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安徽论坛 >  看了《搭车去柏林》,真的被打动了。

发表于 2010-03-09 21:48    IP属地:未知

查看 25W | 回复 56
看了《搭车去柏林》,真的被打动了。
爱卡币+42
共获得爱卡币

谷岳和刘畅,两个比我略小的同龄人,因为爱情和梦想,在2009年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壮举。旅游卫视的《行者》正在播出,而我也只能在土豆上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俩一辆一辆地搭着车,看着看着,仿佛我的灵魂也跟着他们行走在了路上。以下摘自谷岳博客:


“一直崇拜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再加上电影摩托车日记荒野生存的启发,谷岳和刘畅两人要去找伊卡也要亲自体验一下“在路上”的自由精神。



什么是搭车?


搭便车是在路上乘陌生人的顺路的车来完成一段的路程。



路程可能只是几公里也可能是几百公里,看车主一起顺路多远。搭车一般是不付钱的。




欧美的搭车文化


搭车自从汽车的诞生到6070年代的欧美是非常普遍的一种交通方式。同时当代著名的小说在路上描写的几个年轻人横跨北美的故事也给无数的欧美人心中流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他们来说搭车有着浓浓的自由浪漫的精神。





至今在欧美每年有数万人都用搭车做成他们的交通方式。对他们来说搭车还是一种自由探险的旅行方式。


13个国家 16000公里


中国


吉尔吉斯坦


乌丝别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格鲁吉亚


土耳其


伊拉克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斯洛瓦克


捷克


德国”










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62.75 KB)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9 21:5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10
共获得爱卡币
旅途,形形色色的人和形形色色的事情。
非常喜欢在国内一个加油站的加油工小伙子。当他听说两人要搭车去柏林时,很认真的说:“这里去柏林的车很少。”可能,他把柏林当做远方的一个村子了。当然,如果你有决心,真的可以搭车去这个远方的村子,而他们俩真的做到了。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9 22:00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安份不安分 于 2010-3-9 21:58 发表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顶~最近最火的壮举~~
如果让我选个旅伴,我觉得你很适合——有激情,有才情,有胆量,关键是。。。。。脸皮也够厚!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10 08:2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centrino2 于 2010-3-9 22:33 发表
中国大陆不好随便搭车吧?
可是他们俩硬是搭出国了!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10 12:59    IP属地:未知

话说,大神和凡人无非一念之间。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10 13:3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坎城 于 2010-3-10 13:09 发表
说实话,我不信!
问一句不该问的话,有人如果搭你车,你会带吗?
不抬杠,看来片子就知道,越是轿车越难搭,一个好心的女性,楞是打电话核查了他们半个小时身份,才搭上他们。大部分货车司机还是很豪爽的。到了新疆,越往南疆那边,少数民族的热情能非常明显地感染你。关于我搭不搭的问题,我据实回答,根据心情,10%的可能会搭,90%不会搭。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11 09:54    IP属地:未知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管是在死去的咸海邂逅知道毛泽东的老水手,还是在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水手狂饮伏特加后跃入里海,又或者在土耳其天堂般的搭车经历,都是旅途带给我们无法抹去的记忆。这记忆是属于谷岳和刘畅的,也慢慢成为了我的。
正在关注谷岳独自进入伊拉克。。。。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11 11:1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无影无踪 于 2010-3-11 11:05 发表
大车是真心动了嘛
春天真到了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12 10:36    IP属地:未知

进入保加利亚后的第一站竟然是个路边夜店。谷岳自己说不好意思拍了,门口有七八个小姐,大妈很豪爽,说进来住吧,no money,no s ex。。。呵呵,还热情邀请谷岳吃饭。谷岳说虽然不能理解她们的工作,但依然把这些坦诚开朗的姑娘,当成了朋友。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遇到意想不到的人,这就是旅途。
[ 本帖最后由 抽你大车 于 2010-3-12 10:39 编辑 ]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12 13:06    IP属地:未知

