即就把他们绑了,经过讯问他们只说:“我们是农民,不知道八路军的事情。”
    问他们为什么要藏在炕里,只回答说:“我们怕日军”,其他就全都是不知道了。
    对于他们为什么要藏在炕里这点始终抱有怀疑,就带到警备队里绝对进行正式调查。
    回到队里正好翻译没空,决定三天后在对他们进行审问。此前暂时把他们关在队里的一间房子里。
    这间房子平时就一直被用来关押俘虏或者可疑人物。出入口当然只有一个,四面是厚实的墙壁、高高的小窗上安有铁栅栏、土质地面上铺了一张席子。只有一面墙壁对着外面的路,附近有哨兵日夜站岗,所以根本无法逃跑。
    两人吃饭和上厕所都有当天执勤的补充兵步哨看着。所谓饭也就是一天给两顿清粥,只有上厕所的时候才会被看守带出去,看管的非常严格。
    就这样到了第四天清早。
    翻译总算有空了,可以对他们俩开始正式调查。正当看守要用钥匙开门把他们叫出来的时候。
    啊的一声大吃一惊。
    这两人在地上挖了个洞——跑了。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化身“贴膜小哥” 给爱车仪表盘贴蓝光钢化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45    IP属地:福建

    墙下面有个勉强供一人通过的洞。在这么硬的土里他们到底怎么才能花一晚上就挖出个洞来?
    “浇上小便挖的”
    班长听到吵闹声跑了过来,一边看着洞一边说。听这么一说,的确闻到了股尿臊味。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用什么来挖的呢?
    “这我倒是想起来了,昨天起他们就一次都没去上过厕所。”
    看守说,一般都会在吃饭的时候带去上厕所,但从昨天起从早到晚他们都没去上过。
    看来他们果真是把小便浇在土上,待土软化后,两人交替用手在晚上挖的。
    用手直接挖,那可有多痛啊。
    这无论如何都要逃跑的意志真是可怕,不过起因还是日军的疏忽。
    由于工程量大,前天开始就应该在席子下面开始慢慢挖掘,肯定事先会有什么征召。没能发现这征兆就是日军的问题了。
    另外夜里从土里钻到外面的时候,说不定还有人接应。没有发现他们逃跑,哨兵也有责任。
    总之,他们肯定知道只要被日军抓住,其后果无论你是农民还是军人,很少有人能活着回去。因此才会拼命想办法逃命。
    居然能想出这个法子跑掉,他们两人肯定不会是农夫,也许还是八路军的精锐呢。
    这件事后来不仅在各警备队,而且还在各中队里作为经验教训传播开来。以后凡是有看押俘虏的情况,都会使用“小心鼹鼠”的口令。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那两人幸好能够逃跑。要是没跑掉的话,掉到日军手里不知道还会被怎么样了呢。
    那名因为疏于看管而被责骂的哨兵,要是换成现在大概反而会为给这两人一条活路被受到表扬吧。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11-25 15:46 编辑 ]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马自达CX-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51    IP属地:福建

小兵太郎
(本段可能有些人会不适应,但我觉得不像是假的。毕竟历史很复杂。不过我们还是必须分清个人感情和民族大义的区别,不要搞混。——译)
    士兵原本也是喜欢小孩子的。无论是哪支警备队,总能很快和附近村里的孩子打成一片。因为小孩和大人不同,不会本能地害怕日军,甚至会喜欢上我们也不一定。(《鬼子来了》的片头吧——译)
    士兵会特地把额外的补给品(队里发的香烟、糖果)牛奶糖给他们、教他们唱日本儿歌、还会一起玩耍。
    像这样的士兵,如果参加进攻行动的过程中,看到因战争而成为孤儿、徘徊在路边的孩子时,他们会怎么做?
    本段讲的就是这么一个被带回部队,让士兵们照顾并养大的孩子。
    河南村警备队炊事班有个中国少年叫“太郎”,就是那么个被外出进攻的部队带回来的小孩。当时“太郎”有十岁,这名字是士兵们给随便起的。那么他被日本兵捡回来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形呢?我就从老兵口里打听起来。
    这正好是两年前的事情(昭和15年,即1940年)。当时中队正在河南村腹地某山区执行战斗行动。中队为追击逃跑的敌人来到一个村子。那村子入口有个小庙,为以防万一,就派人进去搜查。于是找到个才七八岁瘦小的中国小孩,一个人哭哭啼啼的。
    一开始见到日本兵他很害怕,我们好声询问后才知道,原来他是来寻找因这场战争而失踪的父母才到这个村里来,因为太累了就到庙里休息。
    之前连续走了好几天,穿的衣服也都破烂不堪,脚上的布鞋也磨破了。
    当晚,中队就在这村里宿营,有士兵拿着做好的饭盒去小庙送给他吃,他不知是因为头一次看到白米饭很吃惊,还是以前一直听说日本鬼子很可怕结果却对他这么好而惊讶,反正好长时间都没敢动筷子。
    第二天一早,中队就出发了。之后过了三天。
    不知队里是不是已经忘了那个小孩,在某处高地大休息期间,步兵哨发现有个小小的身影从山脚下正往中队停留的高地爬过来。
    再仔细一看,居然是那个三天前的孩子。士兵就跑了过去
    “怎么啦小孩”
    “日军是好人,就追过来了。”
    士兵们真是服了他了。
    从遇到那孩子的村里出来,中队已经沿着山路连续行军一百多公里了,也就是说那孩子也一路走了同样的路程。他可能还在山路上摔倒过,因为脚上发现有伤。
    这么一来,被追踪的中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面还得接着行动,无法带上这孩子因为纯粹就是一个包袱。于是,士兵就给了他块压缩饼干说:
    “部队不能带小孩,快回去吧。”
    他当时好像同意了,但后来还是跟着中队后面走着。看到这个样子,队长就动心了
    “好吧,把这小孩带中队去吧。”
    一言为定。
    在后面的约10天里,让脚走痛的小孩坐到马上,路过危险的河谷时,士兵背着过去,最后终于回到警备队里。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汉昂克赛拉八周年年会记录...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55    IP属地:福建

