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法制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11月19日,俄罗斯华人聚集的萨达沃特和留布利诺市场突然遭到大批武装警察的围剿,手段非常恶劣,如同抢劫一般。在市场开店的华人对本报记者称,今年以来这种事情已经不止一次了,这次是最严重的一次。
——志愿者组织爆料
20日,俄新社报道称,莫斯科警方在该市萨达沃特市场进行了大规模行动,逮捕了超过600人。报道称,此次行动是针对非法移民。
然而就在同一天,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在微信公共账号上发布了一则消息:2013年11月19日,俄罗斯动用大批武装警察对华人聚集的萨达沃特和留布利诺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围剿,采取非常手段,封闭市场,砸开无人看守的摊位,看到现金就收走,没有登记,没有给货主开据任何凭证,把这次“执法”行动完全演变为公开的抢劫。据我们获得的信息,损失比较大的华人,一次被收走的现金达25万美金之多。整个市场被收走的现金不计其数。
该联盟称,根据各方信息分析,这是莫斯科有关部门一次有组织的行动,目的是“打击洗钱犯罪”,前一段时间,俄罗斯有关部门立案查处了俄罗斯十大银行之一的MASTERBANK,从昨日起,该银行已经被吊销执照,停止运作,所有的ATM机也被停用。
——受害者说法
尽管该联盟猜测这次行为是为了打击洗钱,然而本报记者从受害者处了解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今年以来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他们管这种事儿叫“闹特警”,管所谓的特警叫“阿蒙(音译)”,这些阿蒙虽然是穿着制服,实际上和强盗无异。
在莫斯科的华人留学生郑小姐一家人就是在萨达沃特市场开店,郑小姐说:“那天一大帮特警过来把整个市场都包围了。不管是有没有护照的人,还是店正不正规都会被抓走。来了很多的警车,装满一辆就开走一辆,把被抓的人都拉回警局。今年闹了很多次的阿蒙,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警察假扮的。就是一帮穿着制服,头上戴着类似黑色袜子的面罩和头盔的人闯进来乱抓人。又一次我的叔叔正在那边吃饭的时候就有阿蒙闯进来抓人。我叔叔他们就开始逃跑,然后阿蒙就冲着天上三枪作为威慑,所有人就都老实下来了。他们也不在乎你是男是女,只要你不老实他们就会打人。像往年没有闹过像今年这么严重的。昨天是比较严重的一次,抓了很多人,有很多人都受伤了,因为逃跑时爬墙什么的。官方一点解释也没有,大使馆也不管这边市场的事。”
该市场的华人店主项先生说,自己起初也被抓了,但是自己比较幸运,因为总共抓了2000多人,停在门外的车子都装不下了,所以他就被放走了,店里也没有很多损失。那些被抓进去的人,不仅被罚钱,还被搜身,直到身上值钱的东西都被搜走了才放人,根本不管护照是不是合法,能带走的人都带走了。项先生说,今年经历过很多次“闹特警”,但是也没有人报警,因为“报警没用,警察更黑”。
另外一名店主陈先生则比较不走运,不仅被抓,还被关押了十几个小时,他对记者称:“昨天早上来阿蒙了,30多辆车,连装甲车都出动了,有好多个部门好多个兵种。我们赶紧跑,跑到出口的时候被堵住了,只好回来,抱头蹲在那里集合,后来被带到停车场。他们看了我们的护照,但就是不放人走。当时刮着大风,零下好几度,我们在大风里站了3个小时。后来我想迟早是要上车,就自己上了车。那种囚车外面是黑玻璃里面是铁笼子,我们的车有46个人,有中国人、越南人还有中亚人。开了一个小时的时候有一个人中国人说要上厕所,他们不肯,要他给钱,给了1000卢布,才让上厕所。后面车到了他们警局,还不放我们下来,说谁要下车方便,200卢布,抽烟100卢布,有的人就下车了,不一会儿又回来关在里面,囚禁了一个多小时。下车以后就进了所里面里面,就跟牢房似的,也有铁栅栏的,也有全封闭开一个小窗口的,身上财物全部没收,鞋全都脱掉,搜身检查,把自己东西放在黑袋子里写上名字收起来,所有东西都检查过了。我是早上9点被抓,夜里11点半放出来,一开始他们本来不情愿放,后来局长来了,让他们把中国人放出来,但还有一个人来说留一半放一半,那意思就是要钱,搞得通缉犯是的。我们护照签证都是合法的,跟他们说道理,他们就是不听,甚至还拳打脚踢,录指纹掌纹,拍照,就像电影里监狱照片一样。我没有受重伤,被踹了两脚。但是很多企图逃跑的人,都被揍了。我们都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就这样被无缘无故关了十几个小时,有的人更惨,今天早上才被放出来,其中还有孕妇。一整天没吃没喝,还不让上厕所,除非给钱。
今年这种事情不下十次了,从六月底开始,两三个市场几乎隔几天就会遭遇一次,规模不一样,前几天有一个市场就遭遇了一次比较大规模的,也抓了1500多人。我自己的店铺没有受到直接损失,但是生意没法做了,因为客户都不来了,这种潜在损失很大,客户不来了。”
——官方说明
俄罗斯内务部21日在官方网站上宣称,19日在莫斯科市场进行的行动,目的是为了打击非法移民。在行动中,警察局将61名外国公民递交内务部进行罪行识别和验证,最后将23名中亚人递交公安部门进行检查。 俄罗斯警方发言人表示:“在萨达沃特市场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是‘无障碍-2’行动框架下的举措,莫斯科警察局向俄罗斯内务部国土部门递交了超过600人,其中有邻国的公民。”内务部表示,本次行动符合俄罗斯行政法典中,关于俄罗斯联邦境内外国公民非法入住的规定。
——使馆表态
中国驻俄使馆表示对此高度重视,并已在第一时间指示领事官员赶赴现场,向俄方了解情况,要求俄方文明执法,保障华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安抚市场中国商户,提醒他们遵守俄法律法规,加强自我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但记者拨通了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的总机电话,值班人员称尚不了解本次事件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作出回应。记者试图询问新闻发言人联系方式,大使馆人员则表示不方便透露。在记者问到过去是否有类似事件时,值班人员告知记者去联系新闻部和公共外交处,记者几次拨通其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后来,记者多次试图重新拨回大使馆总机,电话却长时间占线。
——以往案例
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中国商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从2月9日开始,俄内务部警察就持续不断地拉走华商的货物,12日拉货事件达到高潮。据估计,华商此次损失约在3000万美元左右。
2008年9月11日,俄罗斯检察院突然对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采取了强制行动,查扣集装箱6000个,货物价值约20亿美元,涉及国内2000多家企业,大多数是温州、福建商人的货物,也有部分义乌、浦江商人的货物。
2009年6月18日,俄政府宣布销毁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20亿美元、600多个集装箱的“灰色清关”货物,并要求莫斯科市尽快关闭该市场。由于事发突然,没有给合法经营的华商预留清理、转移货物的时间,从而给大部分合法经营的华商造成了很大损失。
2013年7月24日,中国驻俄罗斯联邦经商处通过其官方网站以“重要通知”的形式发布了一份《关于俄内务部查封某中国企业货物的情况通报》。通报称:“2013年7月19日,俄内务部莫斯科内务总局以涉嫌仿冒国际名牌商品为由,查封某中国企业在莫斯科市伊尔库茨克大街17号库房存放货物4.7万箱,主要为皮鞋、皮包、儿童及成人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