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到欧洲去买了C5旅行版,还要可调悬挂的(补充了细节图片)

发表于 2016-05-25 18:57    IP属地:未知

查看 412.7W | 回复 443
到欧洲去买了C5旅行版,还要可调悬挂的(补充了细节图片)
爱卡币+68
共获得爱卡币
版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社区日报-第258期,更多精彩互动资讯请收藏【社区日报】
因为工作原因要去欧洲待一段时间,就寻思着买辆车,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出去玩方便。以后回国了,再卖掉,折旧也不会太多。那么问题来了,该买什么样的车呢?那就需要先看看这里人都开什么车,怎么用车的了。
没出来不知道,跟国内满大街的豪车相比(街上随便开过来个车都是加长版的中级车,怎么着也的20万起的),万恶的资本主义欧洲满大街都是又小又短的破车(在我们看来尽是些什么七八万的小奥拓、小铃木)。而且又脏又烂,满身的划痕和磕碰也不修修,好不容易看到个奔驰宝马就算在街尾大老远就听到咔咔咔的发动机声音。国内对好车的标准是开到身后你都不知道,显然用外行胖子他妈的话说,这里的车都像拖来机。
下面的照片都是平时出门溜达时拍的,全部都在楼下同一条街。
路边的老爷车,每次出去遛弯都能看到。好萌,大爱

我不知道它能不能上路,但它却是在路上了,还有比他烂的么?

不知道说什么好,刚发生过生化危机么?

楼下的街道经常拍电影,满街的老爷车, 但即使不拍电影,这样的老爷车也随处可见

歪果仁都是怎么用车的呢?说出来谁也别不承认,国人买车一半是为了用,一半是为了面子。而对老外来说,车真真正正只是个工具,不是心爱的宝贝。看看这辆敞篷车,在家里窗户拍的。有次还看到一个小破奥拓车顶拉了一个大冰箱,在狭小的街道上突突突。。。跟开船似的,尼玛冰相比车子还大,真担心司机给压扁了。

既然是个工具,就物尽所用了,而在国内我们是把车当成财产,既然是财产就会有保值,你要碰一下车主会跳起来跟你要个三五百块。我就被要过,屁股碰了一下,一点痕迹没有,跳出来要两百,掏了一百块了事。
对我们这些刚来的人来说,这里最触目惊心的就是停车了。不管多好的车,几乎都没有倒车影像,最多有个倒车雷达算是高档了,而所有的老外都是马大哈,停个车,前面撞一下,后面撞一下,才知道停到位了,绝对绝对不会下来看一下。有一次在路边走,突然听到“咔”的一大声,前面一个倒车把后面一个碰了,估计保险杠扣都脱了,但没掉,前面一个车跟没事儿一样一溜烟开走了。

欧洲的街道又窄有小,绝大部分都是单行线,市区停车位极度紧张,一边轮子停在高高的马路牙子上是家常便饭,车子长了拐弯都拐不过去。在国内如果不是越野车的话可舍不得上马路牙子,心疼胎。

这里停车的恐怖程度令人发指。我们所住的区停车每小时10块人民币,是布达佩斯最高的一级,越往郊区越便宜。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每次停车最长只能停三个小时,超过3个小时还得再来买一次票,不然就会有人来贴罚单,像红包一样夹在雨刷上,每小时加一个,胖子正在数有几个。如果你出去办个事,几天不回来取车,那你可能会收到一筐红包。

像这样的停车场只有在很郊区的地方的购物中心。几乎所有的购物中心和商场都在郊区。这里停车是免费的。这里的车子一般都带有挂钩,可以拉拖车,至于拖车上拉什么东西,只能说你能想到的都有可能,这个后面的游记里再说。车长了肿么停?直接开过隔离带,一车停一边。

