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上海交大毕业生的散伙饭和毕业旅行
2016-06-22
摘要钱学森那届,毕业聚餐于1934年5月19日在八仙桥青年会举行。全体师生先是拍照留念,接着全体学生齐声高唱1934级级歌。
6月毕业季到!于是你会看见:校内三三两两“拗造型”、校外成群结队“约饭吃”。
不知过去大学生毕业是什么光景?6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室,听欧七斤博士讲述民国交大的毕业点滴。原来,当年的毕业生不止有毕业照、散伙饭,还有长达三天的毕业典礼、全年级学生参与制作的毕业纪念刊、校长宴请优秀毕业生,更有校方安排并大力赞助的毕业旅行!
“老交大的毕业传统始于南洋公学,在借鉴西方、结合本校特点的基础上,到上个世纪30年代渐渐规范化,成为一项内容极为丰富、具有交大特色的礼仪教育。全体师生都非常重视这一毕业传统。”欧七斤说。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都有哪些毕业传统——
毕业论文
毕业生要写毕业论文,民国学生也不例外。从1934届“本级同学毕业论文题目”来看,当时本科生毕业论文已有英文版。而且这些论文还被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想想都是手写稿,也是不容易。
钱学森也是这一届的交大毕业生。他的毕业论文是蒸汽机车方面的内容,但这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因为早在前一年,钱学森就已经发表了《航空用蒸汽发动机》一文。文章有关蒸汽发动机设计,只不过是用在航空上的。毕业论文则是把设计用在火车上,但理论知识是差不多的。
@@
1934届本级同学毕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