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比亚迪出手,20万元内增程无活路? 凤凰网

发表于 2024-06-03 21:36    IP属地:未知

查看 33.5W | 回复 63
比亚迪出手,20万元内增程无活路? 凤凰网
    随着比亚迪秦L和海豹06的发布,新能源的竞争局面又一次变成了,主流车企绝不做增程,而是坚定的选择插混。且,选择是用插混覆盖增程技术能实现的全部效果和能力,再通过提升发动机能力,尤其是热效率,修改三电的控制能力,降低电耗、提升输出功率等,最终面对增程做出“车价更便宜、续航更长、使用成本更低”等卖点。
    截止目前,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的国产四大,已经全部应用这个逻辑。长安其实也应用了这一逻辑,不过,它进入市场的技术更细化,今年发布的新蓝鲸动力里,细分出了智电iDD、超级增程等更多可能性。但,长安对增程的应用目前更多还是在细分领域里,比如硬派越野的深蓝G318。
    海外车企的选择也一样,大众、雷诺在2万欧元低价纯电动合作拆伙之后,立刻全部转向重拾插混。美系车也是一样,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的反攻就是别克GL8 PHEV和雪佛兰探界者PLUS。
    而考虑入局增程的是谁?是月销如今在1万台上下横跳的小鹏汽车。换言之,手里但凡有着内燃机研发、储备和制造能力的企业,都不做发力增程的选项,因为对企业来说,性价比太低。
    做增程就大概率爆款,这在2024年结束
    无疑,比亚迪这一波的新技术释放,接下来的局面又是洗牌。但在第五代DM技术推出之前,消费市场的局面其实已经相比2023年有了很大的变化。2023年的车企主线是,“增程好、增程妙、增程是个宝”,华为和理想都因此崛起,但到了2024年,眼前的一切让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接下来增程的发展路径。
     .......
    比亚迪打的是明牌,降能耗,性能稳住,降价格,空间和尺寸加大,配置水平有小幅上升。所以,摆在消费者眼前的,只需要主观进行判断。如果有续航焦虑,有对中国品牌的信心不足,合资还是个好选择,但如果只从数据维度考虑日常使用,秦L DM-i和海豹06 DM-i,对现有市场格局的摧毁是明显的。
    对上增程,和1年前左右各家的插混技术,比亚迪直接亮明了自己的使用成本优势。如果有充电桩,对比7L/100公里平均油耗的燃油车,一年的省钱数字超过9600元,如果没有充电桩,这个数字则超过6800元。翻译一下,比油车一年省1万元是小问题,只要里程够,比增程一年省7000元问题不大,除非增程就只当纯电开。
    无疑,这对于增程的伤害,胜过对燃油车的。因为增程的能耗下探玻璃天花板过于明显,增程器的发电效率要无限接近100%才能和这一轮插混掰手腕,不过发动机的行家宝马、本田们,它们几乎从来不接增程器的茬。
https://auto.ifeng.com/c/8ZzchwMVJVd

[ 本帖最后由 老枪9766 于 2024-06-03 21:40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03 21:45    IP属地:未知

个人认为,BYD的新一代插混车的性价比,已经超越两田的油混,成为乘用车厂家的领跑者。给BYD点赞
[ 本帖最后由 老枪9766 于 2024-6-3 21:47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04 12:15    IP属地:未知

增程本身是一套可用的技术路线,但增程的硬伤是能耗高,这对增程车用户虽然不是问题,但对增程车厂是致命的,因为国家能耗强制性国标逐步实施,增程车会因为高能耗被禁止生产。打败增程的不是DMI或者其它技术路线,而是国家对能耗的强制要求。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04 12:24    IP属地:未知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能耗指标都是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是最难的。依靠创新,把车子的能耗做得低才是车厂真正的竞争实力,才有光明前景。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