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6-06-27 23:46 IP属地:未知
从网上搜了些关于黎安的资料
《进入息烽的地界。此时,你会感到崇山峻岭同时向四面扩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坝子。一条公路蜿蜒纵贯坝子南北,苍翠的行道树如一条绿色的长龙。金黄的稻浪中点缀几座青绿的小山,白墙黑瓦的村舍,环山沿路摆出几个小小村落,这一切与蓝天、白云组成了一幅神奇的画卷。缕缕欣喜一阵阵刺激你的神经,热血奔涌。
这里就是息烽县的南大门——黎安,也是息烽县2015年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点”。黎安村位于息烽县境南端,与修文、开阳相邻,面积10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454户1600人,地势险要,历来是兵空必争之地。其实,黎安以前叫犁辕,因其形状像犁辕而得名。犁辕地势险要,很早以前几乎没有人居住,“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就是当时穿梭在深山之中川黔古盐道的真实写照。那时常有匪徒劫径,野兽出行,盐商们常常三二十个一起结伴而行。明朝启元年(公元1621年)水西宣慰司同知安邦彦叛乱。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兵部右侍郎总督贵州、湖广、云南三省军务兼贵州巡抚蔡复派手下参将牟文绶、守备牟海奇、牟章甫率兵进入息烽境,赶走水西兵。朝庭为加强守备,在犁辕建哨,屯兵扼守要塞。至此犁辕逐渐有人居住,有了一两家客栈,供常年行走在盐道上的盐商们歇脚小憩。每到晚上,寂寞总煎熬这群四川或黔北来的盐商汉子,他们不免要寻些乐子,就用跳花灯来排解心中的烦闷。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跳花灯。每逢过年过节跳花灯就成了犁辕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进了村子,便是“长征1935”文化广场。据史料记载,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息烽,左、中、右三路大军都从这里走出息烽县境,由此书写了中国军事史上“佯攻贵阳”和北上延安的神奇篇章。听老人们说,红军在路过时秋毫无犯,军纪严明,还在村子写了“红军是干人的队伍”、“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没收土豪家里谷米油盐,分给贫苦工农”等标语,只是村民们在以后的房屋改建中毁坏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人们为纪念红军长征,建了“长征1935”文化寨门及文化活动中心、“红军长征过息烽”主题文化长廊和感恩亭,还请了能工巧匠把红军长征时与民水乳交融的故事和农民现在的幸福生活书写成对联和绘成农民画、油画,高挂在长廊和报恩亭的四壁,让后人都记住这段历史,世代不忘红军和党的恩情。
黎安背靠息烽最大山脉——南山山脉,面积80平方千米,主峰南极顶,海拔1749.6米,为息烽县最高峰,30000多亩原生丛林连绵起伏,如绿色屏障,是息烽最大的原生丛林。南山山脉,山上山下景色各异,“一山容四季”,有“天然大氧吧”之称,气候宜人,置身其中,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北距村子仅1公里便是有名的息烽黎安温泉了,常年水温在46℃左右,含氡、偏硅酸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水质优良,天然资源量4374.08立方米/日的黎安温泉,据相关数据分析黎安温泉含有30余种微量元素,其中对人体有益14种元素,且硅酸、锶、氡、氟、钡,对多种慢性病具有疗效。现在集洗浴、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黎安国际温泉体育公园项目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中。2015年,黎安村下坝、丁家湾两个组列入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围绕全面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和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提升,共计投入资金213.49万元,建成了2100余平方米村文体广场、“红军长征过息烽”主题文化长廊、“长征1935”文化寨门及文化活动中心,花池327米,安装路灯130盏,购置移动垃圾箱4个,村寨绿化350平方米,旅游公共厕所1个,硬化通组路1.18公里,路灯可照亮每家每户,公路可通达每一个院落。家家门前鲜花放,户户楼房迎朝阳,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幸福。现在村民们到田间地头做农活也都实现了“现代化”,以车代步,以机代手,使做农活也成了一种体验,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在村子之中散落着300余亩葡萄,100余亩猕猴桃。相对独立的农家小院,典雅别致,背靠青山,面对田野,四时景致,各有千秋,同是一个人,却有不同的心境和感悟。春天,坐在小院里,清风扑面,鲜花盛开,眼前是碧绿的麦苗或金黄的油菜,芳香可餐,带你进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意境之中,令人神往,充满憧憬;夏天,坐在小院里,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环顾四面青山,看着蓝天白云,听着婉转的鸟语,稻田间时有鸥鹭飞起,让人享受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秋天,坐在小院里,映入眼帘的是“层林尽染、山山黄叶飞”,稻浪起伏,瓜果遍野,伸手就可在头顶上的葡萄架摘一串葡萄,放入口中,蜜意顿生,好不惬意;冬季,群山银妆素裹,“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多了几分苍茫之感。无论何时,有朋来访,在小院时一坐,品茗或小酌,都是别有一番风味。
沿着环山小路,拾级而上,来到一座小山之上,这里就是观景台。新建的观景台古朴而雄奇,与一段古老的城墙相连,站在观景台上,放眼全村,仿佛又看到了王师北来巢叛逆,仿佛又看到了三路红军威严的队伍,挥师北上,浮想联翩,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蛙声四起,天空星星如棋,月亮挂在树梢,老奶奶在院子里给孩子们讲“张果老砍梭罗树”的故事,此情此景,也让我们这样的中老年人想起那难忘的童年,寻到了一种久违的乡愁。广场上响起了音乐声,村子顿时闹了起来。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向村文化广场,老人们有的围在一起下棋,有的聚在一起打牌,还有的跳起了黎安本土的花灯;年轻人则跳广场舞;孩子们就象出笼的小鸟,雀跃欢喜,在广场四周又玩起了“捉迷藏”古朴游戏,悠闲的意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诠释。
近年来,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黎安村环境得到的很大的改观,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得到了重庆、两广等外地客人的青睐,他们自发地来到这里度假避暑,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年接待人数已达四五百人,成为黎安村的又一支柱产业,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0元。
随着黔渝高速铁路的开通,黎安温泉的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纵深推进,黎安村会更加美丽,成为黔中地区承接全国各地客人度假避暑的首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