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听亲戚说才知道过几天宾阳有个炮龙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一,一看对胃口啵,大腿一拍(广西人天生喜欢拍大腿),去!
可是问遍了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不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反而要么是谈虎色变、一脸惊悚,要么是充满鄙夷,似乎是去过一次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的那种。不出我意外,旅游么,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去别人活腻的地方,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让身边的人反映如此强烈,反而让我充满期待。但从人们的惊悚程度,以及老人们的坊间传说,我还是做好了充分准备。去过的同学纷纷表示对这身打扮打满分。翻箱倒柜找出来了大学时军训的衣服,这个可是好东西啊,除了不防水,可比冲锋衣强多了,最重要的是防火,炮龙节吐血推荐。功勋哈弗也跟我到了广西,原来还担心堵得进不了城,结果很顺利的开到了距离活动中心——老庙只有几百米的地方,找了个私人停车处,平时10块的喊到30,最后讲到20。切记将车子停在最里面,放在路边有被炸毁的可能。
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独有的一种传统节日,属于当地汉族、壮族的节日,据说有上千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节日内容包括表演、游彩架、灯会、舞炮龙,其中表演和游彩架、灯会在初十就开始了。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停好车直接前往炮龙老庙,现场气氛扑面而来。
自从过年禁止燃放烟花炮竹来,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么热闹的场面了,有点小激动
外面震的慌,先把饭吃饱,今晚决战才是王道。宾阳第一小吃:酸粉。酸粉属于凉拌粉,把浓香的酱汁和酸甜的酸醋拌到蒸粉里,配以叉烧肉、烧肠、炸波肉、炸肉排、腊牛肉巴、酸黄瓜(有时是酸萝卜等)、花生米(或者油炸黄豆)、蒜末(香菜等)、生辣椒(生蒜米)等佐料,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了。夏天吃尤其嫩滑香脆、酸甜可口。
宾阳第二小吃:狗脚。口味太重,没敢吃。就跟四川的兔头、凤爪一样,我大天朝的美食已经让这个星球的人无法阻止了。停车费都涨到30了,狗脚自然也从60一斤涨到了120。幸好酸粉没涨价,十块左右吧,忘了。
这么出名的小吃,身为广西人长这么大居然第一次吃。既然是下乡,打扮自然要入乡随俗,就差个中分头就更像汉奸了。
吃饱喝足,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坐等拍大片。结果尼妹的警察来清场了。。。
警察也是全副武装,清一色的口罩。
龙庙清场了,整个节日最重要的地方不让老百姓去,不知道让谁去。我们只好在县城街道里四处游走,发现满城尽是虎视眈眈的暴民。
如果说泼水节就是互相泼水,那么炮龙节就是互相炸 。那些什么枕头大战、番茄大战、泼水大战弱爆了。大街上好端端的路人,突然跳起来对你猛炸,艾玛,吓死宝宝了。一群恐怖分子。
短裙美女尤其容易成为被炸的目标
一个mm朝天上扔的炮仗落在我的草帽上炸出一头黑烟,不敢看我。我脑袋一边冒着烟一边说:这位姑娘,抛完绣球可要负责的哟,抬起头给爷瞧瞧。
很快,我那全场唯一最帅的草帽成了大家攻击的目标,就像大街上打群架,专打那个带摩托车头盔的。我只想说,草帽是镂空的,炸在脑袋上真的很痛 。后边还有一个录像的,哥几个拉着一车炮竹来,准备今晚狂欢,过节必备。尼玛这么大一车炸银行都够了。
发现自己也成了节日一景,保安叔叔也忍不住给广西草帽来一张。我就呐了闷了,我戴着广西草帽在广西居然还稀罕了,大家纷纷侧目:睇嗰只恁黑!
