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300C论坛 >  每个人都应“志于仁”

发表于 2012-02-28 09:25    IP属地:未知

查看 8W | 回复 3
每个人都应“志于仁”

【读解】有时候我们在观察谈论一个人时,经常会觉得这个人这里没对或那里不好,有时觉得这个人还不错,可有时又觉得这个人并不圆满,其原因在哪儿?就是因为他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有问题,没有将自身修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经常对周围的一些年轻朋友们说,你们每个人都应当给自己立一个几年目标,对自己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现代企业都会去制定一个近期、中期、长期乃至远期的目标规划。那么这个规划是什么?对个人而言就是体道而行,体仁而行。我们不能放弃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而且要敢于接受和承当这种价值观,这就叫立志。龙江书院在制定学修总纲时,首先就是立志,其次炼性,再次开眼,最后致用。如果连第一条立志都做不到,又何谈炼性?又如何谈得上把自己的身心性重新组合并重新优化起来呢?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要“志于仁”,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即使是到了老年,也都不能轻言放弃这个目标,不能在这个价值观念上有丝毫的后退。
如果能够志于仁,就会对我们的言行举止起到一个约束和规范的作用,那么在言行举止等方面就会表现出“无恶也”,就不会释放出不好的行为。在寺庙里皈依,师父传三皈五戒,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还有其他如戒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都是关于个人行为上所应遵循的规范。于是在说话的时候,自己就会想:我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是不是说了大话、空话、假话、不负责任的话?是不是扰乱了别人的心智,使其不得安静?有没有两舌恶口,是否在搬弄是非,伤害、诽谤别人?佛教列了很多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样孔夫子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规劝。  
志于仁者,就是要把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等这一整套思想理念融会贯通,并切入实际。有了这些思想理念的存在,用孔夫子的话来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可能有恶行表现出来吗?自然就不会有不好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脑子里面不好的念头刚刚一动,就会有站岗执勤的警察站出来,也就是以仁为核心的这一整套价值观念就会跳出来发警报,指出这个念头是不仁之举,马上把它排除并过滤掉。从语言上,从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深处上做到志于仁,那么就会有仁的一系列理念油然而生,它就会把种种不仁不义的念头压下去。并不是说做到了志于仁之后就不会再打妄想了,看到美女瞟都不瞟一眼,看到人家发了财心头也不去羡慕,这是不可能的,还是会有种种这样或那样的念头冒出来,但是它不会左右你的行为,不会左右你的思想,不会左右你的意志,不会因此去走极端。我不赞成某些清教徒式的思维,认为自己有了仁德,就干干净净了,什么坏的都不想了,那是说大话,谁都做不到。  
所以我们要看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其关键在于“志于仁”,它是我们每个人对待不好念头的方法,它可以使语言、行为和思想上种种不干净的念头不能得以释放出来。这一章是“里仁”,通篇都在围绕“仁”这个主题,孔夫子对仁的标准和修养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细腻的阐述。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04.41 KB)
 
【大切联盟】:酌情越野,激情穿越,慧缘公益,力所能及! 【慧缘公益】: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助残助学,应急救援!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2-28 10:53    IP属地:未知

志于仁,无恶邪!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2-28 11:08    IP属地:未知

上课啦!
Regal GS 3.0!SGM7302GS

新世纪3.OGLX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2-29 07:20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