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卡发的帖子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而且每次都不及时。这次4天的乌兰布统行程直接导致工作积压了小山一样多,回来疲于应付,直到年29才提笔,虽然时隔半月有余,但翻阅期间照片,一幕幕又浮现出来。
本来应该开自己的2.4蓝光,四驱、AT胎,雪地模式,玩起来问题不大。临行前多问了朋友一嘴,意外的借到了本文主角——动力、四驱性能不弱于素车牧马人的3.2TH版橙光。几天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当初该买3.2!
出发前一天:
接车,熟悉车,换胎。
得亏换胎,这车才2万公里不到,原厂胎花纹被磨的快没样了,果断AT胎。事实证明,同行的两辆白光保持使用原厂公路胎,不时的侧滑打转。
-42度的玻璃水,偷懒没有把原车的玻璃水喷完,混搭着灌了大半瓶,结果4天一滴都没喷出来,呵呵了。
第一天:北京——乌兰布统,约440公里,8小时。
自由光组6辆车都是京城自由光群的车友,高兴(本人)、京豹、宝金、李旭、老赵、青阳。除青阳在到达目的地前赶上部队外,其余5辆车集合于太师屯服务区,等人、午饭。12点正式出发。
我们的车标,如何,中西文化结合,带感吧!
出发,乌兰布统郭二子度假村!
离目的地渐近,路况,天气、气温都在变化着。
这里先对3.2TH橙光在铺装路面的试驾体验做一梳理,同时论坛里有对3.2更系统的介绍如下,
网页链接
1.动力
V6的发动机,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315N.m。最鲜明的对比,auto模式的2.4要超车,有个蓄力的过程,大概2-3秒,像是憋了大招。3.2TH,点油门就出去。
2.电子配置的驾驶轻松感及安全性
自由光的电子配置不少,也许是体验时间较短,印象最深的是:车道偏离、ACC自适应巡航、防前撞。
(1)车道偏离
对该功能的体会我属于后知后觉,原因是2月3号单人单车开着我的蓝光从北京回银川,3号晚上至4号凌晨开到呼市,期间有两次犯困眯了一眼,差点撞到高速防护栏上。而车道偏离系统能一定程度避免危险发生,开启状态前探头能识别车道线,开启状态前探头识别车道线,当偏离时系统会纠正车道。不过你如果想转道,方向盘会跟你拗劲个2秒,但你的转道力度稍大些都不成问题的,同时你可以变道时先打转向灯,这样拗劲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有其他车主说路上遇到小猫小狗要躲避时拗劲挺不爽的,但我觉得比起这种不爽,能有效防止你偏离车道出事故,这才是车道偏离的真正意义。在去乌兰布统路上体验了一把,一是直线道路和弯道的效果,事实上这个系统更擅长于判断直线道路帮你纠正,弯道上还是靠自己吧。二是直线道路上,你如果撒手方向盘不管2-3次,屏幕会提醒你,赶紧把手拿回来老实点。
(2)ACC自适应巡航
这个功能跑高速太赞了 !解放了你的双脚,节省了油耗。前方没有车,按定速行驶,有车了根据前车距离控速,你车速快,它会保持距离远些,车速慢,距离近些。有些车友还是不太相信电子系统,认为油门刹车就该人工方式。也许是还没尝到便捷性甜头吧!当然电子系统也不能完全的信赖,时间久了,对车的感觉或者基本操控性会削弱。
不过这个ACC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当你开启系统跟车时,比如你设定120迈定速,但跟车时只有40甚至更低,一旦前方车辆变道为你腾出通天大路,系统会不顾一切的从40迈加速到120,这过程中那推背感爽的不得了。
(3)前撞预警
一名光友曾评论说,前撞预警救了他的命。
我去换轮胎的环路上,掩饰不住对3.2动力的激动,速度上猛了些,跟车过紧,前车突然刹车,紧接着前撞预警几乎在同时警报声、屏幕警告提示,主动减速刹车,幸免了一截。
后来看高人帖子重新认识了下前撞预警功能,预警范围也是有限的,比如侧方突然驶入的车辆,预警无法判别,必须是正前方。比如低速行驶,堵车、低四状态,预警也是没用的。