县城每条街道边上摆放着炮龙,就等今晚天黑上场了。整个县城十几条街,每条街都有,不用担心找不到。
整个炮龙节包括开光、舞龙、炸龙、送龙等活动。炮龙需要纯手工制作,从砍竹子、编竹篾到粘龙皮、画龙身,直至最后的装龙耳、龙眼,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两三名扎炮龙艺人需要十几天的精心制作,才能做好一条炮龙。
舞龙自然少不了打鼓,在老板的指导下,我们也学了一段,其实他教鼓点我完全没记住,光记得按照赵本山的“齐德龙,齐德龙,齐德龙东强”来了。
炮龙已有上千年,炮龙的下一代已经开始传承了。头戴炮龙专用藤帽,帅呆了,看得我也想买一个,就是找不到。看到路边一位摆摊的阿姨戴了一顶,就去问她卖不卖,阿姨说看在钱的份上,没有什么东西是非卖品,200,开过光的。
还有女版的广西草帽比我的漂亮多了,跟越南姑娘的斗笠应该是同根同源。要不是不好携带我都打算买几顶,下次爬山戴。
时间一点点接近7点,群龙出洞的时刻。全县城二十多条炮龙,隐匿在各个大街小巷,选手们纷纷摩拳擦掌,开始热身,做好挨炸前的准备。
我找到其中一位壮士。。。
舞炮龙是要打赤膊的,刺激就刺激在这里,这才是真汉子,白花花的肉随便炸,可惜就是肚腩大了一点。
肉厚也有好处,我们这身材上去估计一会就炸成灰了。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哥仨抱着,然后把一串点燃的鞭炮放在中间,真兄弟,真感情,切肤之痛,同甘共苦。。。看得我都哭了,一定很痛吧
临近傍晚,数万群众围在县城广场,现场挤到窒息,群龙整齐的列队等待,主席台上空无一人。等着领导来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
牛鼻的领导们终于完事儿了,下面开始全民狂欢。第一条炮龙冲了出来,
群众们弹药充足,火力全开,卯足了劲,往死里炸。在每条炮龙周围,都有一支"护龙队",他们都是手持火把的威武壮汉,除了护龙,还兼维持场面秩序。比如,阻止用不合规定的鞭炮炸龙,防止人们过于靠近炮龙而被炸伤挤伤,遇到紧急情况,护龙人也会立即处置。因此,整个炮龙节得以场面热闹却秩序井然、人员安全。
龙头深谙运动战的道理,傻鼻才站在那里不动挨炸。为了要个好镜头,我一直站在路中间,也没少被炸,我也是拼了,颇有战地记者的味道。成串的鞭炮在脑门上嗖嗖的扔出去。
冲突重围
龙头是冲过去了,龙尾却沦陷了。估计龙尾的兄弟已经挂了,速速换人。注意下方的群众,舞炮龙吉利一:钻龙肚。据说钻龙肚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情侣携手钻龙肚,则能喜结良缘,所以普通群众乐此不疲地钻龙肚,大过年的谁都想讨个吉利。
卧槽,暴民太强悍了,整条龙估计已经被炸升天,影都没了。
炮龙一次次被击中,好惨啊。舞炮龙吉利二:炸龙头。
这是一个要炸城的节奏
还有源源不断的暴民从远处涌来。“那边有龙,炸它丫的!”舞炮龙吉利三:扒龙皮。舞龙的兄弟着实不容易,除了自己被炸,还要一边干活,一边提防暴民来扒衣服。
舞炮龙吉利四:抢龙珠。龙身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可保你今年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取得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兆头。那么问题来了,当炮龙舞到最后,整条龙仅剩下骨架和筋。可怜的龙啊。
高手都在民间,暴民们艺高人胆大
我是流氓我怕谁!龙呢,你丫出来保证不炸死你。。。
IS天朝分舵的成员也混入群众当中,满城尽是恐怖分子
只有我最拉轰!
女暴民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暴力妹纸别有一番味道,来吧,我有受虐倾向
妹纸们曼妙的舞姿,在烟火中翩翩起舞,怎么一个俊朗。
民间认为炮烧得越多,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越吉祥,并认为炮龙节蕴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及喜添贵子之意。宾阳人对鞭炮有特殊的感情,认为鞭炮代表"红火吉利",因此,放炮的和被炸的人,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夹道相迎,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有的家庭一买就是几十万头的鞭炮,从自家4楼悬挂而下,要燃放完这些鞭炮,起码需要20分钟。炮龙在铺天盖地的爆竹中左右翻腾起舞,给每一户人家叩头送福。舞炮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当这一家的爆竹未放完时,炮龙是不能到另一家去舞的,因此,往往是一个通宵,炮龙才舞过一条小街。而全城有20多条龙,可见整个炮龙节规模知道,全民狂欢不是吹的。
现场火光冲天。
因为空气污染和反腐倡廉的原因,这几年炮龙节规模还小了些,前些年更是巅峰,130多条炮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那时是可以公款买炮的,公款的规模你懂的,相比起来 ,现在民间那点炮只能算毛毛雨啦。
现场15元一大包鞭炮,随时可补充弹药
卧槽,这是核弹吧。兄弟们真的没事么?