    这就是从老兵嘴里讲述的太郎的故事。他原本应该是有名有姓的,但却不知啥时候起就被士兵们“太郎、太郎”地喊起来。
    太郎回到河南村后,虽然还是个孩子但也帮着给警备队打杂,而且还干的很欢。就这样仅仅过了两年就会说日语,被派到炊事班干活去了。他对士兵专用词汇掌握得非常好。
    有国内刚过来的新兵,到炊事班领饭时,对着穿军装的小小少年——太郎问:
    “第一分队有几人?”
    他就会让人有种老兵一样的感觉回答到:
    “是,有〇人。”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正穿着件肥大的军装。从山里捡来的时候才七八岁,之后过了两年,现在该有十岁了吧。让这十岁的少年穿军装,无论怎么小的尺寸都不会合适。
    为什么太郎不喜欢穿中国服装,却喜欢日本军服呢?先不去说这个,其实最让部队头痛的还是该不该给他等级章的问题。对于队长以下级别的人来说这是最棘手的。
    日军虽然各方面都很粗暴,但也有内心单纯喜欢周围人的人。大概对太郎来说,这样的日本军队应该是个不错的庇护所。
    因此太郎他就一直呆在中队里,到以后日本迎来战败,他也不愿意离开日军,和部队一起转移到满洲去了。
    那时我和太郎所在的河南村部队到处转移,最后一次见到太郎是在昭和20年(1945年)8月底日本败北,在满洲奉天(现沈阳——译)郊外某个叫北陵的地方。
    我们团在这里被解除武装并收容起来,我去以前的中队走访的时候,突然被人喊道“斋藤”,一看原来是太郎,吓我一跳。

    没想到日本战败,他居然还在以前的中队里。
我正对此感到不可思议,战友们就流着眼泪说:
    “太郎那小子,我们怎么跟他解释他都不明白。还说:“不管日本是不是输了,他都要跟着日军走。””
    看来他还真是非常喜欢日本军队。这也不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他自从被山里捡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年多一直和日军生活在一起……。但这次和他在山里的事情完全不同。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失败者明白胜利者的想法。
    但这一切却和太郎没关系,他只是想和日军共通进退而已。
    日军里带着这么个中国人走可是个大问题,去和收容所管理方苏军一说,立刻收容所当局就决定要把太郎放出去。这事儿一旦定了下来,我们反而开始担心他能否一个人回到他出生的故乡太行山去呢?
    太郎他终于放弃,决定回去,我们就给他钱,塞给他东西,留作纪念。
    太郎背着大大的帆布包,出了北陵的大门,送他走的一整个中队的人都哭了。
    我庆幸幸好把太郎从山里捡了回来,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年。那时候受人喜爱的那个太郎,如果身体好的话,现在大概已经过了五十,刚刚进入老年了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能省就省 奥迪Q5更换变速箱油...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5:59    IP属地:福建

