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3以及q5对比评测

80.3w+ 浏览
14 评论
2014-07-02 11:44:08
IP属地:上海
12014-07-02 11:44IP属地:上海


要知道,我们经常会因为品牌效应和产品竞争力等元素,将宝马和奥迪列为永恒的对手,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奔驰,也许是因为在产品层面它们都有着旗鼓相当的作品,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眼下,我们在日渐火爆的紧凑级SUV市场中也同样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宝马新X3和奥迪Q5这二位针锋相对的良才。




我相信不会有人怀疑奥迪在设计上的改变,每一次的推陈出新都会让人倍感亲切,同时更会吸引你驻足欣赏的脚步。

可以说,Q5不仅传承了奥迪低调内敛的气质,也展现出了运动之美,整体造型让人看上去甚是舒服。

在高端紧凑级SUV市场中,相比X3和GLK而言,Q5步入中国市场明显要晚上很多,在众人瞩目之下它终于来到了我们面前。在消费者的呼之欲出声中,国产Q5也在简配而不失面子的评价中释放出来,至今为止,我们必须承认奥迪Q5是成功的。

  









  它很漂亮?是的!我喜欢如此笼统的去表达奥迪Q5的外观造型,尽管它并没有以夸张而犀利的线条去勾勒,但这已经足矣。作为主打城市SUV市场的它来说,也没有将离地间隙过多看重,还是以享乐主义的特性示人。







  面对奥迪Q5的稳重特性,宝马新X3的外观造型显得更加新颖一些,当然也更加大胆。同样,宝马也为新X3提升了城市特性,同时兼具SAV特有的耐用性和灵活性。独特的结构线条勾勒出凹凸有致的表面效果,赋予车身精雕细琢的外观。



双肾式进气格栅是宝马永恒不变的标识,前部设计平直伸展,后端略微上扬,从侧面看,动感的线条勾勒出楔形造型,衬托出其强劲有力的运动特征。全新改良的天使眼前大灯组更加细腻,氙气大灯的穿透力更强。宝马新X3的尾部表现力很强,丰满中并不凌乱。尾部采用的水平伸展的线条烘托出霸气外观。独特的T型尾灯设计别致。包围式防擦条有效保护了车体,降低了伤害对车体的影响。








































22014-07-02 11:44IP属地:上海
对于城市SUV的日常驾驶考核,也许我们可以考虑从油门到底开始!只是由于两台试驾车排量上的差异,测试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两者间的参考而已。对于奥迪2.0TFSI的211匹动力输出而言,X3 xDrive35i所拥有的306匹动力显然要大上很多,不过就算是28i也拥有258匹的动力源,以至于在这方面奥迪Q5可以说是望尘莫及,当然它们的比拼重点并不在此。
*****
*****
*****
  我相信,奥迪Q5配备的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器大家并不陌生。日常驾驶中,Q5像其它奥迪一样很容易上手,轻盈的转向系统不乏细腻的运动感,在传统随速助力转向只改变助力大小的时候,奥迪动态转向系统还能够改变方向盘实际转向角度:低速时实际转向角度更大,高速时实际转向角度则要更小。
*****
*****
*****
  宝马X3 xDrive35i搭载的动力单元响应直接且迅速,并具有出色的运行平稳性和高效燃油经济性。这台直列6缸发动机首次将宝马双涡管单涡轮增压技术、HPI高精度直喷系统和可无级调节升程及正时的VALVETRONIC全可变电子气门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
*****
*****
*****
  眼下,宝马为新X3配备了全新的8速自动变速器,可以说这也是宝马近年来在技术提升方面的一个重要作为,挡位数值的提升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提升节油性,当然平顺性也是一个重点,只可惜又有几个人可以在6挡和8挡之中有明显感受呢?仅仅在35i车型上配备的自动启停系统可以在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而当你松开制动踏板,发动机便可重新启动,只可惜频繁的启动只会让人坚定关闭该功能的信心。此外,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以及低滚阻节能轮胎等诸多宝马高效动力技术,xDrive35i几乎应有尽有。
*****



