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300C论坛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发表于 2014-02-20 20: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42.8W | 回复 19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佛说: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0:34    IP属地:未知







佛说:让我普渡芸芸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者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佛说: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0:37    IP属地:未知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佛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佛说:这世间,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诸多烦恼,烦恼无以排遣故有心结,人就陷入“无明”状态中,从而造下种种惑业。
佛说: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磐,顿悟,一世的禅锋。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0:40    IP属地:未知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佛说: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佛说:地狱在哪里?地狱在我们的身心里。我们由于欲望难以满足,而产生贪欲之渴与憎恨不满之火,焚烧我们的身心。期求解脱之道的人,亦必须远离欲望之火。就像背负号草的人见到野火须走避一样......
佛说:见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诱惑、连忙把眼睛挖出来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心才是受诱惑的主角,邪恶之心如能斩断,作为配角的眼睛就不会输入邪恶了。
佛说: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0:43    IP属地:未知

佛叹道: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佛说:宇宙与人,皆有五类:色、受、想、行、识,合为五蕴。物质世界的五蕴炽盛,引诱着人的五蕴炙盛,于是种种贪欲翻卷了起来,将人掀入欲望的三千弱水之中,一沉一浮。所谓的只取一瓢饮,成了昏黄卷册中一句死气沉沉的偈语,丧失了当年棒喝震耳的亢然音效。那一根空心的芦苇,再渡不起我们沉重的身躯。
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佛说:皮囊好恶,原是无常。
佛说:人应该学会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说:出世间。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0:45    IP属地:未知

佛说:苍生难渡。
佛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说: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0:57    IP属地:未知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世间上没有一个不曾被批评过的。”
“宁静来自于内心,莫向外求。”
“人无知,喜欢回忆过去,让过去的记忆来动摇我们的现在。”
“没有人能给我们痛苦,只有自己给自己痛苦。”
“佛不能度人,唯人自度。”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1:00    IP属地:未知

(原文)

[size=+0]    [size=+0]观自在菩萨[size=+0],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size=+0]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size=+0][size=+0](译文)
  观世音菩萨,以甚深的智慧之光,照见受,想,行,识,意这五蕴都是一些虚渺的幻象,到达了那不生不灭的彼岸,脱离了一切苦难。舍利子啊,(你可知道,)精神和物质并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所谓精神,所谓物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感觉,思想,行为,认识,也不能分成精神,物质什么的。舍利子啊,(你可知道,)什么精神啊,物质啊,受,想,行,识啊,这所有的一切,其本质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知道,我们世界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是永恒的,是无限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形,也没有相,更不存在什么空间。所以你也不能让其多点什么,少点什么,不能让其变大,也不能让其缩小。)所以这世界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是精神的,既不存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个体,更没有什么感觉啊,思想啊,行为啊,看法认识啊等等。我们眼睛看到的形象,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接触到的触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等等等的概念,都是一些虚假的幻像,必须坚决加以屏弃。到那时。你就不会在我和非我之间感觉到一个界限,你也不会意识到我和非我之间有一个界限。到那时,你那一切愚昧的都没有了,你那一切不愚昧的也没有了。你将跳出生死轮回,不存在生与死的概念。什么苦、集、灭、道啊,智慧啊,佛法啊,只是过去的一个过程。你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了至高无上的佛法。(因为这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什么至高无上的佛法,你只不过是遵循佛的教诲,通过修炼,回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而已)。菩萨就是这样通过到达不生不灭彼岸的智慧,排除了心中的一切疑虑,(对于肉体生命的消亡),不会再有恐怖,离开这个本末倒置的梦幻世界,最后达到寂灭的境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不就是依靠这到达彼岸的智慧,最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所以这个关于到达彼岸的智慧的咒语,是具有无上神力的咒语,是扫除黑暗和愚昧的咒语,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咒语,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咒语)能除去一切苦难,不存在任何虚妄。所以,我们这个到达彼岸的智慧的咒语是这么说: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1:06    IP属地:未知

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
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
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
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
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
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
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
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
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
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
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
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
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
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
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
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
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
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
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
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
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
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
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
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
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
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
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
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
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
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
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
爱尾?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
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
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
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
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
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
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
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
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
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
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
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
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
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
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
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
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
诵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2-20 21:10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