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空调这个夏日必备电器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选购空调时最为头痛的事,是面对众多型号,五花八门的功能,和错乱的价格无从下手。鲜有人把空调和居住本身紧密联系作为选购的重要因素,我作为一个从业 15 年的室内设计师,我就以格力空调为例分享一些空调与居住、装修的知识。
越来越多的人在装修新房时,开始将家用中央空调(以下简称中央空调)纳入考虑范围,看中它可以隐蔽安装、安装灵活的特点。但与分体空调不同,虽然安装工序已经标准化,但灵活安装的特点对于非专业人士反倒是一种困惑。如何确定内机点位,不同的房间格局与出风方式如何协调,空调和吊顶、水电灯具,甚至是新风系统的协调,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决定了最终的视觉清爽,不合理的设计会让装修乱作一团,对于最终的舒适性也会有所影响。
住宅领域的空调市场份额中,分体空调还是占主导地位。它更具性价比,安装更换不受新旧房子影响,无需吊顶,技术、人性化功能的迭代远超中央空调。在面对诸多机型对比时,不同的功能到底能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在规划安装时什么样的细节可以让分体空调也清爽美观,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希望这些分享可以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空调产品,并将细节处理得更好。
空调的选购分析
分体空调在市场占有率中有绝对优势,在面对消费者不断涌现的多样性需求时,厂家不断提高研发迭代频率,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像变频技术的加入,极大的提高空调使用舒适度和减少能耗,让大家在使用空调时不再刻意关注电费,从省着用步入勇者胜的时代,是国内分体空调中一个里程碑。变频空调的带来的舒适性,也为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下使用空调,消除了噪音困扰,温差波动等以往旧代产品的困扰。如果说选择空调的首要基础是什么,变频无疑是第一考虑的因素。 但变频技术已经成了空调宣传的必备宣传语,变频是一项技术,最大的区别是和定频产生差异,比如自动挡与手动挡是变速箱操纵和工作的原理,不代表绝对的结果。具体的结果,则需要又足够的研发投入,大量的实验与市场验证,通过一定基础带来结果是质的差异,才有拿来对比的实际意义。如果一辆车的动力、变速箱逻辑与操纵之间匹配不佳,即便是自动挡的类型也会让一些人抓狂,虽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但糟糕的驾驶感让人失望。空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参数间关系来判断它的实力,匹数、额定制冷制热功率、风量、噪音、能效等级等参数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反应,一进一出的输入和输出,带来的实际效果是判断一台空调是否节能的直观理解。
单纯的变频不足以获得出色的节能,需要其他一些技术、条件的配合,但超低变频可以减少启动频率、噪音和温度的波动,带来一定的节能和舒适性。如果在室内对于变频带来的改变感受不深,那在狭小空间的车里很多人都会有感受,即便在自动空调配置下的车里,也经常出现风量忽大忽小,温度产生波动,随之带来不舒适感,噪音,必要时需要人工干预去调节。如果车载空调可以超低频率输出制冷量,就会让温度更恒定,在车内温度明显下降到舒适区间时,可以更安静舒适的工作。当空调使用负担小了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为细腻的体验差异。这些功能上的差异,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可能会买到不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也有可能与实用贴心的功能失之交臂。接下来,来逐一了解下格力空调的一些功能所带来的价值。
空调的最核心功能是调节室内空气,这也是空调一词的由来。格力空调运行模式中的制冷、辅热、自动、送风、除湿、干燥等,是空调的工作方式模式,其中是否带辅热是最大的区别。但关系到实用舒适性与节能的模式,更值得关注。空调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来制冷,为夏季的室内提供舒适的条件,当睡眠时继续使用空调则是检验一部空调真功夫的时机。 睡眠模式,是我非常看重的空调素质。人在睡眠的不同阶段,因体温变化、环境温度变化,对于空调温度、送风方式、噪音的要求不同。不同的睡眠模式则可以满足不同偏好,适应不同环境,预设格力空调的模式可以减少每次设定的繁琐度,也能实用自己喜欢的模式保证睡眠质量,如果对细微调整有要求,还可以实用 DIY 自定义参数,来高度适应自己的睡眠。
在日常情况下,不同的温度、场景,需要我们来调节空调满足使用要求。那么,更为细腻的送风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以往的送风模式少,出现低档不够「劲儿」,高档吹得不舒服,换作汽车的档位来说,档位越多可以适应不同车速路况,免除不必要的顿挫、噪音和能耗。 格力七档送风模式,可以更为细腻的满足你对送风的需求设置。
送风模式主要决定了输出风量,导风板的差异的加持,会让舒适性如虎添翼。在制冷和制热不同工况下,格力空调采用独特的导风板设计和角度,就会直接影响舒适度,也会影响送风距离。在较大或较远送风条件下,随着送风距离的增加,角度会逐渐变窄,造成室内温度不匀,格力空调的广角宽幅扫风,就可以消除这种问题。