*****
32014-07-02 11:45IP属地:上海
*****
制动过程中,虽然X3的最大制动加速度相对Q5要大了一点点,但从整个过程就能看出,它在大部分时间段都保持在-1g刻度线左右,制动力度上相较Q5要小一些,因而也就容易理解X3的制动距离要长于Q5制动距离的结果了。
*****
*****
  通过设定,我更喜欢将Q5定于运动模式,此时的Q5充满激情,扎实的底盘调校,支撑力十足的悬架系统,以及感应灵敏的油门踏板。即便在普通模式下,奥迪Q5也能够表现得很运动,紧凑的步调仍然可以让驾驶者应变自如。高速巡航时,舒适性同样是奥迪Q5所追求的要素之一,出色的转向系统为驾驶者提供着充足的信心,精准而沉稳是它所追求的。
*****
*****
  在握紧新X3粗壮的方向盘后,驾驶者将能感受到几乎接近完美的感官体验,要知道宝马一贯提倡操控性,以至于新X3也不会摒弃这个特点。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台上的按钮,在"正常"、"运动"和"运动+"模式间切换,每种模式除避震系统有明显变化,油门响应、发动机响应、助力转向特征,以及DSC介入程度都有所变化,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变速器积极程度。
*****
*****
  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是奥迪最值得炫耀的技术之一,这是一套纯机械结构的四驱系统,其核心部件就是Torsen中央差速器(Q5采用的是Torsen C式,也是目前最新的Torsen中央差速器结构)。之所以奥迪的这套系统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自动实现前后桥的动力分配,而不借助任何电子系统的干预。
*****
*****
  在车轮打滑时,完全依靠Torsen中央差速器自动实现前后轴的动力分配,因此它对动力传递更加及时。由于奥迪Q5只在中央差速器上采用了Torsen C型差速器,因此在前后车轴上的左右两侧车轮的限滑方式只有依靠电子辅助系统进行干预。
*****



*****
42014-07-02 11:45IP属地:上海
*****
  在正常情况下Quattro系统可按照40:60的扭矩分配比例将动力不对称地分配给前后车轮,而在必要时,扭矩依靠纯机械结构的Torsen差速器最大将65%的动力传送至前轮,而后轮更是最大可分配到85%的动力,以帮助车辆脱困。
*****
*****
  新X3的xDrive四驱技术同样备受瞩目,当多数城市SUV的四驱系统还仅限于提高车辆弯道性能时,xDrive则显示出了不俗的能力。还记得在第一次试驾时,宝马特意设计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双边桥,除了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造型外,几个滚轴总是能恰好出现在新X3车轮之下,目的是模拟动力缺失的状态,通过DSC系统对打滑车轮的制动,xDrive能够迅速将动力分配到有摩擦力的车轮上,而不是痴痴的让车轮空转。
*****
*****
  新X3的四驱系统在大部分时间会表现出后驱车的特性,因为加入了一套被称作性能控制系统的轮间扭矩分配程序,使得它在弯道中的表现同样灵活可靠。这套系统不同于宝马X6所使用的动态驱动力分配系统,它是依靠DSC系统发挥功效的。转弯时,该系统会对后部内侧车轮加以制动力,同时将更多扭矩转移至外侧车轮。
*****
*****
  在数据面前,一切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为了证实Quattro系统和xDrive系统谁更加出色,我们将两台试驾车拉到了刚刚下过雨的草坡上进行测试。首先登场的是奥迪Q5,在登坡之初,Quattro系统还可以为车辆提供充足的扭矩以及动力输出,也许是过于湿滑的原因,Q5出现的车轮空转的情况,最终电子系统的干预依旧未能达到预计的效果,Q5并未成功。
*****
*****
*****



*****
52014-07-02 11:46IP属地:上海
*****
  接下来是新X3,在xDrive系统的辅佐下,相比之前的奥迪Q5而言它似乎有些过于轻松,尽管也曾出现打滑的情况,但在电子系统的干预下它还是踉踉跄跄的登上了坡顶。老实说,湿滑的草皮对于这次简单的测试而言是个不折不扣的障碍,但是最终结果却让人得出了结论。
购买人群:品牌效应旗鼓相当,使用层面稍显差别
*****
  在经过了层层考验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两款车稍显差别的自身特质,因此也可以看出对于购买人群而言,它们的考虑重点。可以说,对于奥迪Q5和宝马新X3这两个有着各自历史和品牌特点的车型而言,在高端紧凑级SUV市场都有立足之本,首当其冲的要数它们的品质特点,毫无疑问,如果你在这两款车型中进行选择,前者是至关重要的。
*****
*****
  作为试图占据高端紧凑级SUV市场销售宝座的两款车型,奥迪和宝马也有着自己的考虑。奥迪Q5以其内敛而低调的外观造型吸引着中国消费者,这也许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点,并且就品牌效应而言,奥迪也是不可小觑的。对于宝马新X3来说,它采用了相对大胆的前卫造型设计,与其说它特点鲜明,倒不如称其个性十足,然而就宝马的品牌特点而言,追求驾驶乐趣和驾驶操控性的人们对它更是倍爱有加。
*****
*****
  奥迪Q5在舒适、休闲与运动中寻找到了完美平衡,既满足了驾驶者对动力及操控性能的追求,也满足了乘客对于舒适性的要求,同时休闲的享乐风格更展现了SUV的多用途的特性。然而作为一款SUV产品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性,宝马新X3利用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控制扭矩的输出,当车轮打滑时会迅速自动将扭矩分配给拥有较强附着力的车轮,在保持车身稳定的同时逐渐分配动能直至均衡。
*****
*****
  简而言之,如果追求车辆的平衡性能,那么奥迪Q5是个不错的选择;倘若更加追求操控性和驾驶乐趣,那么宝马新X3我想还是不要错过为好。




*****
62014-07-08 14:50IP属地:上海
友情链接 热门经销商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