还有很多脑洞大开的,吓死宝宝了,平时没能拍下来,以后看到了陆续补充。
那么问题来了。。。
1、我该买个新车呢还是二手车呢?
看了上面,打死你我也不敢买新车了。实际上在欧洲开二手的人相当的多,即使很多身份体面的人也是买的二手车。当然,在朋友圈里要说自己买的是二手车,那是件相当难以启齿的事情。
2、买个老爷车?
看了街上的老爷车,真心讨巧。在二手网站搜索了一下,很多二战前的老爷车都有,关键是到现在都能上牌上路啊。看得我都想买一辆五六十年代的小破车了,便宜的几千块钱,当碰碰车开都行,开在美丽的田野上那场面该是多么欢乐。当然也有很多经典款收藏级的,就很贵了。不过理智想想,这不是你玩车,很有可能是车玩你啊。
3、买个小两箱还是旅行车?
看了停车的场面,跟大多数人一样买个又短又小的铃木是明智的,但骨子里的虚荣心作怪和作为家庭用车,小车是不合适的。就像在国内,哈弗H5最合适我的话,那一辆旅行车在这里是最合适我的。旅行车在这里相当普遍,东方人喜欢的三厢车几乎凤毛菱角;而相反旅行车在国内几乎看不到,这种大屁股的轿车不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没有三厢车的稳重、大气、内敛。
跟国内是SUV的天下不同,欧洲的路况极好,SUV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并且是奢侈的,普遍很贵,就连国内烂大街的逍客,在欧洲可都不便宜。
4、关于价格
我们都抱怨国内车价贵,外国多便宜多便宜,好像出了国车就跟不要钱的似的。其实这里所说的国外是指北美,北美的车价是全世界最便宜的,而欧洲比国内还要贵些。而且国外标的价格都是裸车价,这价钱还不包括真皮,还是手动挡,不包括GPS,不包括氙气灯,连特么烟灰缸和杯架都不包括,坑爹啊!!!! 当你买新车的时候,销售就给你张单子,就像吃火锅点菜一样,你刚才看到的裸车价格只是锅底,当把你想要的框框都勾上之后,价格就吓死人了。
所以老外的车很多都是丐版中的丐版,为了省钱,他们一个勾都不打。看了好多二手的中级车,居然都是布座椅、手动挡、没有屏幕的CD播放器。。。这些在国内根本不可能。但好处是,这里的二手车相比国内要便宜不少。
5、入门级还是中级车?
对比了价格,发现相同条件的二手福克斯跟蒙迪欧价格差别不大,百分之二三十的差价,而国内新车一倍的差价,看来买个中级车更划算。
目标确定,接下来就开始去看车了。
通过二手网站和朋友介绍,前前后后去看了十次车,整了两个多月,反正也不急,估计很少有男人能像我这么磨叽了。其中的故事跌宕起伏能写个十集连续剧没问题,但是现在都忘了,作罢。。。
1、第一次朋友介绍去看了个宝马320,2003年的车,3万块左右(以下均为人民币),没觉得很旧,但没开出宝马的感觉。咨询了群里的人,清一色的反对意见,后来发现这事儿就不能问国内的人,因为打心眼里都看不上二手车,况且还是辣么多年的二手车。
2、第二个朋友介绍看中台宝马X3,3.0T柴油发动机,2006年的顶配,超炫改装的轮毂,坐上去就爽的那种,宝马就是宝马。6万多块,我和胖子妈都蠢蠢欲动,纯粹因为虚荣心,想着在国内开不起宝马,在这里爽一把也好啊。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好车过户费和保险费、油钱都要多好多。
3、 自打第一次去奥地利时开了朋友的蒙迪欧后,非常喜欢,就认定了买蒙迪欧。网上看好了联系车主看车,这是我们第一次单独自己行动,车主是一对夫妇,2009年的车,5万块,自动挡真皮座椅带GPS,爱护的很好,这个价格几乎全网最低,开始谈的很愉快,最后我习惯性的想讲点价,结果气氛就不对了。回来后晚上我们发信息给对方决定买,结果对方以卖给外国人太麻烦为由决绝了,尼玛太不优待外国人了。这车挺可惜的,是我们看的全部车里性价比最好的,可惜是我们第一次没经验。
4、 上一次看了蒙迪欧之后发现它的后排座椅不能放平,对于热衷车床的我来说,你懂的。买旅行版其中一个缘由就是为了睡车里,节省欧洲极度昂贵的住宿费。于是在网上偶然看到了雷诺的拉古娜旅行版,由于是进口车国内要二三十万,而在这里比蒙迪欧还便宜点,所谓的“性价比”好高。看车的时候发现内饰有点小气,中控台用手都能晃动,作罢。从这以后的看车都是我一个人去的,胖子妈没兴趣磨叽。
