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到郑州列席所分管的系统会议,会议结束恰值周末,队伍拟安排洛阳一游,征我意见,一听要去龙门石窟,欣然前往!
“石窟”二字并不陌生,其承载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造化的双重厚重感,通过书籍和媒体在脑际留下了深刻印象,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以及后来的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佛教的文化艺术宝库和世界文化遗产,实地一游早就盘淀为一种愿望,这次不期然成真,喜莫大焉~~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处,东门香山和西门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龙门石窟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历经文革却成为四大石窟中保存最完好的石窟。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5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分为西门南段、北段和东门石窟,其中西门北段规模宏大,是石窟的主体部分,本帖大部分PP摄于此。
天气不好,无甚摄影美图,仅为行走记录,好久没发帖,着急啊,权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