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03-31 20:46 IP属地:未知
查看 21.3W | 回复 10
揭开金张掖神秘面纱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就有“金张掖”之美誉。在新的时代,金色的张掖更加迷人,“文化名城、七彩丹霞、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美名远播,宜居、宜游、宜商的特色更为显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张掖,走进张掖,欣赏领略张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关心支持张掖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从数百位摄影家的数千张照片中精选出了100余幅佳作,组成了祁连牧歌、丹霞奇观、湿地之韵、古迹揽胜、裕固家园、祁连玉美、沙漠驼铃、7个篇章,以期展现一幅奇潏玄妙的艺术画卷,让大家坐在电脑前领略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绝美景观。张掖概况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依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脉,北邻内蒙古高原巴丹吉林沙漠。西汉时设郡,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历史上又称甘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东西文化交流、南北民族交融的十字路口。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区、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区5县,有人口129万、38个民族,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
张掖位于黑河中游冲积扇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依靠黑河滋养,这块沙漠中的绿洲亘古以来蔚为壮观,美丽富饶。巍巍祁连,险峻挺拔,山顶终年积雪,山下水草丰润。祁连七一冰川是我国有名的冰斗山谷冰川,也是世界上距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肃南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高山草原之一。汉武帝时期开辟的山丹皇家马场闻名遐迩。临泽、肃南境内的窗棂状、彩色丘陵等丹霞奇观冠绝华夏。张掖是一座坐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各类湿地达316万亩,其中城区北郊的6万多亩湿地与城市相生相伴,水波荡漾,芦苇摇曳,在西北地区形成戈壁水乡的神奇景观。外邑诗人罗家伦观瞻张掖后由感而咏:“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张掖不但有“半城芦苇”的美景,而且有“半城塔”的历史风貌。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寺内卧佛是国内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始凿于东晋时期的肃南马蹄寺、金塔寺石窟群,系国内洞窟艺术之珍品。位于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北凉古都遗址,是国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城遗址。汉代黑水国遗址、隋代木塔、明代钟鼓楼均为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张骞出使西域、隋炀帝在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马可•波罗旅居甘州、红西路军血战高台等,都在张掖的发展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张掖农业基础雄厚,耕作条件优越,林网渠系配套,是典型绿洲灌溉农业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现已探明的矿产有30多种,其中稀有战略性资源钨钼,远景储量位居全国前三位;我国五大玉种之一的祁连玉在我市已探明的储量超过6亿吨,玉石产业正在形成;可利用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
张掖“居中四向”,地理位置独特,是西北地区主要的立体交通枢纽之一。公路、铁路、航空相互交织,东西干线、南北干线、空中干线交相辉映,使张掖“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定位更加鲜明,“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的美景更加绚丽,宜居、宜游、宜商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祁连牧歌
祁连山是我国十二大著名山系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横跨河西走廊,从东到西绵延1200余公里,最高峰素珠链峰位于张掖境内,海拔5547米。
祁连山山势巍峨,气势雄伟。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银峰玉柱,峭拔险峻;山涧云缠雾绕,溪流潺潺;山上百花争妍,蝶飞蜂引。奇丽景象,引人入胜。位于张掖境内的祁连山北麓高山草原地势平旷、水草丰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闻名遐迩的世界最大马场——山丹军马场,恰如一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这里。
祁连草原风光秀丽,景色迷人。雪峰映明镜,高山流清音。无数牛羊珍珠般撒落在千里碧毯上,松涛如阵,雉鸟惊起,骏马奔腾,菜花盖地。蓝天、白云、碧草、黄花、清潭,向人们展现出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
丹霞奇观
张掖丹霞是中国发育最完好、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气象之壮观,令人叹绝,堪称人间奇景。
张掖丹霞面积广阔,约有510多平方公里。其形态生动,惟妙惟肖,窗棂状、宫殿式、泥乳状、陡斜式,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壁峭柱耸、粗犷伟岸、巧夺天工。张掖丹霞色彩绚丽,形成很多形态各异的景象,七彩之霞、七彩之塔、七彩之屏、七彩之练,峦嶂重叠,平地突起,流金溢彩,美不胜收。凌空俯视,连绵群山间,层峦尽染,多彩多姿,山山层理交错,处处仪态万千,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直如彩色巨笔绘制出的童话世界。
丹霞世界,流彩趣长。观张掖丹霞,眼随景走,心随眼动,步走景移,情随景生,满目生辉,震魂摄魄,令人叹为观止
湿地之韵
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在张掖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境内有湿地316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其中天然湿地300万亩。张掖湿地不仅是我国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中转站,而且也是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栖息在此的鸟类达100多种。张掖湿地已被国务院批准建立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将对涵养整个黑河流域水源、抵御北部沙漠南侵、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张掖是一座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湿地之城。依傍在城郊的6万多亩湿地,已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张掖湿地为地处大西北的张掖孕育了别致的南国风韵,举步踩塘、抬头见苇、水乡泽国、芦荡幽深、鹅鸭嬉水、鸥鹭翔空,一派塞上江南的迷人景象。外邑诗人罗家伦有诗赞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古迹览胜
张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月氏所建的黑水国遗址、北凉国都城骆驼城遗址见证了张掖历史的繁盛。始建于西夏的张掖大佛寺,气势恢宏,为全国仅存的西夏建筑,所藏由金粉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为稀世珍宝。与敦煌莫高窟同时期开凿的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寺石窟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金塔寺内北凉时期的高肉雕彩塑“飞天”为国内仅有;马蹄寺内的三十三天洞窟构造复杂,规模为石窟艺术所罕见,康熙亲赐“青莲筏”三字匾、金钟紫檀塔、乾隆御赐的马靴和黄龙袍,至今保存完好。此外,还有全国保存最完好,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汉明长城、数量众多的汉墓群、隋代的木塔以及明代的鼓楼等名胜古迹。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生前捐赠4000多件珍贵文物,已建馆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