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行行摄摄江浙沪 >  【春与夏之记】跟着课本游中国之石钟山记

发表于 2024-04-04 18:43    IP属地:未知

查看 4994 | 回复 6
【春与夏之记】跟着课本游中国之石钟山记
2024年春季出游,沿途边走边玩,观花赏景,尝当地美食,品当地风情,不亦乐乎?
你还记得高中语文课文《石钟山记》吗?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长江与鄱阳湖在此交汇。东岸边有一约40多米高的小山,名“石钟山”。
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乘小舟”夜游“绝壁下”,写下了《石钟山记》。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今天我来到课文说到的湖口县石钟山景区游览,感受下古人所描写的情景。
景区游人如织,游船居然都被团队包完,虽然无法像古人那样坐船至绝壁下,但也能临江揽胜(参数|询价),倾听江水拍岸的声音。
长江和鄱阳湖,“江湖两色,石钟千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景区。
石林
北靠神仙洞,西上归去亭,南下火药局。这里环境幽寂,石峰峥嵘,怪石林立,洞穴奇异,别有洞天。是石钟山一大自然景观。
上谕亭
清乾隆五年(1740),知县赵作霖建。咸丰四年(1854)兵毁,咸丰十年(1860),清军将领彭玉麟移建于此。亭中有咸丰皇帝的圣谕,令地方官员每年春秋在昭忠祠(忠烈祠)祭祀在湖口阵亡的清军将士,碑文及碑名,均为曾国藩手书。彭玉麟建龙云图案,因八角飞檐,又称“八角亭”
又名太平遗垒、昭忠祠,位于石钟山之西北面,左为报慈禅林,右为浣香别墅。太平军驻此期间,曾在此建有营房堡垒,失败后,改建为昭忠祠。1956年,为还历史本来面貌,改名太平遗垒。1986年又改名忠烈祠,祠中现为文创售卖处。
前后两幢,前幢名听涛眺雨轩,后幢名芸芍斋。前中有空院。中院两廊墙壁镶嵌有唐代魏征、宋代苏轼、黄庭坚、清代郑板桥、彭玉麟、贺寿慈等名人碑刻。
报慈禅林
清咸丰八年(1858)建,清廷为战死的湘军水师官兵报答慈恩、祭祀祈福、请僧侣诵经敬佛之所。由僧房、大雄宝殿、海岛、戏楼及前后庭组成。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大雄宝殿原有的佛像及殿后的海岛1966年均毁,1980年修复,大雄宝殿修复后改名观音殿。
船厅
因整个形状像船而得名。清咸丰年间知县岑莲乙建,同治间总兵丁方义修,1979年又大修,2017年重修。“湖山一览”匾额为民国九年(1920)杜锡珪所书。
江天一览亭
始建于明代,原名江山一览亭,清代咸丰年间重建,改名江天一览亭。1979年大修,2017年重建。其位置临江,为江湖揽胜最佳之处。
临湖塔
1980年建,塔有七层八角,空心每层有窗、檐,檐饰蓝色琉璃瓦,塔顶装设红灯,为夜船导航,又名天灯塔。
清浊亭
1993年建,圆柱圆顶,四面通透。站在亭内,可观鄱阳湖、长江清赤两水交汇数干米奇景。享柱上有钱伟长所撰“江湖两色,石钟千年”联。
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在此交汇融合,左侧长江水呈黄褐色,右侧鄱阳湖水显青绿色,两水交汇,清浊分明,堪称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分享下大通皮卡的隐藏功能...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04 18:56    IP属地:未知

引用 qq555 于 2024-4-4 18:51 发表的回复
石钟山记

[每日热点]:【故障报告】中央扶手箱滑轨断裂困扰?低成本维修来了...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04 18:58    IP属地:未知

引用 弓长^_^ 于 2024-4-4 18:57 发表的回复
推精了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卡宴也换三联屏了 新款内饰超级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