5、后来还看了帕萨特和标志508,。在欧洲人们还是推崇德国货的,买车都推荐买德国车,甚至建议直接到的过去买二手车,然后开回来上户,如果买的车比较好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请个中介,算下来的钱还划算。帕萨特是几款中级车里最贵的,没啥个性,作罢。508因为是新上市不久,二手车也比较贵,忽略。
6、一次在二手车行看拉古娜的时候,在隔壁家看到一台雪铁龙C5,一开始并没有看上眼,一是因为车子太重,别的中级车都是1.5、1.6吨左右,而C5要1.7吨 ,担心费油动力不好;二是雪铁龙在国内牌子也不太好,在印象里就知道富康,便宜货。结果接待我的一个小伙子很热情,他英语不好我英语也不好,他居然问我德语好不好,他会德语,尼玛老子英语都说不利索还德语。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沟通,当时冬天下着雪,我们站在停车场比划着,发现大家都会点一知半解的英语交流起来更好玩,大家都尽量把事情简单的说,不拐弯抹角不使诡计。后来我提出试驾,当时路面有结冰,按照法律需要换雪地胎,而车子只有夏季胎,但小伙子还是一口同意了。正是这次试驾,让我一下决定买C5了,那过弯和过减速带,一下让我体会到了高档车的感觉,雪铁龙的底盘果真是名不虚传。跟哈弗那硬邦邦的减震、硬邦邦的座椅相比,简直提高了n个档次。最后讲价也干净利索,2012年的车、很新,6万块。我说回去考虑一下,跟小伙子愉快的告别。
7、后来又看了3个C5作对比,有的是车况都不太满意,有的是语言不通,悻悻而去,有的是奸商报价不厚道。
8、最后一次不想再看了,感觉差不多就买了。是个人转让,不是二手车商,要便宜些。一台2011年的顶配,高配车在这里很少见,有意思的是还带底盘升降功能的液压悬挂。车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女主人很漂亮才二十多岁生了三个孩子,所以要换个大点的保姆车。车子其他都挺好 ,就是那吓死人不偿命的23万公路里程数,对我大天朝的子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都该报废了吧?其实欧洲的车里程数普遍都很大,上面看的那么多车平均历程都是16万公里。
双方都比较愉快,最后讲了点价,愉快的打了个九折,五万多块钱。外国买车比较奇怪,自己跟车主签个买卖协议,然后给钱就可以把车开走了,双方先了结,然后自己买保险再去政府那里过户,完事儿。不像我们需要双方带齐有效证件一起到车管所去过户。可见他们这里签名是很有效的,我在想怎么防盗呢?小偷偷了车,再偷车辆登记卡,随便伪造个签名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过户了。
结果女主说出门太急,忘记带车辆登记卡了,问明天给我邮寄过来行不行,或者跟她回家去取。结果当时我不知道是不是生活不能自理还是咋滴,开始说去取后来又嫌麻烦就邮寄吧。交钱把车开回家,晚上在群里一说,被各位老华侨骂死了,这相当于买房给了钱却不给房产证,所有权都不是你的,如果对方不给卡,钱就打水漂了,车还不是你的。说了好多老华人受骗的血泪史,把我吓得几天吃不好饭,再加上资本主义坑爹的快递速度,说好同城第二天邮寄第三天收到,结果第五天才收到,尼玛没少担心受怕。不过最后还是收到了,一般老外都是还很讲诚信的。
虽然没少坑,但是这样语言不通环境不熟程序不知,没有请翻译没有请中介,独自一个人,居然把车买了,估计也只有我这样的广西第一抠才干得出来。幸好遇到好人了,如果再来一次,还是建议请个华人中介吧,别因小失大。
艾玛记流水账累死了。
总结一下几款车的对比结果:
动力:蒙迪欧>C5、拉古娜
外观:C5>拉古娜>蒙迪欧
内饰:C5>蒙迪欧>拉古娜
价格:蒙迪欧>C5>拉古娜
看多了,觉得大屁股的旅行版也挺好看的。
2.0T柴油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功率120kW,在全系车里属于高功率版,欧版C5共有1.6T,2.0T两种发动机,功率分别为82kW、102/120kW。曾经还出过2.2T和3.0T的版本,当然全是柴油版。
百公里油耗7升左右,比想象的高。可能是车比较重吧,高配1.7吨。低配1.6吨,分别比国产版的重了100kg,不知道多了什么。

