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行行摄摄:尼泊尔,恒河支流“巴格马蒂”边的露天火葬场

发表于 2014-03-20 18:39    IP属地:上海

查看 1.4W | 回复 9
行行摄摄:尼泊尔,恒河支流“巴格马蒂”边的露天火葬场
爱卡币+7
共获得爱卡币

加德满都最著名的露天火葬台就是在“帕苏帕提庙”前“巴格马蒂”河边的火葬台,“帕苏帕提庙”非印度教徒不能进入。


尼泊尔人对死亡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们相信,一个灵魂有8400万次生命,每经一次轮回都会提升一个层次。因此,死亡并不是件令人悲痛的事。这些观念在尼泊尔的丧葬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前不久,海鸥专程探访了当地的火葬现场。


帕舒帕蒂神庙是座三层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横跨巴格马蒂河两岸,中间有座石桥相连。神庙下的河岸就是露天火葬场,建有几十个方形或圆形石头平台。方形台用来焚烧尸体,圆形台供死者家属祭奠亡灵。


尼泊尔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露天火葬习俗,在他们(印度教徒)眼里,“人的生命来自天、地、水、火、土五种元素,对死者进行火葬,将骨灰撒入水中,变为泥土,交给大地、交给上天,这样就又把这五种元素交还给了生命,所以对死者实行火葬是最自然不过的。"


帕舒帕蒂神庙火葬台有几十处,最大的一处设在以石桥为界,西侧供平民百姓使用,东侧为王室贵族专用。桥下的河水很浅,呈灰绿色,两岸露出大片沙地。可能是掺入过多骨灰的缘故,沙子呈现出灰白色。河滩上堆着很多烧剩下的木柴和竹竿。


去尼泊尔旅游,最使游客渴望目睹的就是当地人的火葬仪式。尼泊尔的印度教徒认为,把亲人的骨灰撒入恒河的大小支流,能使死者的灵魂得以永生。


传统上,死者都以黄巾或白布包裹,安放在河边堆满木块的石坛上,台子越高大越靠近下游,越尊贵,地位越高。死者的儿孙们需剔净头发、胡须,提着油灯绕行父母遗体三周,以河中圣水为死者净脸,象征沐善洗罪,然后把米和花撒入其口中。遗体焚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随河水流转圣河,登至极乐。


帕舒帕蒂神庙外没有哀痛大放悲声,甚至连肃穆的感觉都没有,有的只是出奇的平静与安详。当火苗渐渐升起,扩展成火焰,最后成为一丛丛火舌在空中飞舞.,空气中弥漫着焦糊气味…。最后众人从河里舀上几桶水,泼洒到火葬台上,把残留的骨灰和木炭都冲入河里,石台便变得干干净净,一个人的尸骸就这样彻底消失了


这条“巴格马蒂河”,是尼泊尔人心中的圣河,它可通流到印度的恒河,生的人死的人都用河水洗涤,他们认为圣河的水最干净!


回去的路上天色已晚,暮色中,我不断看到有新的尸体送来。再回头,帕舒帕蒂神庙仍是青烟袅袅,我不尽想起女儿读的那本《圣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来自尘土,归于尘土”,今天看着这样的场面,想着这句话,我们还有什么还放不下的……



    此文为《行摄世界——海鸥旅游文集》第270篇(2014版第040篇)游记,更多游记敬请观看《行摄世界——海鸥旅游文集》链接 网页链接


行摄世界:海鸥旅游文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3-20 18:43    IP属地:上海

原帖由 海之鸥 于 14-03-20 18:39 发表

加德满都最著名的露天火葬台就是在“帕苏帕提庙”前“巴格马蒂” ...
[quote]原帖由 海之鸥 于 14-03-20 18:39 发表

加德满都最著名的露天火葬台就是在“帕苏帕提庙”前“巴格马蒂”河边的火葬台.

....

......

....
谢谢观看!
行摄世界:海鸥旅游文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夏朗换上雪地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