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10-31 17:46 IP属地:未知
2真正的军国主义是咋样
在说明日本军参谋的作用和战争责任之前,还是先来解释一个名词“日本军国主义”吧。
在抗战前和抗战中,人们还能看到“日本帝国主义”这个说法,战后就不太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军国主义”
这个词。而且在现在,“军国主义”只用于日本(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早就已经被人忘了),没见过“美国军国主义”、
“苏联军国主义”的。那么这个“军国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辞海》上是这样解释“军国主义”的:“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一切为了侵略扩张的黩武思想和
行动。”而日本的《广辞苑》则是这样解释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政策、组织为战争而准备,重
视以军备力量对外发展,用战争来高扬国威的思维方式。”用词有点不同,但基本意思是一样的。
实际上的军国主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先看这么一件事吧。1930年,为了参加伦敦海军裁军会议,日本国会内有过一
场大吵架。只要听听吵架内容,就知道什么是军国主义了。当时争执的焦点是应不应该接受英美提出的裁减海军兵力
的建议。浜口雄幸内阁认为,日本的国力无法长期维持一支巨大的海军兵力,所以应该接受英美的建议,就坡下驴,
裁减海军军备;而海军军令部则认为海军兵力不应该裁减,边上的陆军参谋本部更是煽风点火,说海军怎么这么无
能,居然让**来过问海军兵力的事情。

1930年11月14日,首相滨口雄幸在东京火车站被法西斯组织“爱国社”刺成重伤,不久死去。在右翼极端分子眼中
,他的罪名是前不久“屈辱”地接受了伦敦海军军备会议对日本海军吨位所作的限制。
===================================
原来,在当时《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体制内,这件事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内阁的解释,海军兵力的决定,属于
军事行政,归海军大臣管。另一种解释,当时的在野党政友会则认为,海军维持多大兵力是关系到如何作战的事情,
没有经过军令部的同意提出裁减,就是对所谓“统帅权”的“干犯”。这就是所谓“统帅权干犯事件”,后来一直
发展到浜口雄幸首相遇刺。
===================================

刺杀滨口雄幸的凶手佐鄉屋留雄被警方拘捕。
[
本帖最后由 三雇茅驴 于 09-10-31 20:1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