坠马和手榴弹
    河南村警备队里有十匹马。
    这些马并不是正规的军马,而是从当地征集的中国马种。
    和日本马比起来,身材小了一圈,看着也不那么威武,但耐力好,性格温顺非常便于使用。
    警备队饲养这些马匹首先就是用来在战斗中驮运重机枪。
    重机枪估计重量超过50公斤,这点和轻机枪、掷弹筒不同,所以光靠士兵是无法远距离运输的。所以对于重机枪连队来说马匹是必须要有的东西。
    其次,供部队长官和军官们骑乘。基本上所有从后方过来的领导都是坐着车抵达河南村,然后再从这里骑马到前线去。(也只有这种人,一旦爆发战斗,最容易被敌人狙击,从马上摔下来。)
    以上可知,养马的原因就是为了战斗。没有战斗的时候,也用于各警备队之间的联络任务;当附近村子里发现可疑情况,也会派出临时编成骑兵部队去征讨。
    虽然被称为骑兵部队,但实际上只有十匹马,兵力哪怕全部出动也就十名,并派不上什么用场。
    这支骑兵所有人都是重机枪连队的,可惜我虽然也在重机枪连队,但却不是骑兵。因为我不太会骑马,而且也学不太会,所以队长就把我的名字给划掉了。
    平时照顾马匹的工作还是和骑兵队的人一样做,所以我就成了个马夫、马倌。
    虽然我是个马夫、马倌,但有一次却因不得不骑上马背,而差点丢了性命。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体验龙卷风发动机舱清洗 效果不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5 16:02    IP属地:福建

    那天,警备队收到一个消息说:距警备队驻地往山区过去五六公里的一个村庄里发现有八路军间谍在活动。
    于是骑兵队立刻准备向那个村庄出发。但有一名队员因为发烧无法行动,所以我就被命令顶替上去。事发突然,我也没办法拒绝,就整理装备,所有人只带上手枪和手榴弹从警备队出动。
    到目的地村庄的路只有水路(虽然叫水路,但实际上是条没有水的河谷)和山路两条。山路马匹无法通行,所以就走了水路。我第一次实战中骑马,只能抓紧马鬃一摇一晃得一路过去,总算到了村庄的入口处。
    那个村庄不超过一百户人家。对日军来说算是个治安良好的地区,也就不能胡来。正当我们分成两队保持警戒打算进村的时候,村长一边说着“劳驾劳驾。”一边迎了出来。
    我们收到间谍活动的消息,就问他村子里有什么情况,村长摆着手回答说“哪儿有,我们这儿没这样的人。”
    一般这种情况下没有那个村长会说“是,看到过。”或者“对,有的。”
    如果在敌区的话,立即就会对他进行拷问;但这里却不行。甚至连在村里强制搜查都不行。
    村长拿着点心和茶往我们休息的庙过来,喝了杯茶后,我们就决定立刻回去。
    回去的时候一样走了水路。出村到了1公里的地方,河流宽度立即收窄,两侧被高地夹住。在一年前,即昭和15年秋,八路军百团大战期间后方阵地受到攻击时,有5台前来支援的日军卡车就在这里被击毁过。(可能指的是10月31日为了配合关家垴战斗,新编第10旅决死第一纵队一部截击了由潞城北援的日军,并在渠村、河南村等地阻击由东艾铺北犯的日军,毙伤敌100余人。具体参考《血战关家垴》——译)
    所以经过这里的时候总是让人毛骨悚然,心生抗拒。
    到了这附近,头马突然就加速了。马都有从众心理,所以后面的马也往前跑去,结果就成了场赛马。
    河床上尽是些人头大小的石头。马在这里很难跑得快,我们骑在马上也被颠了个够呛。
    不过对骑惯马的士兵来说应该没啥问题,但我却还不习惯。为了不被摔下马来,我死命抓住马鬃。大概马也觉得这样它路不好走,就撅起大屁股好像要把我甩下去。
    我拼命抓牢马鬃。以骑着烈马的姿势紧紧贴在马背上,但最后还是被“咕咚”一下摔在石头山。
    幸好戴着钢盔没磕破脑袋,军靴也没伸进马镫太里面,掉下来的时候没被马拖着走。
    只是腰部被撞了下,正当我要站起来的时候。
    突然听到腰部冒出了“嘶—”的声音,把我惊呆了。这声音就是腰里佩带的手榴 弹雷管被引燃的声音。
    手榴 弹引燃以后只过5秒钟就会爆炸。我急忙从配在腰带上的袋子里掏出手榴 弹,往河的方向丢去,同时身体趴下。几乎和我投出去的同时,手榴 弹爆炸了。中间差了一秒都不到。真是电光火石,只差一点点我就自爆啦。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快速掌握轮胎信息—胎压监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