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02-25 11:51 IP属地:未知
查看 10.5W | 回复 17
自己的车车自己爱。。。。。。转自汽车之友网
路宝车友会原创
本人学的是汽车专业,96年的B照,现将用车部分心得公布如下,欢迎大侠拍砖
1、 注意汽油消耗记录,车辆的油耗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如果您的车车突然有油耗上升的现象(无特殊情况),请速到修理厂检查发动机高压线、火花塞、节气门、点火线圈等等
2、 注意机油检查,一般车车是不会少机油的,如果少了应该及时检修
3、 车友们也许常常遇到车漆被小石子砸掉或者别的什么掉漆事件,这时左右为难。做漆吧,小小毛病,不划算。不做漆眼瞅着一点点锈蚀心疼啊。告诉你一个妙手:买一瓶与车漆类似颜色的手喷漆(买不到可以到专业调漆的店调漆,注意不能调金属漆),出现这样的问题之后就先清洁掉漆部位,再用纸胶带和报纸把周围封住,分几次喷涂,防止锈蚀。注意以后需要全车做漆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曾经修补的地方全部告诉工人,让他们重新把那里打磨一次,不然这里会起泡的。切记
4、 轮胎一定要经常检查,备胎记得隔段时间换上使用,轮胎中夹杂的小石子要及时清理。
5、 最好不要使用机油添加剂,一般只要是正规厂家出的机油质量都很好,而且都已经添加了添加剂。现在市场上的添加剂品种繁多,质量却不是很好。用了不好的品牌或者假货反而会影响发动机。再有换机油的时间不能完全按照厂家说明。要注意实际情况。比如经常跑黄沙路的车一定要提前1000KM。启动频繁特别是低温启动频繁的也要提前1000KM。
6、 发现有异常响声应该立即停车,然后慢慢行驶一段,确认无碍之后方可继续行驶此时仍然要注意车速不能太快。如果响声越来越大,就不能再走,叫修理人员过来帮忙
7、 夏季空调风力不能长时间处于最大档,停车与上长坡应该换到最小风力或关闭(对于小排量汽车尤其必要),否则对发动机极度有害。冬季也应该每隔半个月开一次冷气,否则空调系统内部可能出现泄露氨,每次工作不少于15分钟。每次开空调应该是在启动发动机之后,关空调应该是在发动机熄火之前。
8、 洗车的时候不要经常洗内部,尽量用吸尘器或较干爽的抹布清洗,不要用水。洗车最好别用高压水冲发动机舱,容易引起线路短路等故障,严重会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或火灾。
9、 行车时最好不要锁上车门,否则万一。。。。。
10、小孩不要坐在车辆付驾驶位置。同样是防止万一(有安全气囊的尤其注意)
11、雪天起步不要用1档,换2档起步试试
12、车再好也不是房子,请不要盲目超速!!!!!
13、车内音响不能过大,严禁使用耳机。
14、 不管夏季还是冬季,请隔一段时间就打开窗户到空气良好的地方兜兜风――不是为了玩,是为了车内空气健康
15、如果你知道每次冷启动发动机是正常行驶500km的磨损量,每次热启动是正常行驶300km的磨损量这些常识,我认为你再也不会在等红灯的时候熄火啦。
16、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请记住一定不要老是占着主行车道不放,当然,压着行车道和超车道中间行驶就更×××了。
17、如果你是在市内长期行驶的(即加油十分方便),每次加油可以考虑只加半箱。原因嘛。××※%¥%……重量轻啊,降低油耗,还有朋友借车%¥%#¥#。哈哈哈
18、遇到马路牙子。如果直行会托底。你可以考虑慢慢斜着过去。
19、改装最好不要涉及更改车辆原有结构,原因嘛。1、不安全。2、检测线上你会后悔。发动机也不要盲目加装改装什么东西,毕竟,人家是发动机厂家经过多少试验数据才设计的结构,你的改进也许可以短时间内看到比如动力提升、加速凌厉、快感加倍,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车车10万公里不到发动机就毛病多多甚至必须大修,你就会理解我说得没错--你开的不是赛车,切记。赛车是只要成绩不计成本和实用性的,发动机寿命不在赛车改装者的考虑范围。
20、请不要被厂家的油耗标称值误导,实际使用不可能达到。另外同一台车,不同人开绝对是两个油耗数值。。。。。。。还有,油耗量不应该成为普通家用车购买时的主要指标。帮你简单算算,你想想,一般家用车每年多少km??2万左右吧!!每100km油耗同排量的车会相差多少呢???1-2升吧!!油价多少钱一升??4元以内吧!!!(海南岛已经实行费改税,全国费改税之后你可以参考他们的油价),,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200×2×4=1600元。也就是说,油耗相对大些的车一年多烧的油钱不过1500左右,回头你看看,那些号称多么省油的车原始价格比同档次别的车高出多少??这些差价买汽油够你用10年的,再想想这些居心叵测的油耗比拼又是多么搞笑!!◎◎◎##(当然,能源危急是一个问题,但是你得看到,多少年之后新能源早就出来了,节省能源不是咱老百姓应该念念不忘得事情)
21、不论你是否热爱国货。请你不要购买日货。
22、请记住,你对车好,车才会对你好!!◎◎##¥¥%%…………※※××(()————+§§
[ Last edited by 白雪坏公主 on 05-02-25 at 1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