买回来就下了一场雪,才发现除雪倒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第一次在北方用车,没有冬季经验,熄火后在车里听歌研究GPS,结果20分钟后电瓶亏电报警关机,然后第二天就打不着火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国内多小的事,找个小店两分钟人就骑个电瓶车过来就给你弄好,可是在这里,瞬间不知道怎么办了。修车的找不到,而且周末都没有人上班。后来找好心的过路车主帮忙搭电,结果线倒是有但他也没搭电经验,我也没有,最后失败。后来在他人的指导下,打电话给出租公司,原来这里的出租车都提供这项服务,看来在冬天这种事情很常见。出租车司机轰着油门足足搭了十分钟才把我的车子打着,这下又学到一招,会了之后发现其实挺简单的。最后给了70块钱服务费,第二天就去买了根搭电线随时备着。

车子的内饰很满意,很大气很商务。专门对比了国产版的C5,内饰布局基本一致,但材料和质感要比国产版的好很多。开了23万公里,但内外都还是比较新的。虽然是2011年的车,但跟现在国产版的顶配相比,各项功能配置基本都有。

F1款的座椅很舒服,n向电动调节。第一次感受到高档车,比哈弗强多了。确实入门级和中级就是不一样啊,以前还不能理为什么差一倍的价格。

旅行版宽敞的后备箱,后排座椅放平后睡两人完全没问题,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很多旅欧的人都不谋而合,在旅行的时候睡在车里,节约昂贵的住宿费用。

档位最下方的三个按钮就很有意思了,可调悬挂的控制按键,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自己升高或降低车子底盘的高度。 当车速超过110公里/小时,会自动降低底盘高度,使整车重心降低,就像跑车那样,增强了行驶的平稳性,同时也降低了正面迎风阻力;当中低速行驶时,车身恢复原态(标准高度);当路况恶劣,崎岖不平时,升高底盘,防止“触底”。
中间的一个sport是运动模式悬挂(可调悬挂软硬),平时是自动控制,两边的上下键是手动控制悬挂高度。手动一共4档,最低7cm?最高25cm,尼玛比H5都高,h5才20cm。看起来好高端哦,要这样去西藏阿里那多完美。
图片
底盘降至最低的时候 ,尼玛这完全是超跑的节奏啊,这高度,这贴地性,不知道开起来爽不爽。

升至最高的时候,拥有SUV的通过性有木有

对比一下最高和最低的时候。
据说这是中级车中唯一一款带可调悬挂的车型,在国外版的C5中,也只有顶配车型才有,而国产版的出于成本考虑,阉割掉了该功能,令无数国内的C5粉丝抱憾不已。这也是我最后买了这个车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喜欢的就是全套245R18的夏季轮胎和冬季轮胎。这应该是车主选装的,因为标配是225R17的胎。在我们这些外行看来,一直认为轮子越大,车子越高档。

说了那么多,实际开起来怎么样呢?
好像也不怎么样
1、关于噪音
这是柴油车挥之不去的问题,站在车旁边就跟在拖拉机旁边似的,突突突突,听着你就想跟着节奏一起抖。但是在车内还是比较安静的,得益于中级车良好的隔音,之比汽油车抖一点,完全能接受。但是高速声音就大了,特别是雪地胎跑高速,尼玛跟后排胖子说话只能用吼。
2、关于动力
都说柴油车有劲,但是完全木感觉,还亏这是高功率运动版。干不赢同排量柴油但功率更低的蒙迪欧,更比不上国产汽油版的C5,汽油版的加速直往前窜,百公里加速杠杠滴。发现柴油机猛地地方也就是起步可以轻易的烧胎,另外油门踩到底的时候轰轰响,有点像跑车,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3、关于可调悬挂
看着好高端,但是我在开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实际地盘是多高,过减速带和障碍物时不好判断,快了要磕底盘。最坑爹的时候每次熄火后都会自动把车子降到最低,启动后又升起来。于是每次停车后我都要像憨豆先生一样,看着前面车头一点点的降下去,开车时又眼睁睁的看着它缓缓抬起来,尼玛这是有多无聊啊。
好处呢?
1、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翻车了
以前开H5的时候,拐弯稍微快点都要翻要翻的,好几次没翻成。现在好了了,阿尔卑斯的山路100码随便绕,贴着地面飞。怪不得SUV在欧洲不流行。
2、。。。。好像没了,感觉挺爽的,没开过好车
应组织要求补充一些细节图片:
中控台前面有个低音炮的口子,这个是国产版没有的。音响效果非常好。

