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十月,我再次来到内蒙,一路上天气变化无常,虽然路线不一样,但风景却也十分别致……
说是高原,走在上面一点高原的感觉都没有,倒是觉得遍地都是丘陵,一起一伏的……
说是草原,一眼望去连点儿草原的样子都没有,倒更像长了疮的头,一撮一块的……
我想象的草原应该像高尔夫球场那样一片绿色,整齐辽阔,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呵呵,忽然我想起这是秋天,草已经黄了;可黄是黄了,也不应该光秃秃的,草呢……
路上碰到了羊,活的,一大群,在路边的地上吃草……
草原的羊怕人,到跟前照相它就跑,这使我想起年轻时在近郊的村里拎着气qiang对准羊屁股的情景……
天气阴沉,有的地方下着毛毛雨……
这可能也算工厂了,草原辽阔,地广人稀,连围墙都省了,呵呵,很不错……
草原里有建筑的情况不多,不知道这是什么单位建在了草地上……
草原的地表非常柔软,后来知道地表破坏后就成了沙地……
沙漠完全是沙子,而沙地是土中含沙高形成的荒漠,沙地有一定量的植被……
道边不远有一个孤零零的蒙古包,蒙古人把羊毛擀压成片搭成圆形房子,所以蒙古包也叫毡房,现在蒙古人不游牧了,好多地方的蒙古包就改用水泥建……
看来这家用电靠自己发,杆子上绑着风车,发出的电进了蓄电池,然后晚上用……
我本来梦想家里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听黑龙江政府说太阳属于国家的,就算了……
去阿斯哈图的路上经过达里湖,在北边的小镇只有一条街道,没什么人……
想休息一下,就找了这家看上去不错的饭馆,吃了碗又贵、又少、又难吃的面条……
湖在蒙语称“诺尔”或“淖尔”,达里诺尔门票一百多,门口不远有度假村,可能季节不对,也没有人,估计每天三百拿不下来……
又下起了细雨,我在诺尔门口犹豫了一会儿,决定不进去了,至今没后悔……
这里已经是克什科腾属地了,温度却没有坝上冷,荒漠和草场交替,景色还算美……
远处有风力发电设施,在凸起的山丘上迎风站立,增添了不少生气……
到阿斯哈图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景区门外到处是住宿用的蒙古包……
唯一一处吃饭的地方,价钱比美国国宴还贵,还不适合常人的口味……
这里也有小楼可住,不过室内设施基本瘫痪,空调不能用,水管没水,要去餐厅自己打……
整个景区游客不超过二十位,服务员说,等你们走了今年就停止营业了……
第二天早晨花了一百块钱买了景区门票,坐上游览大巴上山了……
山上布满了大雾,走进雾中一会儿就觉得头发上全是露珠……
到阿斯哈图就是为了看石林,昆明石林用“丛”形容的话,这里的石林就用“堆”……
在丘陵状的山上,像草原一样的地上,东一堆西一堆的堆放着石头……
昆明石林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这里的却像是运来卸下的……
巨大的石堆犹如人们把一床床被子摞在了一起……
地质学家猜想这些石头是火山喷发落下来的熔岩,我看不像,哪有那么巧,一片一片的,一摞一摞的,还一堆一堆的……
这种地貌奇就奇在怪异,石头似乎和山并不是一体,与裸露的山石也不是一种……
一两个地质学家猜测完走了,别的地质学家就不再言语,怕结论有了冲突不好共事……
我反正不怕,不用想着有没有人提名推荐获奖,永远也不用看他们眼色行事……
山上的浓雾让人无法辨认更好的景致,我常常是走到跟前才看清石头的样子,于是决定下山……
返回的路线有些迷糊,我就在半径五十米左右转圈,待确定了来路才走回大巴停着的地方……
找到去西乌珠穆沁旗的方向,顺着近路北上……
内蒙县乡道路的路况差别很大,有一点差不多,就是不管好走不好走,车都很少……
光秃秃的草地上有一堆堆酱色的东西,像是牛粪,不知是肥料还是燃料……
西乌的巴拉嘎尔高勒镇也刚下过雨,小镇挺干净,街上人不多,似乎本来人口也不多……
市政设施很齐全,还有党的委员会和旗政府……
西乌的汽车站离县城不远,但很偏僻,因为内蒙的县城纬度越高就城乡界限越分明……
这个地方也在大搞建设,我不想看了,我现在要去的方向是东乌,东乌珠穆沁旗……
东乌在西乌的北边偏西二十度,直线约一百五十公里,我不明白西乌为什么在东南,而东乌却在西北……
到了东乌政府所在地觉得环境让人有些不踏实,时间既然富余就干脆继续走……
这次出行我是根据时间分配行程的,而不是根据目标分配时间,所以一路比较轻松;有点像光圈优先还是速度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