2003年,美籍华裔青年谷岳(Kyle Johnson)辞了工作,卖掉几乎所有家当,从西雅图出发开始旅行。带着一只背包,三台相机,和一张单程机票,试图离开喧嚣和既定的生活,寻找生命中的真实和美丽。他花了两年零一星期,走了18个国家,最终回到出生地——北京。
这次旅行前,谷岳已经有过两次让他上了瘾的长途旅行。一次是18岁时类似“成人礼”的欧洲行,一呆就是6个月。另一次是从北京搭火车去西藏,他想买张学生票,就找了个办假证的买学生证,本想要个人大的,拿到一张北大的,随身携带假证,他在西藏呆了两个月。西藏之行他读了〈在路上〉,没能看完,但对搭车一幕始终不忘。凯鲁亚克描述了他生平最精彩的搭车旅行,一辆卡车,后面平板上趴着六七个小伙子,司机是两个金发年轻农民,路上见谁都乐意带上。“我们要去洛杉矶!”这群小伙子嚷嚷着。“你们去那儿干吗?”“我们也不知道,管他呢。”后来的环球旅行,谷岳经历了生平最挣扎的搭车旅行。第一站新西兰,为了省钱他决定搭顺风车,可即使对着飞驰而过的汽车伸出大拇指这么简单的动作,他也做不出来,这是个祈求的动作,需要极大的谦卑,他觉得自己太低声下气了。后来做了个大牌子,也依然难以将它伸出去,尝试、放弃、放弃、尝试,一个40开外的女士主动搭载了他,之后他对新西兰民族甚至整个世界,充满了信心。这是真正踏上旅途的人才能体会的挣扎与欣喜,整天在房间旅行的人无福享用。
这次旅行,可能有逃避的意思。谷岳刚大学毕业,在西雅图的通用汽车公司工作,在美国小学上到大学,大公司可能是人生段落的一个中止点。同龄人整天想着怎样在30岁之前升职,4、50岁时挣够钱提前退休,到时有一个房子,几台车子,一个老婆,几个孩子,可是快乐吗?自由吗?所有的愉悦来自别人的羡慕,忽略发自内心的渴望。听上去就像头脑一热,谷岳服从自由召唤,辞职上路。刚离开公司的几日,总会惯性地想着工作,真正到达新西兰,他躺在奥克兰的一个海边栈桥,看着蓝天,云特别近,突然意识到,已经是在路上。
在老挝万荣,谷岳遇到一个浅褐色眼睛的美丽女孩Noa。他们参加一个小派对,聊到很晚,送她回旅馆的时候他们在布满大坑的街上慢慢走,谷岳觉得胃里像打了个结,手掌全是汗,停到旅馆门口台阶前时心跳飞快,满脑子搜索勇气,但一瞬间勇气好象又蒸发掉了,他们还在交谈,说的什么却全记不得。看着Noa的眼睛,谷岳突然弯腰,吻了她的嘴唇。他移开一点点,Noa说:“真没想到。”然后笑了。他们在芭那度过了两天,之后在去印度之前,谷岳在一条浅河边向她告别,他们最后一次亲吻,她站在河岸上,朝着站在河中狭长独木舟上的他挥手。这可能是谷岳旅行的一个小缩影,他遇到的友善的人,愤怒的人,喜欢的人,厌恶的人,明明知道互相可能永不再见,但依旧共同体会与珍藏那短暂的幸福,伤感,失落,欣喜,抱怨,发疯……
不像凯鲁亚克那般疯狂,谷岳最多在越南的一个前美空军基地,躲避安全人员的追踪,在杂草和大坑中奔跑;或在巴基斯坦被当成孤身一人前去寻找本•拉登的美国人。也不同于匆忙度假的人,夫妻因为没有确认酒店而争吵,丈夫随时随地打开笔记本查收邮件,孩子大哭大闹,谷岳疑惑地看着他们,为什么不肯享受旅途的宁静?甚至与整日混在路上的其他背包客也不同,他听完一个日本人骑车环美一周,加拿大泛舟抵达北极的传奇,一边感慨他的勇敢一边想知道他是不是还记得旅行的目的地。在青年旅社,一个花白头发的单身汉在一群年轻人中显得格外孤独,他一辈子都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更换工作、友伴和性。这种感觉在印度时格外明显,钱所剩无几,新鲜感渐渐消退,原本几个月的旅行打算拖延到了1年零8个月,谷岳真害怕自己又头脑一热,就在此度过余生。他打算前往终点,北京。
从巴基斯坦越过边境,他从新疆吐鲁番坐了42小时火车到达北京西站。身上还有800多美元,一个老大哥的训诫:千万不要一文不名的结束旅行,生活总要重新启动。选择北京是潜意识的,这是他的出生地。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嬉皮士或“垮掉的一代”当代版,他自认为是主流青年,他的继父是美国60年代的嬉皮士遗老,而嬉皮士的后代大都积极上进。他暂时留在了北京,但再也不想穿上西装,旅行让他沾染了文艺气,打算搞电影。他不会呆着不动,虽然没想好,但一直在谋划下一次出行。生活也许像一个大病房,大多数人都甘心呆在里面,懒于更换病床。谷岳可能没有走出病房的大门,但他将病床从靠暖气片的地方更换到了靠窗的位置。
火车离北京越来越近,谷岳却出乎意料地平静,这是憧憬了很久的时刻,但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他走下站台,没人知道他是谁,没人知道他都干了什么,他背着一个又旧又脏的背囊,穿着一双更旧更脏的鞋子。
抽得浮生半日,你我共聚一室。大千无奇不有,车坛无限景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