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22年12月29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前不久未执行取消尾号限行政策之前
京城交通图全城飘绿
路上车流稀少
趁机驱车前往房山
实地探访了京城仅存的两座“花塔”
据记载“花塔”仅出现于宋辽金时期
国内现存约10座,北京有2座。
实打实的“国宝级”千年花塔
即将目睹它的真容
“花塔”实为“华塔”
是“华塔”的俗称
看到了实际塔身
发现塔身上部装饰着各种繁复花纹
改叫“花塔”好像更形象
刚把车子停好,远处奔过来一只小狗,极其活泼,围着我又蹭又吻
抓到一根铁丝玩得很起劲儿
镇岗塔,2013年3月5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修建为一个公园
公园园区很小,基本上以古塔为中心,辐射周围山坡几条小路。
花塔这种建筑形式流行于辽金元,因其工艺繁复而修建稀少,如今国内仅存十余座,每一座都堪称稀世珍品。塔身不能靠近,只能隔栏观望
远远地拍一张,小狗就蹲在我面前,我走到哪它跟到哪儿,挺友好
该塔修建于金代,京城早期拆除了不少古老建筑,镇岗塔能幸存到今天实属不易
塔身布满密布的佛龛,每层有十八个佛龛,内有石佛,但都以斑驳不堪
这是一座砖结构的九层实心花塔,须弥座上密布着七层佛龛,这些佛龛环绕而上,逐渐向内收拢。
原来到门口迎接我的小狗是这位老大爷的,大爷本地人,天天过来晒太阳,聊了几句塔的情况,大爷说他近乎失聪,沟通困难也就罢了
据传说镇岗塔建立以后,附近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更穷了。所以,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意思是镇岗塔不倒,这儿就富不了,将此地的贫穷落后归罪于镇岗塔所累。
俯瞰山下就是镇岗塔路,据说这条路过去没有,修建之后因镇岗塔而得名
塔身之上挑出短檐,筒瓦屋面
仔细看了看,表面似乎浮雕着人物及动物造型,都以风化斑驳
拱眼壁上有花卉、兽头等精美古朴的浮雕
听说镇岗塔的前面原有石碑一座,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修镇岗塔碑记,可惜已不存
镇岗塔边一段水管,被垫起,貌似是用拆掉的老公路路面,被废物利用了
看完镇岗塔
驱车继续来到京城仅存的2座花塔之:万佛堂花塔
这个地方也不是景区,免费参观
原来该花塔就位于早有耳闻的“万佛堂孔水洞”旁
万佛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孔水洞之上,坐西朝东,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孔水洞古刹仅存的一座殿宇
殿内嵌有《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所以俗称万佛堂,问了一下当地人,此处从未对外开放过,只有文保单位进去过
原名万佛龙泉宝殿
孔水洞外一座小塔
建于元代的八角七级密檐式
为“龄公和尚舍利塔”
内有舍利,但早已被盗走
照片并未倾斜
而是塔身已倾斜
和过路一位老哥闲聊,他说自己六十多岁,从小在此长大,从他看到这座塔就是歪的
孔水洞是著名的历史名洞,历代文献多有记载,洞壁还遗存着隋唐时期的刻经、摩崖造像和金代的题记
整座塔身向万佛堂倾斜,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北京斜塔”?哈
和这位老哥聊了几句,从小在此长大,已六十多岁,说近些年来此看万佛堂花塔的人很多
万福堂大殿右侧不远处就是京城仅存两座花塔之:万佛堂花塔
想靠近花塔需要登上台阶,台阶上平台一座有历史年代感的宿舍
问了一下旁边的居民
该地区原为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煤矿家属大院
后因产矿量减少并上级调整战略而废弃
若干年后矿区闲置原宿楼舍被分配给老百姓居住
透过窗户看到摆放的盆栽植物和生活用品
能感受到较为荒凉的老矿区内的烟火味儿
靠近塔身
有修复痕迹
当地人说几十年前修复过
不过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美和壮观
塔的上部装饰各种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如同巨大的花束
花塔又称华塔。刚才已经提到过
根据佛教涵义,表现莲花千佛造型的塔被称为华塔,多盛行于北方
这类塔现存数量极少,放眼全国也寥寥无几
确实非常珍贵
塔身被保存下来还能分辨的动物造型屈指可数
塔身上部用层层的巨大莲花瓣组成一朵千叶莲花,在每个花瓣上雕有一座佛龛。
花塔供奉的佛像很特殊,有头部朝外的狮子和大象的半身雕像,上面所托佛龛里是它们各自的主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在史料中并没有发现关于万佛堂花塔的明确修建时间
塔身有“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的题记,故推测建塔年代最迟为辽道宗咸雍六年(1070)
在我国历史上,辽代是一个以崇佛而著称的朝代,佛教极盛
花塔某一侧基座上难得一见的浮雕“妇人半推门”
塔身旁边一条蜿蜒而上的小路
路边遗存了几座古老的民居
这里应该是个小村落
顺着村见小路而上
坡顶仍有个别房间有人居住
但绝大部分都已成废墟
地上堆放了不少建筑材料,感觉这个村落曾被复建过,但工程又停止了
对面的矿区老宿舍楼已被粉饰过
不过造型依然很有年代感
远眺万佛堂花塔,风水宝地
早期的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