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谈股论金 >  你(创新药)从哪里来?将走到哪里去?!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5-07-18 22:0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8W | 回复 2
你(创新药)从哪里来?将走到哪里去?!
今年主战场在创新药,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一波创新药行情起于港股创新药,现在已经扩散到了大 A。
那么以当下的视角看,它因何而起,会走向多高多远呢?
其实个别创新药大票在去年就已经在走牛了,只不过那时就几个票,影响力弱,都是各自走各自的,没有形成这样的场面。
个人总结几个方面
1.BD 热潮,从年初开始,多个药企的 BD 消息就层出不穷。大金额不在少数。对整个行情起到了带动的作用。至于为什么 BD 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一是,首付款解决了企业现金流的问题。
二是,能够得到国际药厂的合作,说明产品质量过硬。业绩有保障。
三是,拓展了国际市场,尤其海外临床实验也提供了支持。
所以说,BD 对创新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以前药企多数以国内市场为主,因为集采。所以持续走弱,现在不一样了,叠加全球市场,空间巨大。
2.集采政策改善,加上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
近期刚出的政策,大家可以自行了解。虽然这样政策不会立马对业绩产生作用,但是好的政策会营造良好环境,助力整个中国创新药继续更好的发展。
3.基本面改善。过去很多创新药企业,都处于研发大于产出。甚至有的还没什么产出,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到今年以及明年,很多药企逐步转为盈利了。像荣昌生物之前,市场老是觉得要破产了,账上没钱了。等一季报以后。市场就慢慢改观了。
4.市场交易资金放量,流动性得以解决。今年以前,大部分股票都是几百万的交易量,处于无人问津的场面。没有交易量,谈何估值呢。随着股价上涨,很多企业也很聪明。立马配售,获取资金进行研发。这个行为是对的,毕竟对企业来说。现金流是王道,研发投入不能停。所以会看到。大分部股票配售后,都是先跌后涨。说明市场是看好这个行为的。短期情绪有影响。
目前随着资金持续性流入。板块也出现水涨船高的局面,大家都创新药的理解也在加深。
5.机构配置提升。
为什么今年我要配置创新药,也是这个原因。创新药基本都是机构票。过去四年,机构在药票上的配置是持续降低的。今年属于触底反弹了。随着机构的仓位提升,股价也会进一步提升。
6.技术升级。目前国内一些药企的产品已经具备和国际大厂抗衡的实力了。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是多个。这种技术升级是得益于长期的技术投入和人才储备。从今年 BD 的总额资金远远超过去年一年总和来看,未来会呈现更多的实力强的产品。
以上就是个人分析的,也是之前分享的牛市的逻辑。
那么会走到哪里去呢?
如果今年当做创新药牛市元年。那么这牛市会走三到五年。
之前我把这波创新药类比以往的新能源,半导体。原因就在于,逻辑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科技战不能输。生物医药战更不能输。
目前国内的大厂的市值相较于国外,还远远不如。这是我们的差距,也是未来的空间。
中国已经在走向老龄化,这也是未来巨大的医药消费市场。这一批老年人是中国最富有的群里了。
区别于其他行业,医药也是全球行业。所以 BD 会显的如此重要。
既然如此,我们选择的方向就显而易见了。
一是有明显 BD 预期的票。
二是已经有 BD 在手了,比如三生,荣昌,虽然出消息后。有涨有跌。但是对比刚出出消息的时候,是不是又涨了很多。这样类似的,大家可以自己找。有 BD 了。业绩和现金就就会有保障了。
三是有大药在手或者在临床实验中的。
这波牛市呈现群体性,高空间性,延续性等特点。
最后重申之前的观点:
1.创新药牛市贯穿 2025
2.创新药是本轮贯穿牛熊的唯一品种
3.创新药是未来三到五年财富机会。

[ 本帖最后由 2023数据+中药 于 2025-07-19 17:07 编辑 ]
喝酒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5-07-19 11:30    IP属地:未知

BD交易只能是创新药企的初级阶段,没有建立整个创新药企的产业链,很难在国内如此内卷了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所有创新药企面临的难题!太难了!

海皮船长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5-07-19 12:23    IP属地:未知

2025全球制药50强排名揭晓,中国药企表现亮眼!
中国药企上榜情况概览:
此次上榜的6家中国药企中,云南白药排名第33位,与去年持平,位居中国药企榜首。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老字号,云南白药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核心产品云南白药系列对各类出血与伤痛症状疗效显著。近年来,云南白药积极创新转型,不仅拓展传统中药产品线,还涉足大健康领域,如云南白药牙膏在口腔护理市场成绩斐然,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探索传统中药与现代生物医药技术的融合。
中国生物制药位列第39名,较去年下降一位,但已连续7年上榜。该企业是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创新药收入首次突破120亿元大关。中国生物制药在多个治疗领域广泛布局,研发投入巨大,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其在抗肿瘤、肝病等领域拥有众多畅销产品。在结束不久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安罗替尼展现出强劲的开发潜力,以9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为国产创新药之最。其中,“得福组合(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两项关键Ⅲ期临床试验中分别“头对头”战胜K药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华东医药首次上榜,排名第41位。公司聚焦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业务板块。在医药工业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深耕内分泌、自身免疫和肿瘤三大核心领域,创新药管线已突破94项。内分泌领域围绕GLP-1靶点建立丰富产品线,利鲁平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糖尿病和减重双适应症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增长迅速;肿瘤领域引进的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已获批上市。
百济神州首次上榜,位列第44位。作为创新驱动的生物制药公司,百济神州专注于全球癌症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商业化,拥有多款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的药物,如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百悦泽)和PD-1肿瘤药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泽布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26亿美元,同比大增105%,成为首个年销售额破百亿元人民币的国产单品。百济神州还建立了强大的全球研发和商业化团队,自主开展超130项临床试验。
恒瑞医药排名第46位,较去年提升两位,已连续7年上榜。其创新药收入占比超50%,至今,恒瑞医药已有23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恒瑞医药长期以来在创新药研发上持续投入,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管线,在抗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多个治疗领域不断发力。
石药集团重返榜单,位列第48位。该集团以创新研发为核心,在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神经等领域成果丰硕,上市了恩朗苏拜单抗、奥马珠单抗、阿瑞匹坦、普卢格列汀等多款新药,JMT101、JSKN003、注射用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型)、SYS6010获得中国突破性治疗认定,建立了完善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同时,石药集团注重产品质量,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喝酒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