小小的导风板,结合制冷制热模式,可以发挥不同模式下调节空气效果,提高舒适性,尤其是制热时带来快速升温不燥热的体验。
即便空调的安装位置不佳,或希望空调满足复杂的分区送风需求,格力也都会有对应的产品功能来实现,让每个角落都可以享受同样的舒适。同时,这个不起眼的导风板设计,除了解决送风问题,格力也通过优化降低噪音,风在通过导风板时被改变,优化了产生的风噪,调整气流的影响和细微改变,也解决了气流风噪问题。
空调在调节室内空气的同时,会放大自身的一些问题,空调异味就是一件头疼的事。每当天气渐热,很多人会有意识的开始清洁空调,以保证有清新的空气。蒸发器、滤网在使用和闲置一段时间后,容易有灰尘、霉菌、异味,自行清理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格力空调可以自洁,就极大帮你降低了维护成本。并且在多种问题出现时,都可以自动完成一系列预设动作,来标准高效完成。 无论是家用空调或车用空调,清理蒸发器都不是件易事。需要有媒介(专用清洁剂、雾化剂等)与蒸发器物理接触,才能有效清洁。格力的蒸发器自洁,则是改变运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问题来自动完成。这与油烟机的自洁有些类似,残留油烟会吸附在滤网上,自洁通过加热方式让油烟剥离,导入到油盒内,减少手动清洁的苦恼。虽然听起来「哇,这么简单」,但从找到问题,做出不同的条件测试,最终才能得到这样细微但非常贴心使用的功能。
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在梅雨季节最苦闹的就是潮湿的空气。衣服虽然有烘干机,来提供干燥。但室内整体的湿度调节是个问题,格力带有独立除湿功能的产品,可以免除单独购置除湿机的成本,利用不同房间的空调来高效舒适的完成除湿。 虽然空调在制冷的同时可以除湿,但没有经过优化的除湿会对室内的人造成困扰,比如不需要较强的制冷时人会觉得不舒适。独立除湿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冷凝水,储水盒容量下还需要勤倒水,空调的除湿(制冷)产生的冷凝水就沿着排水管排走了。
空调作为调节室内空气的设备,已经远远不止于制冷制冷,在调节温度的基础上,格力还用新技术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更洁净清新的空气。
以往我们调节室内空气质量需要空气净化器,在使用空调时,净化器的运行会对空调送风产生干扰。格力空调里,有附带 HEPA 和活性炭复合滤网、负离子发生器的机型,可以高效去除 PM 2.5,释放负离子,通过更为全面的覆盖范围,提升空气质量,媲美专业净化器效果。我们在吸尘器也能看到 HEPA 滤网的应用,它可以有效过滤吸尘器工作室造成的污染。电吹风、暖浴快(浴霸)增加负离子发生器赢得了认可,空调作为大空间的空气调节主力,也是值得选择的。
家电在为我们服务的同时,有时候会带来一些小的困扰,虽然不是大问题,但细微之处的关注与解决才是人性化的体现。设备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在黑暗环境下,会显得刺眼造成干扰,通过光敏传感器,可以检测光环境,降低亮度或关闭显示屏。在光照较强的情况下,保证清晰的可读性。
以上是我认为在选择空调时值得关注的重点,从基础的性能,到舒适体验的差异,以及被人忽视的「不务正业」功能,做好全面的产品了解,结合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最适合的产品,就不会显得无助和纠结。 在诸多功能里如果要按实用性、性价比的思路排序的话(比如汽车的配置),首先是拥有强劲的制冷(热)量制冷(热)功率出色的能耗等级,其次是送风模式的丰富性,第三是睡眠模式具体运行时的舒适性可多样性,运行噪音也是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尤其是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以上功能无法自行动手、设定来解决。其余的功能在相同价位的基础上,优先级是蒸发器自洁技术,带有过滤功能,APP 控制、童锁功能、光敏传感等技术或功能,这些可以自己动手,或搭配其他设备辅助实现,当然预算充裕的情况下选择了高端产品,附带的功能他们也都能提高使用体验。
安装的一些衔接与细节
我们看到的空调宣传资料,往往都是机身照片,但实际安装使用需要和外机连接才能工作,这时冷媒冷凝电线缠绕的那根粗管的处理,就影响了美观,细节的处理可以避免和修饰这些问题。 虽然新房都预留了空调管道孔,但不意味着不再关注它。作为工程关联的一部分,在每个房间都有预留孔,但它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安装规范,插座位置是否可以尽量隐藏,很多人没有统一考虑过。
空调管线孔都与临近的外墙相连,常规房间会贴墙打孔,但一些带有飘窗(落地凸窗或带有地台的飘窗,图片为深圳常见的结构)的结构,管道在连接时往往会有 1~2 个折弯,管线也会大部分杂乱的暴露,让空调和室内的衔接格格不入。需要规划,重新打孔、修改插座位置,让管道尽量贴墙布置。重新打孔可以委托施工方找人,规格一般是 70mm 左右,比如有大于向室外 2% 的坡度防止雨水倒灌。