令人惊奇的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参加的狂欢节,狂而不乱,欢乐不断,多年来鲜有安全事故发生。据悉,原因一是炮龙节鞭炮是当地生产的危险性极低的"炮龙炮",再者是当地良好的传统,燃放鞭炮都自觉抛向安全地带。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这一传统节日能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并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炮龙节当晚所燃放的是特制鞭炮,称为"龙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光炮”,为当地炮龙节特产。每响"龙炮"装药不超过0.02克,因此威力有限,即使在皮肤上炸开,也只能形成皮外伤痕。炸伤皮肉之后,不会很疼,3天之后会自己痊愈,因为鞭炮里含有的硫磺等物质有药效,"龙炮"不会伤人的奥秘也在于此。
如果你不守规矩扔过去一个“大地雷”“水雷”什么的,你可能会被群殴。但整个晚上没有一个人使用违规鞭炮。
战地记者在现场,目前还没有阵亡。 幸好我拼命护住了脸,我英俊的相貌才得以保存。
舞炮龙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龙, "送龙归天"。炮龙舞到村头街尾,舞龙队集中到既定地点,由会首举行传统送龙仪式,然后生火将龙焚烧,送龙升天。现场一片沉浸,喧闹过后的人们黯然伤神,忍不住落泪,目睹着炮龙一点点被烧成灰烬。
向炮龙做最后的告别。
狂欢过后,留下一片沉寂和一尺多厚的炮屑。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几年,炮龙节面临的争议也越来越大,黄同学说是陋习,莫同学说。。。说什么忘了,反正都不是好话。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好说,仅从狂欢本身,我打满分。
离开喧闹的炮龙现场,最后回到龙庙,跟新年烧香的人们一起,拜拜财神,愿今年一帆风顺。。。
一袭黑衣,在大街上都看不见,怪不得老被炸
最后夜深,想到还要开两小时的车才能回到南宁,走前找点吃的再回去,结果所有的小店都已关门。看到舞龙完龙后的人们在集体喝"龙粥",各家各户的人们也纷纷前来分享"龙粥"。乡亲们说可以给我来一碗,结果没好意思,婉谢了(现在有点后悔,据说喝了"龙粥"能消痛去病)。
在集市找到家酸粉还在营业,又来了一碗,匆匆踏上归途,此时远方天已将亮。
过年的时候听亲戚说才知道过几天宾阳有个炮龙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一,一看对胃口啵,大腿一拍(广西人天生喜欢拍大腿),去!
可是问遍了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不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反而要么是谈虎色变、一脸惊悚,要么是充满鄙夷,似乎是去过一次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的那种。不出我意外,旅游么,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去别人活腻的地方,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让身边的人反映如此强烈,反而让我充满期待。但从人们的惊悚程度,以及老人们的坊间传说,我还是做好了充分准备。去过的同学纷纷表示对这身打扮打满分。翻箱倒柜找出来了大学时军训的衣服,这个可是好东西啊,除了不防水,可比冲锋衣强多了,最重要的是防火,炮龙节吐血推荐。功勋哈弗也跟我到了广西,原来还担心堵得进不了城,结果很顺利的开到了距离活动中心——老庙只有几百米的地方,找了个私人停车处,平时10块的喊到30,最后讲到20。切记将车子停在最里面,放在路边有被炸毁的可能。
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独有的一种传统节日,属于当地汉族、壮族的节日,据说有上千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节日内容包括表演、游彩架、灯会、舞炮龙,其中表演和游彩架、灯会在初十就开始了。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停好车直接前往炮龙老庙,现场气氛扑面而来。
自从过年禁止燃放烟花炮竹来,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么热闹的场面了,有点小激动
外面震的慌,先把饭吃饱,今晚决战才是王道。宾阳第一小吃:酸粉。酸粉属于凉拌粉,把浓香的酱汁和酸甜的酸醋拌到蒸粉里,配以叉烧肉、烧肠、炸波肉、炸肉排、腊牛肉巴、酸黄瓜(有时是酸萝卜等)、花生米(或者油炸黄豆)、蒜末(香菜等)、生辣椒(生蒜米)等佐料,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了。夏天吃尤其嫩滑香脆、酸甜可口。
