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04-05 21: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1.9W | 回复 15
关于车用钢材——宝钢官方如是说
事关汽车钢板之争——宝钢官当网站如是说
全文摘自宝钢官方网站:
*****宝钢汽车板用量在广州本田逆势增长
本报讯 宝钢在汽车板产品质量上的持续改进赢得了日系汽车制造商的信任。四季度,国内三大日系汽车制造商之一的
广州本田产量下调,但是宝钢产品的用量却成倍增长,达2.6万吨,全年供货超过7万吨,均比去年增长一倍多。
日系汽车制造商对产品和材料的质量要求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在国内三大日系汽车制造商中,广州本田对材料质量的要求又最为严苛。该公司过去汽车用钢全部使用进口产品。2005年,宝钢成为国内首家向
广州本田供货的汽车用钢供应商。4年来,宝钢在用户需求上快速反应,在质量提升上持续改善,赢得了
广州本田的高度认可,逐渐成为其最主要的汽车用钢供应商。
合作之初,用惯了进口材料的广州本田对宝钢产品的包装质量产生了异议。宝钢组织生产、技术、服务人员多次上门服务,在
广州本田的生产现场将国外企业和宝钢产品的外包装拆开比对,请用户罗列出他们最认可的包装方式,并推出了20条改进包装质量的措施,如采用专用防锈纸、调整运输车框架方向、外包装钢板拼缝小于5毫米等,全力满足用户的严格要求。针对
广州本田提出的产品头尾料损耗太大的异议,宝钢迅即对供
广州本田产品实施了全物流过程跟踪,从装船、卸船、装运、入库、开卷等每个环节与进口材料进行对比,对包装材料和物流运输过程中使用的铲车、吊具进行了改进。半年后宝钢材的头尾料损耗从2%下降到了0.3%以下,完全达到进口产品的水平。
去年初,广州本田对宝钢产品表面点锈提出质量异议。宝钢分公司、宝钢股份销售中心、宝钢国际南方公司、宝钢发展包装管理部开展了协同攻关。在冷轧产线加强机组的封闭管理,缩短了机组空调除尘装置更换周期,并进行了大量的钢卷锈蚀实验。针对南方地区的运输和仓储特点,在钢卷的内圈和外圈各放两包干燥剂,不断吸收不慎渗入的少量水汽。南方公司组织员工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对仓库产品全部开卷检查,进行打磨加工和切除处理。同时,宝钢向
广州本田派驻了多名客户代表和技术服务人员,24小时在现场跟踪材料的使用情况。到今年9月,这一质量缺陷被完全控制在合理水平。宝钢钢板在
广州本田落料线上的不良品率仅为0.02%,低于进口产品。
宝钢的快速反应和持续改善能力赢得了
广州本田的高度认可。虽然
广州本田受经济危机影响,下调了乘用车产量,但是宝钢材料的用量却大幅增长。
广州本田的几款主流车型,新款
雅阁、
思迪和
奥德赛均大量使用了宝钢产品。目前,
广州本田宝钢材用量已经从10%上升到了40%。根据双方签订的2009年供货协议,明年宝钢将向
广州本田供货10万吨,占其全部钢材用量的60%。同时,宝钢材料的使用钢级从冲压用软钢向60千克高强钢扩展,零件应用范围也已经从车身覆盖件扩展到了悬挂、底盘、内部加强件等
领域。(记者 王 磊 通讯员 夏 炜 胡 华 报道)
新闻观点
用户的苛求千金难买
从异议不断到充分信任,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的广州本田给宝钢的产品和服务打了高分。这让我们在寒风凛冽的市场中,感受到了令人振奋的暖意。而更重要的是,广州本田对产品质量的苛求,给了宝钢持续改进的动力和空间。
用户的苛求,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和推力。这已被宝钢30年的发展所不断证明。有了东部制钢的退货,才有宝钢热轧产品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形成了如今在高等级管线钢生产上的强势;有了O5板事件,才有宝钢汽车板产品不断提升的市场美誉度,发展到今天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正是在这些用户的苛求下,宝钢精益求精,持续改善,不断发展进步。
用户的苛求千金难买。笔者曾经多次参加对宝钢用户的走访活动,感受颇深。市场需求旺盛,用户的声音绝大多数是“资源不够”、“价格太高”……很少听到对产品质量的批评。很多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往往被火热的市场需求掩盖了。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企业,并非好事。而像广州本田这样,不论市场冷暖,始终如一严格要求的用户,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用户更有理由“鸡蛋里挑骨头”。对于宝钢来讲,这无疑是一个促进能力提升的难得机遇。要有把用户的苛求当“补药”的良好心态,促进宝钢现场和市场能力的提升。而且,这种心态不仅要在市场寒冬里保持,也要在春风得意时坚守。无论市场发生怎样的变化,用户的苛求永远是宝钢进步的动力。(石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