客厅使用挂机,需打孔连接到室外机空调位

施工图上关于打孔的标注
客厅的空间较小,计划使用壁挂空调。空调外机位与上图卧室的共用窗子上方位置,重新计算距离打孔,通过机身后出安装隐蔽管线,插座紧贴机身(也可直接接线达到完全隐蔽)。
即便是在入住后安装空调时发现位置不合适,也尽可能重新打孔,使用碗状电锤钻头打孔只有粉尘,不会有水钻打孔会污染墙面,原来的孔可以购买装饰罩遮盖即可。

这样的空调安装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普遍存在在装修后安装空调时发生,属于未考虑周全
空调插座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在空调销售页面评价晒单的中,经常会出现上图的现象,电源线拉扯很长突兀的出现在视野里。装修初期可以格外关注这一点,已经入住的可以通过装饰线槽进行弱化。

插座不做隐蔽处理时,倒装的方法可以减少电线的扭曲,可以在安装时叮嘱或安装后简单调整。

一些户型或情况下,难免冷凝管过长或不整洁,可以用比较规整的遮盖管和弯头配件修饰,杂乱变得利落很多。
如果计划吊顶,可以将空调以嵌入式的方式安装,管线后出,电源完全隐蔽,利用吊顶的厚度消除空调的突兀感。
客厅的空调位置相对固定,卧室的空调位置、高度有没有什么讲究和参考?
绝大多数的房间结构和空调外机位,都决定了空调靠外墙的角落安装,这样才能给减少管线走向,甚至是满足安装条件。理想情况下空调不对着床吹为佳,无论气流强弱都不是直吹人体,但因离床较近噪音会大一些,这时候对于噪音控制良好的机型就是一个重要选择因素。
很多户型的空调位在床的对面,常规来说更有机会对人直吹。但如前文所讲到,送风模式、变频、睡眠模式的开发,就是对应此类问题。在空调上设置送风模式避开人体,设置睡眠模式轻柔送风,就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如果对送风很敏感,也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和床 90度安装,送风通过较长的距离后变得轻柔,然后经过循环给整个房间提供凉意,但不会感到不适。此类方式主要注意的是,窗子上方是否有足够的高度,一般需要 400mm 或以上,一般飘窗都可以满足。
选择空调是个系统的工作,做好全面的考察,结合自己的需求综合评估,将适合自己的空调和装修整体规划,让空调充分服务于生活,消除安装带来的问题,让你的家变得舒适美观。 好了,这次的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相关的问题,可以评论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