宾阳第二小吃:狗脚。口味太重,没敢吃。就跟四川的兔头、凤爪一样,我大天朝的美食已经让这个星球的人无法阻止了。停车费都涨到30了,狗脚自然也从60一斤涨到了120。幸好酸粉没涨价,十块左右吧,忘了。
这么出名的小吃,身为广西人长这么大居然第一次吃。既然是下乡,打扮自然要入乡随俗,就差个中分头就更像汉奸了。
吃饱喝足,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坐等拍大片。结果尼妹的警察来清场了。。。
警察也是全副武装,清一色的口罩。
龙庙清场了,整个节日最重要的地方不让老百姓去,不知道让谁去。我们只好在县城街道里四处游走,发现满城尽是虎视眈眈的暴民。
如果说泼水节就是互相泼水,那么炮龙节就是互相炸 。那些什么枕头大战、番茄大战、泼水大战弱爆了。大街上好端端的路人,突然跳起来对你猛炸,艾玛,吓死宝宝了。一群恐怖分子。
短裙美女尤其容易成为被炸的目标
一个mm朝天上扔的炮仗落在我的草帽上炸出一头黑烟,不敢看我。我脑袋一边冒着烟一边说:这位姑娘,抛完绣球可要负责的哟,抬起头给爷瞧瞧。
很快,我那全场唯一最帅的草帽成了大家攻击的目标,就像大街上打群架,专打那个带摩托车头盔的。我只想说,草帽是镂空的,炸在脑袋上真的很痛 。后边还有一个录像的,哥几个拉着一车炮竹来,准备今晚狂欢,过节必备。尼玛这么大一车炸银行都够了。
发现自己也成了节日一景,保安叔叔也忍不住给广西草帽来一张。我就呐了闷了,我戴着广西草帽在广西居然还稀罕了,大家纷纷侧目:睇嗰只恁黑!
县城每条街道边上摆放着炮龙,就等今晚天黑上场了。整个县城十几条街,每条街都有,不用担心找不到。
整个炮龙节包括开光、舞龙、炸龙、送龙等活动。炮龙需要纯手工制作,从砍竹子、编竹篾到粘龙皮、画龙身,直至最后的装龙耳、龙眼,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两三名扎炮龙艺人需要十几天的精心制作,才能做好一条炮龙。
舞龙自然少不了打鼓,在老板的指导下,我们也学了一段,其实他教鼓点我完全没记住,光记得按照赵本山的“齐德龙,齐德龙,齐德龙东强”来了。
炮龙已有上千年,炮龙的下一代已经开始传承了。头戴炮龙专用藤帽,帅呆了,看得我也想买一个,就是找不到。看到路边一位摆摊的阿姨戴了一顶,就去问她卖不卖,阿姨说看在钱的份上,没有什么东西是非卖品,200,开过光的。
还有女版的广西草帽比我的漂亮多了,跟越南姑娘的斗笠应该是同根同源。要不是不好携带我都打算买几顶,下次爬山戴。
时间一点点接近7点,群龙出洞的时刻。全县城二十多条炮龙,隐匿在各个大街小巷,选手们纷纷摩拳擦掌,开始热身,做好挨炸前的准备。
我找到其中一位壮士。。。
舞炮龙是要打赤膊的,刺激就刺激在这里,这才是真汉子,白花花的肉随便炸,可惜就是肚腩大了一点。
肉厚也有好处,我们这身材上去估计一会就炸成灰了。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哥仨抱着,然后把一串点燃的鞭炮放在中间,真兄弟,真感情,切肤之痛,同甘共苦。。。看得我都哭了,一定很痛吧
临近傍晚,数万群众围在县城广场,现场挤到窒息,群龙整齐的列队等待,主席台上空无一人。等着领导来讲话,宣布活动开始,数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到了今朝依然如故,似乎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几个人。。。
牛鼻的领导们终于完事儿了,下面开始全民狂欢。第一条炮龙冲了出来,
群众们弹药充足,火力全开,卯足了劲,往死里炸。在每条炮龙周围,都有一支"护龙队",他们都是手持火把的威武壮汉,除了护龙,还兼维持场面秩序。比如,阻止用不合规定的鞭炮炸龙,防止人们过于靠近炮龙而被炸伤挤伤,遇到紧急情况,护龙人也会立即处置。因此,整个炮龙节得以场面热闹却秩序井然、人员安全。
龙头深谙运动战的道理,傻鼻才站在那里不动挨炸。为了要个好镜头,我一直站在路中间,也没少被炸,我也是拼了,颇有战地记者的味道。成串的鞭炮在脑门上嗖嗖的扔出去。
冲突重围
龙头是冲过去了,龙尾却沦陷了。估计龙尾的兄弟已经挂了,速速换人。注意下方的群众,舞炮龙吉利一:钻龙肚。据说钻龙肚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情侣携手钻龙肚,则能喜结良缘,所以普通群众乐此不疲地钻龙肚,大过年的谁都想讨个吉利。
卧槽,暴民太强悍了,整条龙估计已经被炸升天,影都没了。
炮龙一次次被击中,好惨啊。舞炮龙吉利二:炸龙头。
这是一个要炸城的节奏
还有源源不断的暴民从远处涌来。“那边有龙,炸它丫的!”舞炮龙吉利三:扒龙皮。舞龙的兄弟着实不容易,除了自己被炸,还要一边干活,一边提防暴民来扒衣服。
舞炮龙吉利四:抢龙珠。龙身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可保你今年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取得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兆头。那么问题来了,当炮龙舞到最后,整条龙仅剩下骨架和筋。可怜的龙啊。
高手都在民间,暴民们艺高人胆大
我是流氓我怕谁!龙呢,你丫出来保证不炸死你。。。
IS天朝分舵的成员也混入群众当中,满城尽是恐怖分子
只有我最拉轰!