方向盘两侧的多功能拨杆,基本差不多。后面的按键留空,这里比国产最新版的少了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毕竟是几年前的车型)和打开油箱盖按钮。

记忆座椅和门上的按键是一样的

自带的GPS,不是触摸屏的,没有中文菜单,用起来稍微麻烦。但有意思的是自带的2010年欧洲地图,五年过去了,使用起来居然没有一点问题,极个别情况能碰到不符合地图的情况。跟我们国内的地图两年不更新几乎没法用不一样。还有个更为神奇的事情,一次在博物馆看到这个城市1884年的地图,我所住的区跟现在的谷歌地图一模一样,惊叹不已,无法想象。1884年我们圆明园被烧才没多久。关于这类似的差异在我的其他欧洲游记中会介绍,有兴趣的可看我的qq空间游记。

空调和多媒体控制,储物格有一点磨损,让我别忘了这是一辆二手车。

吓死人不偿命的23w公里

看到好多同学都喜欢这个方向盘,其实造型跟国产的一样,只是质感要好很多,多了两个金属片。用了这么多公里,方向盘几乎没什么磨损,损失相当欣慰了。

遮阳帘,高端配置?以前的国产哈弗没有

c5的后排座椅都很厚实,坐垫比较长,所以放脚的空间显得不那么多。

遥控的电动尾门,方便多了,第一次用这么高档的。原来的H5后备箱门相当难打开和关上,女孩子几乎无法操作,自己倒是习惯了。

发动机舱比想象的干净,因为欧洲的环境比较好,路面干净,空气中的灰尘杂质比较少。

今年春节回国一个月,找了个偏一点的停车场存放,300多人民币一个月。停车场是一栋6层居民楼改的,整成12层,n个360旋转的狭窄通道,当开到12层的停车位花了我半个小时,汗都湿一身。担心那个半老化的电瓶再次亏点,走的时候把电瓶线拔了,没想到回来后很能打着,高兴啊。

欢迎大家关注后续的欧洲自驾游记和用车体验。
阿乐的游记  
*****
[ 本帖最后由 阿乐的马甲 于 2016-5-26 21:38 编辑 ]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5 19:22    IP属地:未知

引用 丰子牛 于 16-05-25 19:18 发表的回复
涨姿势了。。。楼主胎没多少气了吧。。。
被你看出来了。
我也觉得纳闷,2.5的胎压,看起来还是跟没气一样,搞不懂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5 19:33    IP属地:未知

引用 成都夜未央 于 16-05-25 19:26 发表的回复
好便宜哦,国内咋个就那么不待见旅行车呢
因为有全能的suv呀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5 19:33    IP属地:未知

引用 成都夜未央 于 16-05-25 19:26 发表的回复
好便宜哦,国内咋个就那么不待见旅行车呢
因为有全能的suv呀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6 00:19    IP属地:未知

引用 kensohu 于 16-05-25 23:49 发表的回复
哈哈 楼主好文采 蛮幽默
谢谢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6 00:20    IP属地:未知

引用 jele981217 于 16-05-25 19:46 发表的回复
好久不见ale身影,原来去了欧洲,大北线游记记忆犹新
哈哈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6 00:21    IP属地:未知

引用 丰子牛 于 16-05-25 19:47 发表的回复
是旅行车太少太贵,或者说是SUV先入为主赢了民心。。。
suv更符合国情,是中国引导起来的世界潮流。
既有面子有能够适应糟糕的路面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6 00:22    IP属地:未知

引用 abins 于 16-05-25 20:05 发表的回复
德法奥迪等比国内便宜不少,但是波罗好像和国内差不多
他们那是裸车价,正常欧洲比国内贵。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6 00:22    IP属地:未知

引用 GH358 于 16-05-25 20:18 发表的回复
阿乐怎么这么快就有小孩了。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6 00:23    IP属地:未知

引用 yuanerwa 于 16-05-25 20:39 发表的回复
好像国产前的C5中高配也是带升降的,价格刚刚滴,成都有个买了后老出这样那样问题,厂家又不解决,把车身弄得全都是标语,在成都都看到几回
坏起来是要命
更多我的游记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阿乐的游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