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4-11-01 18:16 IP属地:未知
查看 55.4W | 回复 168
对PST2.0车的几个认识误区的再认识(原创)
近来由于车价下降,关注PP的人多了起来,不断有各地DX光顾爱卡帕协。对PP议论较多的2.0车型,很多人可能在别处看了些有关2.0的帖子和议论,发到这里来。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在爱卡帕协已经是老题了,不少资深DX都有专帖讨论过,只要在帕协潜过一段时间或发帖几百以上的都了解的。但频繁有新人将错误信息不断发来,这里总结几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谬误1:2.0的发动机烧机油。
这是缺乏说服力的。这里开2.0的DX很多,众位车主的话比一两个的士司机的话更可信。另外,的士司机爱用“烧”这个字眼,是这些师傅并不太注重学术问题的。和这里大家说的烧不是一个概念。严格来说是“消耗”。任何车都消耗机油的,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这种消耗超过一定标准,比如超过行车手册上标明的消耗量,而且伴有尾气冒蓝烟,才是故障。如果没有冒蓝烟,即使“烧”的大些,也不能算做故障,否则,大众应该召回2.0。
谬误2:2.0的发动机是国外淘汰的产品,我们是在用别人不用的产品。
大众在全球(不只是中国)是有2气门的发动机用于各种车型的,它根据当地国家的实际情况而决定是否推出2.0的发动机,包括2.0的PASSAT。查询方法很简单,只要登陆一下大众在全球各地的厂家的网址遍可查到,当然,有些国家有,有些国家没有,很不幸,中国就属于推出2.0的发动机车型的国家。
附大众各地网址:
*****德国大众
***** (大众美国)
*****大众中国
*****大众英国
*****大众日本
***** 帕萨特中国官方网
***** (帕萨特详细介绍)
***** 大众亚洲(台湾)
*****
谬误3:PPB5 2.0用的是原B4的发动机。
这个不多解释,大家打开两个车的前发动机仓盖一看便知。
谬误4:2.0的车没劲,功率和扭矩都比原来的1.8还小,跑不了高速。
原1.8(注意没有“T”)的功率是92,2.0是85,单从功率看,2.0是小了。但有一个参数大家忽视了,那就是扭矩。原92KW、20气门的发动机只有162牛·米,而85KW、8气门的2.0发动机却达到了172牛·米。别小看这多出的10牛,它保证了起步的迅捷。提速比一般的同档次的车一点不差。要知道,决定汽车起步提速的重要指标是扭矩而不是功率。在扭矩保证速度提起来的前提下,2.0完全可以上到200的高速的。2.0能不能上200,请自己实际体会后再发言。
谬误5:拿2.0和1.8T比。
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车型。发动机不一样,没有可比性。要比,请抛开发动机来谈。
谬误6:认为开2.0的人把2.0看作是“好车”。
这的确是误解。这些2.0的同学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说2.0不错也只是从“烂”“黑”这个角度为它捍卫一下名声而已,我相信他们内心都知道2.0的定位的。你不能说人家买了你认为“黑”的产品,人家就傻。中国黑的产品多了,有的产品你认识到了,你不买,有些你没认识到,你就买了、你就消费了。比如,一把遥控钥匙,一个气体放电大灯,动辄要数千元,这是不是黑?我可以告诉大家,你们都看电视节目,可你们知道我们用的播出磁带多少钱一盘吗?小日本不就是欺负我们自己不能生产吗?!那是不是全国看电视的人都傻?都在为小日本做贡献?这个你不知道,我今天告诉了你,是不是从明天起你就不看电视了呢?我不相信这里有上千元的科技含量,但我们能说消费这些产品的人傻吗?
一碗鱼翅粥要几百元,你喝过没有?你傻吗?我们知道2.0的价值值多少,展开来说,其他车型、其他排量就没有“黑”的价钱在里面?在目前中国,真实情况是,越是高一级别的车,越是价格贵的车,也就是利润越大的车、越黑的车。道理很简单,去问问那些多年的车商吧!你如果能争下宝马的代理权,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没人去争杰士达-美鹿的代理权?市场只有存在的合理与不合理之说,与其攻击2.0,不如抨击整个中国的旧的汽车生产和营销体系!2.0是标,体制是本。看标不看本,谁傻?
谬误7:2.0的价格太高。
如果说中国的车价都高,这话没错。汽车暴利是中国劣根性的又一体现。这个问题太深了,非吾等能解决,大家也只能骂骂发泄一下而已,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所谓高低是要有比较才有意义。如果“2.0是高的”这个命题没有错,那么各位请看,以最低一当的标准配置的2.0MT来比,同档次的2.0级别的车哪个低于PP2.0MT?现在它的价位可以17.8W拿到。谁能17W多拿到NYG、BKJW、MDO和M6?(请勿以DFZZ和ZH来比较,他们的品牌价值含量不是属于“同等竞争车型”——国际比较车型的惯例称谓,谁知道它的英文请附上来)。或许有人说,那PP的2.0的配置比别的低很多呀。没错,我同意。但加了这些配置,钱照样收你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不加这些配置,利润可能(注意是“可能”)比加的还大,这点,我们也清楚。但毕竟绝对价位下来了!可能2元的股票比20元的市盈率还高,兜里米少的我还是玩2元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有个客观实际大家是否注意到:1,市场上就有买不起那些加了诸多配置的消费者。2,市场上就是有不喜欢诸多配置的消费者。3,市场上还真就有能买得起V6甚至W12的人他就买2.0。这三种消费者,是不是2.0存在的客观土壤?
(附图为德国大众网页85KW发动机的技术参数查询弹出的子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