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07-22 13:12 IP属地:未知
整體業績公佈理想,收購合併消息不斷,美股乘勢上升,道指一度突破14,000大關。但次級房貸問題揮之不去,影響面廣,引發憂慮,油價、利率波動牽動股市表現。人民幣中間價再創自2005年7月21日匯率改革以來新高。Halter USX 中國指數一週跌232.92點,報6110.01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7月19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7.5636。
民銀行21日起上調存貸款利率0.27個百分點;中國於下月起將存款利息稅率由20%降至5%;是次加息有利穩定通脹,引導信貸投資合理增長。交通銀行香港認為經濟發展仍健康,最多再有兩次加息機會;中銀香港認為加息反映中央擔憂經濟增長過快。雷曼兄弟亞洲經濟學家孫明春預期人民幣兌一美元匯率在年底時將升至7.45,即年內升值5%。他表示人民幣再次進行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可能,因為中國一再強調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個原則。
法興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馬博文表示,目前環球經濟基調仍然健康,但於通脹普遍加劇情況下,各地央行將推行縮緊貨幣政策,預期今年起至明年,會陸續有更多央行加息。他預計,其中美國今年將維持利率不變,惟明年首季起將會開始加息,至明年底合共加息三次,將聯邦基利率上調至6%。而歐元區央行,以及日本央行亦會分別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加息,至明年底,兩地息率料將分別升至5%及1.5%。美國次按問題目前仍未有影響環球經濟,以及當地消費,該行預期美國經濟今明兩年增長率將分別為2.2%及3.3%。
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公布初步數據顯示,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第二季共銷售電腦1430萬台,同比增長22%。IDC數據顯示,聯想集團(*LNVGY*)第二季市場份額達20.7%,第一季為17.7%,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8.2%。
高盛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數據將有助為中國經濟強度及通脹把脈,市場將緊密關注數據牽涉到2007年餘下經濟展望及可能出現的政策反應。報告預期,中國國內第二季GDP增長將達11%,而按季度增長將由1.9%,加速至3.3%。6月份的指標數據將顯示經濟的強勁動力,在M3增長加速下,工業生產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將顯著加速。
花旗集團研究報告表示,中國海岸石油(*CEO*)母公司於去年年報中透露其中國油氣產量會由去年的3476萬公噸,上升至2010年的4800萬至 5000萬公噸,即4年內的增長介乎38%至43.8%。該行原估計至2010年中海油的產量達2580萬公噸,較2006年度上升25.8%,故母公司的預測高於該行預期,由於中海油未曾透露過2009至2010年的產量指標,故該行認為有關的數據可進一步改善市場對該公司的信心。該行又稱,中國海岸石油仍為中資石油股中的首選股份,維持其「買入」投資評級。
美林證券研究報告表示,中國石油(*PTR*)上半年原油產量只微升0.1%,因海外的產量增長抵銷內地的產量下跌,但該公司要達致全年的產量目標價將具挑戰性。雖然要以達到全年產量目標較具挑戰,但新的石油儲備將可帶動中石油下半年實現強勁增長,該行仍維持中石油「買入」投資評級。
里昂證券研究報告將中國移動(*CHL*)目標價調高,維持「買入」評級。對中移動股價帶來刺激的因素包括,QDII、回歸A股、第二季業績、人民幣升值及兩稅合一,上述各項因素仍需要全面反映,因此股價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中國移動回歸A股必然會發生,因中央優先處理中國電訊股於A股市場上市,而中國電訊重組較後才處理。中國移動A股上市後,中國執行一些負面政策機會不大,再加上中國移動加大資本開支,可確保其高增長及市場主導地位。
高盛證券將中國鋁業(*ACH*)目標價上調19%,即是較其現水平股價仍有逾20%的上升空間,評級則為「中性」。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較預期快的供應下降速度,將支持原鋁價格上升,有助扺銷氧化鋁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此外,以中鋁現時估值只有約12倍,國際同業平均達15倍而言,顯示其價值被低估,相信未來可能會遭市場調升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