总结来说,车辆电子系统再牛,也不能完全依赖,个人的安全驾驶水平和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继续我们的乌兰布统之旅,接下来有趣的事情陆续发生,我们在进入御道口后,路况变为纯雪地。两辆白光陆续打滑,180度、360度,算的上险象环生吧,除了李旭的前杠小碰外,其它无大碍。在回京的过程中,套上防滑链,有效的降低了些风险。
没走一会儿,又开始打转转。
20迈的速度,我们开了2个多小时吧,从天明开到天黑。在到达目的地前,青阳终于和小分队汇合上了。
签到,吃饭,领取大会资料。
饭后院子里溜达,看到了前撞撕开的沙漠神车——途乐。它的前脸撞成这样,挡它路的不定成啥样了。后来两天,途乐可能撞的不轻,一直没参与穿越活动。
第一天的行程便到此为止告一段落。
第二天 风雪乌兰布统
零下38度是个啥概念,长这么大没经历过,真个是五官都快冻掉了。
早晨起来,我的橙光连续打火3遍才启动,同行的高性能绿光彻底打不着,搭电后才解决。原因之一,头天晚上停车位置选择不当,两辆车车头迎着风口活活的被吹了一夜,也就是说发动机舱被无情的摧残了。后来两天经人指点,将车远离风口停下,早晨一次性启动成功。
9点左右,整装出发,牧马人,大切,自由光混搭的车队浩浩荡荡,霸气侧漏。
我们的运气也是棒极了,遇到乌兰布统近年来少有的低温也白毛风,中间断路、陷车多次,甚至晚间大切,绿光深陷
而我,全天幸运的走在车队后面,摄像车前面,意外的避开了长达6个小时的车队脱困,以及留下了最为精彩的一张照片。但我们同行的绿光和一大切晚间没能脱困成功,导致原本周日回京的计划搁浅。
38大师及美女精灵不经意的快门一按,留下了这张广被称赞的图片。
本次年会的摄影大拿,美国国家地理金牌摄像师——38大师
在下高兴是也!
对于第二天的收获,美景图片固然重要,但雪地行车经验更宝贵:
1.过夜停车的位置选择,躲避风口,尽量让车停在有挡风的地段;
2.车窗除冰,先把积雪扫掉,打着车,热车同时冻住的冰碴子通过挡风玻璃加热除去;
3.车灯的清洁,白毛风的天气下,示宽灯、雾灯很重要,便于前后车辆分辨你的存在;
4.出于安全考虑,沿着车辙走;
雪地,没有车辙,切勿当莽夫。返京当天,最早出发的不一定是最先到家的,原因很多,之一便是车辙的存在。有前车为你趟出一条路,安全系数倍增。同时驾驶时方向盘尽量不要猛打猛回,防止偏出打滑甚至冲下道去。另外,遇到冰面车辙,建议骑在车辙行驶。
5.关于刹车;
杜绝急刹车,手工减档减速,人工ABS点刹。
6.雪地泊车;
尽量不在非铺装路雪地泊车,起步易打滑陷进去。同时露天不在树下停车,树枝挂的冰块冰棱掉落下来容易损坏天窗、车漆、玻璃。
第三天 营救绿光及大切
昨晚零下40度的低温及能见度问题,导致同行的绿光和一辆大切脱困未成功,空车在山坡上逗留了一夜。所幸开回来时一个轮子也不缺的完好无损。
原计划一早救援,最晚当天下午回京,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一夜的大风将昨天的路线吹满了积雪,前去救援的牧马人也无奈折返。直到下午3点,才联系到工程铲车进行开路。
这样的路,你敢开进去吗?
大部队陆续的撤退了,最后剩下松园(大切车主)、宝金(绿光车主)、李旭(白光车主)和我。真的是盼到了太阳落山,铲车出现了。
我们一边在雪地里陷车,一边等着救世主的到来!
宝金他们仨随着白车一起去救援,我一个人在光里目送他们渐行渐远,从白天到黑夜。
虽然救援车辆日落前才赶到,幸运的是前方救援工作还算顺利。
9点前,平安回到酒店,人困马乏饱餐一顿。
今天最大的经验收获,脱陷时的自我解救——惯性冲脱;
前提是陷车不深,前后移动来脱困。不过有个先决条件,至少一个轮子有附着力。倒车,踩油门,迅速将车达到雪坑弧度顶部,踩住刹车,利用雪坑的最高点和车身自重惯性力,前进,踩油门,冲出去!
第四天 回家
临行前,李旭安装了防滑链,雪道一路再无打滑现象发生。
昨天救援车之一,江淮驭胜S350,我陷车无法自救时,人家在雪地里肆意的开道,多次援救我们的车。
偶遇奔驰冰雪试驾体验
李旭的车这次受损最大,除了前杠破损外,当天出发时前挡风玻璃破裂,急中生智找了红胶带先应付着。
钓鱼台服务区,最后的合影,算是对这次冰雪体验画上圆满的句号。返京高速上平均150的速度,美美的又体验了一把3.2的动力,快哉!
识车、识物、识人,这便是对乌兰布统冰雪之旅的收获,期待更精彩的jeep之行!
[
本帖最后由 胡海东 于 2016-2-10 10: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