女暴民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暴力妹纸别有一番味道,来吧,我有受虐倾向
妹纸们曼妙的舞姿,在烟火中翩翩起舞,怎么一个俊朗。
民间认为炮烧得越多,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越吉祥,并认为炮龙节蕴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及喜添贵子之意。宾阳人对鞭炮有特殊的感情,认为鞭炮代表"红火吉利",因此,放炮的和被炸的人,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夹道相迎,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有的家庭一买就是几十万头的鞭炮,从自家4楼悬挂而下,要燃放完这些鞭炮,起码需要20分钟。炮龙在铺天盖地的爆竹中左右翻腾起舞,给每一户人家叩头送福。舞炮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当这一家的爆竹未放完时,炮龙是不能到另一家去舞的,因此,往往是一个通宵,炮龙才舞过一条小街。而全城有20多条龙,可见整个炮龙节规模知道,全民狂欢不是吹的。
现场火光冲天。
因为空气污染和反腐倡廉的原因,这几年炮龙节规模还小了些,前些年更是巅峰,130多条炮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那时是可以公款买炮的,公款的规模你懂的,相比起来 ,现在民间那点炮只能算毛毛雨啦。
现场15元一大包鞭炮,随时可补充弹药
卧槽,这是核弹吧。兄弟们真的没事么?
令人惊奇的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参加的狂欢节,狂而不乱,欢乐不断,多年来鲜有安全事故发生。据悉,原因一是炮龙节鞭炮是当地生产的危险性极低的"炮龙炮",再者是当地良好的传统,燃放鞭炮都自觉抛向安全地带。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这一传统节日能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并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炮龙节当晚所燃放的是特制鞭炮,称为"龙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光炮”,为当地炮龙节特产。每响"龙炮"装药不超过0.02克,因此威力有限,即使在皮肤上炸开,也只能形成皮外伤痕。炸伤皮肉之后,不会很疼,3天之后会自己痊愈,因为鞭炮里含有的硫磺等物质有药效,"龙炮"不会伤人的奥秘也在于此。
如果你不守规矩扔过去一个“大地雷”“水雷”什么的,你可能会被群殴。但整个晚上没有一个人使用违规鞭炮。
战地记者在现场,目前还没有阵亡。 幸好我拼命护住了脸,我英俊的相貌才得以保存。
舞炮龙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龙, "送龙归天"。炮龙舞到村头街尾,舞龙队集中到既定地点,由会首举行传统送龙仪式,然后生火将龙焚烧,送龙升天。现场一片沉浸,喧闹过后的人们黯然伤神,忍不住落泪,目睹着炮龙一点点被烧成灰烬。
向炮龙做最后的告别。
狂欢过后,留下一片沉寂和一尺多厚的炮屑。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几年,炮龙节面临的争议也越来越大,黄同学说是陋习,莫同学说。。。说什么忘了,反正都不是好话。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好说,仅从狂欢本身,我打满分。
离开喧闹的炮龙现场,最后回到龙庙,跟新年烧香的人们一起,拜拜财神,愿今年一帆风顺。。。
一袭黑衣,在大街上都看不见,怪不得老被炸
最后夜深,想到还要开两小时的车才能回到南宁,走前找点吃的再回去,结果所有的小店都已关门。看到舞龙完龙后的人们在集体喝"龙粥",各家各户的人们也纷纷前来分享"龙粥"。乡亲们说可以给我来一碗,结果没好意思,婉谢了(现在有点后悔,据说喝了"龙粥"能消痛去病)。
在集市找到家酸粉还在营业,又来了一碗,匆匆踏上归途,此时远方天已将亮。
**********
[
本帖最后由 阿乐的马甲 于 2016-3-29 21: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