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交通安全宣传区 >  汽车诊断中的“七字经”

发表于 2007-01-31 10:45    IP属地:未知

查看 4.6W | 回复 11
汽车诊断中的“七字经”
    汽车一旦发生故障该如何诊断?笔者依自己经验总结出“看、嗅、听、摸、析、试、拆”七字经。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1-31 10:45    IP属地:未知

一看:
    首先查看机械外部可见现象。如仪表的指示位置、是否漏油漏水漏气、机件表面的颜色、排放的颜色等,外部查看还可
发现机件松脱、断裂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从中找到故障原因。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1-31 10:46    IP属地:未知

二嗅:
    行车中,应注意反常的气味。例如混合气过浓、烧机油、离合器打滑、手制动摩擦片啃咬、风扇皮带打滑、启动机或电,机等电路和线圈烧毁。这些故障在失去正常功能之前或在同时,都会发出异常气味。嗅到异常气味,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1-31 10:46    IP属地:未知

三听:
    异常响声可分为:漏气声、爆炸声、摩擦声、旷动声、敲击声等。要想很快地准确辨别,必须熟悉车辆的性能,积累经验。一旦听到异响,应立即停车检查。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1-31 10:47    IP属地:未知

四摸:
    手的感觉可以测试温度,松紧程度,震动强弱。变速箱、后桥差速器、发电机、轮毅轴承、传动轴轴承、制动鼓这些部件,温度以一般不超过60℃为限。若手摸很烫不能忍受,就应检查。但是有些机件在工况下正常温度是很高的。例如火花塞中央磁体,如果手摸反而不烫。或比其他火花塞温度低,可判定其没有工作或工作不良。手摸转向节主销、横竖拉杆球头座、轮毂轴承、传动轴轴承以及各齿轮部位的松旷程度,可知道其配合是否符合要求,润滑是否良好。手摸还可以觉察某些机件的震动平顺性。例如,发动机运转不稳、机油压力过低时,用手可以感到叶板明显震动,这是曲轴轴承松旷。如果用手握住柴油机的高压油管,感觉脉动强度,可以判定各缸喷油压力是否一致。方向盘麻手、打手、沉重、发卡、轻飘等感觉,可以辨别转向系统的动能状况。用手在排气管口感觉排气,可凭温度得知燃烧时间和排气正时状况;看手上有无水珠、油花,可知发动机漏水或窜机油,根据排气的强弱和节奏,可判定发动机动力强弱和各缸工作是否一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1-31 10:48    IP属地:未知

五析:
    根据上述感觉还不能断定故障时,就要分析确诊。例如:正常行驶中突然熄火,再启动时,连轻微的“扑扑”声都没有,不能再发动,这时看电流表,在OA—5A之间来回摆动。这对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就可判定不是油路故障。而是高压电路故障。因为油路故障是先出现运转不稳、无力,逐渐出现回火放炮直至熄灭。如果启动时无“扑扑”之声,是无火花产生。又由于电流表指针在启动时摆动正常,说明点火系统低压电路正常。因此可以确定是高压电路故障。分析要仔细周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1-31 10:48    IP属地:未知

六试:
    不少故障可以通过试验判定。例如,行驶中遇到排气管放炮、动力不足等现象,不必立即下车检查。可以先拉一下阻风门。拉阻风门情况毫无变化,则故障在电路;拉阻风门后情况更严重,则是混合气过浓;拉阻风门后情况好转,是混合气过稀。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1-31 10:49    IP属地:未知

七拆:
    基本判定故障的原因后,拆检修理是最终手段。有些故障必须经过拆检才能查出并排除。为了提高效率,拆检的原则如下:先拆检故障可能性最大的部位;先外(部)后内(部);先易后难;顺藤摸瓜。切不可大拆大卸。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