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探影论坛 >  【周一】2020-09-07今日白露

已解决

发表于 2020-09-07 09:2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03.7W | 回复 31

【周一】2020-09-07今日白露

6爱卡币
问题描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
        明人不说暗话,白露节气,你那儿有啥好吃的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最佳答案

有早晚凉了 最好的季节即将来临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9-07 09:20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沙发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9-07 09:20    IP属地:未知

板凳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9-07 09:53    IP属地:未知

引用 超哥超哥 于 20-09-07 09:39 发表的回复
有早晚凉了
最好的季节即将来临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9-07 09:54    IP属地:未知

引用 祭司饿了 于 20-09-07 09:48 发表的回复
加强锻炼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9-07 09:54    IP属地:未知

引用 毛毛蟲蟲 于 20-09-07 09:52 发表的回复
白露快乐!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9-07 10:08    IP属地:未知

引用 chenyuanshi 于 20-09-07 10:00 发表的回复
秋意渐浓,注意保暖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9-07 12:12    IP属地:未知

引用 宾得小胡 于 20-09-07 10:53 发表的回复
凉快了

从此回归游民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